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游戏中快乐发展(2010.01)

(2010-03-24 15:47:48)
标签:

杂谈

崇文区前门幼儿园  董世英

 

三至四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知事物,保持愉快情绪和进行模仿学习。在尊重幼儿,充分理解、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教育。那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游戏中快乐发展呢?工作实践中,我在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一日生活活动游戏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有生活既有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幼儿创设和谐、宽松的生活氛围,使他们保持愉快情绪,培养他们乐于参加各种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

1.在一日生活中采用游戏口吻,体验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

游戏与生活的融合是小班幼儿游戏化一日生活的主要标志。幼儿喜欢游戏,更喜欢在游戏中模仿。教师用游戏口吻与幼儿一同游戏、模仿、交流,会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情绪更加愉快。例如: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在集体入厕、喝水时,为了培养孩子走路不拥挤,不猛跑,学会轻轻地走,不打扰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游戏口吻和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走路,并对他们说:“看哪只小花猫聪明,走路轻又轻,不让老鼠听见……”这时孩子们会马上轻轻地走路。在培养孩子多喝水时,我充当“兔妈妈”,对孩子们说:“我的兔宝宝爱喝水,长得多可爱呀!”孩子们会争着说:“妈妈我喝了两杯,妈妈我喝了三杯。”孩子们在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师生共同游戏生活的乐趣。

2.教育活动情境化。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组织幼儿集体活动时以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备受幼儿的喜爱。例如:在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这一活动中,我以“捉迷藏”的游戏形式进行。活动前,先讲故事“小猫在哪里”利用木偶进行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活动的兴趣性。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小猫都藏在什么地方,并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搭设一些布景,使幼儿能够自然进入游戏状态。游戏时,请幼儿扮“小猫”自由选择藏身地点,老师扮“猫妈妈”找小猫。游戏开始了,我装作找小猫的样子说:“我的小猫在哪里?”。被找到的“小猫”我引导她会用完整句,并准确说出自己藏在哪儿。有的说:“我藏桌子下了”、“我藏在草窝里”、“我藏在小床上了”、“我藏在椅子后面”等。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情境游戏,在轻松自然的指导中,幼儿学会了使用方位词。这之后,我们的活动又延伸到了户外。可见,模仿游戏情境化,使幼儿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提高了。又如: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尤其在户外活动时喜欢跑,不管做什么总是跑来跑去,但有些幼儿在跑时四肢配合不够协调,很容易摔倒,有些幼儿身体控制力差经常和同伴相撞。针对他们这一特点,结合教育目标组织幼儿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

户外体育游戏时,我为幼儿创编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活动主要是发展孩子追逐、躲闪跑的能力,并体验参加游戏活动的快乐。在这个游戏中,我扮演“猫妈妈”,另外一位老师扮演“鼠妈妈”,幼儿分别扮演“猫宝宝”和“鼠孩子”。游戏开始前,我带领幼儿先说儿歌,扮“猫宝宝”的幼儿模仿小猫做动作,扮“鼠孩子”的幼儿模仿老鼠做动作。当听到“喵喵”的叫声,“鼠妈妈”带着“鼠孩子”练习钻山洞,并告诉孩子们看到小猫要注意,不要撞到他们,小猫会捉到我们的,跑时小心别摔倒,看前面。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选择追逐、躲闪的方式,自己尝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地遵守游戏规则。为了避免孩子在互相追逐跑时,近距离相撞,采用彩纸条当老鼠尾巴,小猫捉到老鼠尾巴就算获胜。这激发了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追逐跑的兴趣,也为游戏增加了一定难度。孩子们在捉尾巴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跑的速度和方向,进一步帮助孩子灵活追逐、躲闪跑,更好地完成了游戏活动目标。通过情境引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活动,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教育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幼儿的发展将在这一结合中实现。

3.生活技能常规培养游戏化。

三岁幼儿处于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初步发展时期。生活技能的培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重要,比如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讲就有一定的困难。但用说教的枯燥方试收效不大。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尝试着把穿脱衣服的过程编成儿歌“双手拿领子,用力往后披,一手抓领子,一手伸袖子,上下要对齐,衣服穿整齐。”儿歌琅琅上口,孩子们在穿衣服时很高兴地边说边穿。效果果然不错,这之后我又编了叠衣服的儿歌“先关两扇门,双手抱胸前,弯腰行个礼。”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要领,通过这种游戏形式进行学习都会主动自己去穿、去叠,原先那些“我不会,老师你帮我。”之类话听不到了,随之而来的是“老师我穿上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在儿歌声中、在欢笑声中学会了穿、叠衣服,并从中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成功喜悦。又例如:新生入园认识自己的毛巾、水碗标记是幼儿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为了使幼儿更快、更容易记住哪是自己放毛巾、水碗的地方,我们开展了“我喜欢的小标记”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模仿性强的特点,请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将小动物做成标记,把“它们”贴在放毛巾、水碗处,告诉幼儿:“我们每天喝水、洗手时就会看见它们。”孩子们非常高兴,每次喝完水、洗完手后都会主动地把“它们”送回“家”,有的幼儿嘴里还说着:“小水碗,我送你回家。”“我送你找小熊去。” 这之后,我们还经常和孩子玩“送小毛巾、小水碗回家”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适宜有效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是最适合的方法。

二、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自发游戏的教育价值

我所说的自发游戏是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材料所进行游戏以及户外活动、一日生活中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为此,我力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充足自发游戏时间,这样可以减少等待、减少排队。通过实践活动,我体会到自发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机会,而且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1.注重自发游戏中的随机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春天来了,幼儿园院子里的杨树开满了杨树花。春风拂过,一个个杨树花落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捡掉在地上的杨树花玩,有的幼儿捡到后还高兴地跑到我跟前,把杨树花送给我。观察到幼儿在这一活动中的兴趣点,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我就好奇地问幼儿:“你捡的是什么呀?”幼儿高兴地说:“我捡的是杨树花。”我接着问:“你捡了几个,快点数数看。”这个小朋友一个一个认真地数起来,然后大声地告诉我:“我捡了六个。”我笑着对他说:“你数得很对,真聪明!继续捡去吧。”听到我的夸奖后,其他孩子都将他们所捡的杨树花认真地数了又数,然后兴高彩烈地跑到我面前:“我捡了五个!”“我捡了三个!”……孩子们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数数。

2.幼儿在自发游戏中学会谦让,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户外自由游戏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涌向他们喜欢的大滑梯。滑梯的梯口一下子堵上了十几个孩子,你推我挤,都想第一个登上去。我正想走过去排解,只见栾心仪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她挤到了第一个,却没有第一个爬上去,而是反身挡住梯口,伸出小手认真地说:“排好队拿票上车。”这一声令下,孩子们马上静下来不挤了。只见他们自动排好一队,高高兴兴地伸出小手,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栾心仪身边的时候,每人都会假装掏票,快乐地在栾心仪的手心里拍上一下,好像给票了。于是栾心仪把手收回来让小朋友通过,孩子们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登上“汽车”玩得很开心。矛盾就这样通过游戏轻松地解决了,而且又解决得那样富于想象力、理解力和愉快感。在游戏中,一些规则意识得到孩子们的认同。

游戏内容从孩子中来。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学会了谦让,并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孩子们在自发游戏中快乐地游戏,在自发游戏中快乐底成长。

通过工作实践与研究,我感到只有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游戏中学会生活,注意以游戏形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各种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