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祝福》中刻画祥林嫂“眼睛”的作用

(2016-05-20 21:43:11)

小说《祝福》中刻画祥林嫂“眼睛”的作用

    《祝福》是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的一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我教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文中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颇有感悟,现把小说《祝福》中刻画祥林嫂“眼睛”的作用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画人就是要先画好眼睛,一个人眼神的变化诉说着这个人的生活经历,祥林嫂的经历就印证了这个观点。

祥 林嫂初到鲁镇无论做什么事,总是顺着眼,不开口说一句话,说明她善良、安分守己,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还充满着希望,所以,试工期间,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 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因此,博得了鲁四老爷一家喜欢,在鲁四老爷家长期做了下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祥林嫂去河边淘米,被夫家的 堂伯发现,把她带了回去。祥林嫂的事便告结束,很快就忘记了。

祥 林嫂二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这是她夫死子亡后的极度悲伤造成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她没了依靠,极度痛苦,寂寞的祥林嫂只 有通过讲阿毛的故事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她讲阿毛的故事总是“直着眼,瞪着眼,反复的讲”,说明她精神已经有些麻木。鲁镇的人们在听倦了她的故事,把她作为 取笑的对象,在那儿,她做人的权利已经被剥夺,沦落到了社会最低层。这时柳妈出现了,告诉她死了之后要锯成两半,让她害怕,但捐门槛可以抵罪。于是,她积 蓄了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回来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她非常高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认为从此可以厄运、歧视了,但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 “你放着罢,祥林嫂!”把她刚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骤然泼灭,她陷入了绝境。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说明她再受打击,精神彻底 崩溃,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

祥 林嫂最终沦为乞丐,最后一次见到她,她正在行乞,“脸上已经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 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生命即将失去。见到我,“她那没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她把魂灵的有无的答案完全寄托在我的身上,我支支吾吾的回答,又给祥林嫂脆 弱的精神以致命的打击,她最终死在了大年夜里。

          祥林嫂眼睛的不同特征代表她不同的精神面貌,也代表封建礼教对她不同程度的摧残,她终于被封建礼教杀死了,是封建礼教一步一步把她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想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鲁 迅在《狂人日记》中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中生活着中国百姓,不能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能安 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在热闹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 “吃人”二字的历史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