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议----引翔港跑马厅与控江路
(2015-01-16 17:03:22)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人生经历 |
56年控江路己从原来的一段路由黄兴路向西拓宽延長到大连路,由马玉山路向东拓宽延長到军工路并通了61路公交车(从图门路到海宁路). 记得从图门路站或敦化路站到控江中学车票是5分钱(票价三种:5分,1角,1角5分).
5分钱当时能买不少东西,所以除下雨我和哥哥都走去中学上学,省下车票钱作为另花.从家中出发过35号后沿正方形农田斜插到延吉路,沿其走到马玉山路直达控江中学,时间约半小时左右,比乘车也只慢一刻钟左右.
我们学生都自带午餐,大都带長方形的铝饭盒,早晨到校后到学校食堂把飯盒放到一个很大的竹蒸笼(2x2平方米),然后才去上课. 第四节课后去食堂取之用餐.
那时学校东面楊浦公园尚未建造,学校四周仍是农田一片,整个地区处于从农村向城市开始发展的一角.
沿马玉山路向南走去到现今長阳路口,这就是曾经的著名引翔港古镇.
由较大村落发展而成的引翔港古镇民宅以传统的砖木结构瓦平房为主。清光绪年间,又出现砖木结构2层楼的旧式里弄和新式里弄, 至清末己是民团、学区和城镇乡自治机构的中心。民国20年(1931年)后,有花园住宅。抗战前夕,有居民三四百户,商店百余家.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中引翔港古镇被侵华日军纵火焚毁。劫后重建,变成结构简陋的平房.
民国11年(1922年),粤商马玉山(1878-1929,广东香山人,1919年10月18日在上海成立”马玉山餅干糖果公司”开幕,孙中山,唐少川,楊晨,胡汉民等著名人士及各报记者等280余人参加,孙中山题赠”脍炙人口”遍额). 由于上海公司剛開始收入不錯,决定籌資購進吳淞地百餘畝興建中華制糖廠---上海創辦的第一家機器制糖工廠。馬玉山計劃建造制糖廠的職工宿舍,上下班用專車接送,撥款在工人住宅區修建了一條可以通車的馬路,這條路被叫做“馬玉山路”(今双阳路和营口路),从引翔港古镇北开始沿馬玉山路,直达沈家行,北接翔殷路。
50年代的楊浦区最北面就到走马塘(走马塘是黄浦江一支流). 民国13年(1924年)由上海绅商范回春集股100万元购地856亩,於军工路西侧,走马塘北岸,创办远东公共运动场(亦称引翔港跑马厅, 今黄兴公园东侧),民国15年(1926年)建成。每逢春秋赛马季节,车水马龙,小贩云集,极一时之盛。
为了方便市民前往远东公共运动场(今黄兴公园东侧), 民国15年(1926年)在上海市区东部上海公共租界的北侧华界,大上海计划的南部边缘,筑建了一条为黄兴路与马玉山路(今双阳路)中间的联络支路(控江路). 控江路建造的初衷原来是为那些跑马赌民之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