西蜀佛教禅寺—三昧水(成都彭州)

标签:
旅游 |
分类: 巴蜀魅 |
盛夏七月,酷暑难耐。朋友们说找一个避暑之地小憩,于是有人提议去佛教名胜三昧水。三昧水位于四川彭州市郊,以前不太了解三昧水,三昧禅寺在大陆实际上也不是那么有名气,不过在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是比较知名的,是因为佛家人相信那里的水可以消除业障。
所谓“三昧”,乃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是指排除一切杂念、使人心神平静的意思。三昧禅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13年(公元872年),占地约3平方公里,迄今已有1130多年的历史,它是 “上三昧”(水亭寺)、“中三昧”(至德寺)、“下三昧”(安国寺)的统称。三昧禅林因唐代悟达国师洗愈“人面疮”的泉水而得名,如今三昧泉水仍渭流不息,恩泽后世。悟达国师后写《慈悲三昧水忏》三卷,朝夕礼诵,后来传播天下,成为佛教界必修之课,三昧禅林从此成为西蜀名胜之地,由此古人有 “西游不到三昧水,枉自蜀中走一回”的厚赞之词。
我们数人只因躲避酷暑,无访古之雅兴,更不懂朝拜众佛,但来到三昧水便觉得不虚此行。三昧水入口处有千佛崖摩崖造像盘距崖上,摩崖造佛始凿于唐代,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为川内不可多得的石窟艺术精品(见下图)。而石牌坊位于三昧水入口处,摩崖造像旁,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石牌坊上刻有对联、碑文。三昧水分上三昧水、中三昧水、下三昧水,为明崇祯年建。但如今三昧水年久失修,适逢盛世,正在大修土木。即便如此,拾阶而上,满眼绿色,郁郁葱葱,山泉不断,虽是盛夏,竟清凉无比。游玩累了,山下茶馆小憩,一杯清茶、或一瓶可乐、抑或一支香烟,观望四周青山绿水,享受难得的清凉与悠闲,忽然感到工作与生活其实是挺美好的!其实身边有许多简单、美丽的景致,只是我们没有慧根去发现,自然也没有机会去欣赏。而身边的人哪?你是否可以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三昧水可以洗去佛人的业障,而我们俗人内心的“业障”如何洗去?还自己内心一种如三昧水的绿、三昧泉的清,也许便有心如止水般的幸福。
http://s3/mw690/c17c950egd96a92bbd662&690
http://s5/mw690/c17c950egd96a939dbdd4&690
http://s14/mw690/c17c950egd96a95c5767d&690
http://s16/mw690/c17c950egd96a97270acf&690
http://s4/mw690/c17c950egd96a98d59893&690
http://s10/mw690/c17c950egd96a99983679&690
http://s12/mw690/c17c950egd96a9aa1c35b&690
http://s14/mw690/c17c950egd96a9b7e177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