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良《蘑菇》的鉴赏
(2013-04-28 11:45:11)关于林良《蘑菇》的鉴赏
10教本2班2010724135 骆婉婷
附原诗:
蘑菇
(林良)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在第一眼看到这首小诗时,我不禁深深地被它打动,在那一霎那像是心里某条弦被轻轻触动,一下子又不能道明,到而今静下心再回味时才不由一动。
这首《蘑菇》的儿童诗虽然篇幅短小,初看时,感觉就好像单纯是描绘一个树林里稀松平常的事情罢了:雨天里,青蛙来到蘑菇亭子里躲雨,天晴了雨停了,青蛙就走了。可你若静下心品味其中文字,你会不由得发现这些平凡字句里包含了诗人的很多不一样的情愫。
“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蘑菇是树林里的小亭子,这样的比喻并不是很出奇,但加上了“寂寞”一词,却一下子让蘑菇这一形象活了起来,也随之定下整首诗的感情基调,让读者生出浓浓的困惑,这样的蘑菇为什么那么“寂寞”呢,又为什么会寂寞呢?它是在等待着什么,想着什么,又渴望着什么吗?其实,在刻画出空荡荡的亭子形象时,这样“寂寞”着的蘑菇既是诗人笔中的亭子,又活脱脱的成了个寂寞的人,那些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
“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亭子也是有不寂寞的时候的,那就是下雨天来了躲雨的青蛙。平时好天气时亭子是空空的,到了雨天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青蛙在亭子里“呱呱”地叫个不停,像是在谢谢亭子又想是给亭子讲外面的世界,几乎要把小亭子快乐的掀翻了起来!亭子总是很珍惜,可是啊,这样的快乐相聚总是很少且很短暂的啊,而这样快乐的回忆也是很快就过去的啊!这些青蛙朋友只会在雨天,这样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才会来到亭子的。
“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 或许,如果我们没有尝试过相聚的快乐,那也就不会感受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是那么强烈了。就好像说,如果蘑菇它是这样一直寂寞着的话,那它也许会这样一直寂寞下去,但它就不会有什么痛苦或悲伤的情绪了。是因为从来没有拥有过,所以不会感受失去后的伤痛。可就因为青蛙来过,给它带来过快乐,这段快乐的记忆才把亭子的此刻的寂寞放大成这样。只能作为青蛙人生的一个旅途驿站,片刻过客,时间到了亭子便只能这样挥挥手告别青蛙,目送它奔往下一段前程,所以,送走朋友后安静下来的亭子怎能不“寂寞”呢?
有读者读这首诗时,曾把诗里寂寞孤独的“蘑菇”比喻成一位孤寡老人,久久伫立于门前眺望远方,守候着迟迟未归家的儿女亲人,怀念着那只有短暂节日里,儿女亲人方回来看望所带来的短暂欢乐和热闹;也有人说那蘑菇又像是一个独倚窗口的孩子,在屋子明晃晃的灯光映衬下,寂寞的眼神里闪烁着对外面世界的自由的向往和友情的憧憬。他或许在回想着昨日与伙伴一起新开发的游戏,享受着友谊带来的温暖。其实,无论是将蘑菇比喻成老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要知道,在这首诗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只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蘑菇形象吗?更多的是这只寂寞蘑菇的心向。它的心向是什么?是一种等待、一种期望、一种因为期望带来的寂寞。而这首诗真正要向我们传达的是:让我们付出多一点真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同情心,彼此温暖对方吧。
著名诗人金波说过:“能为儿童写诗,以诗来愉悦孩子的心灵,就将孩子和自己领进一个美的境界。”林良先生的《蘑菇》一诗,用朴素简洁的诗句,深蕴纯真和细腻的感情,使得儿童能够静下心来为蘑菇的寂寞而寂寞,为蘑菇的冷清而冷清,心甘情愿去为这寂寞着的蘑菇去做一只躲雨的小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儿童体验人的思想感情,体验作品所带来的丰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