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祁县·旅游】祁县有个绝美古村,唯一享有双国字号的古村落

(2016-05-18 14:57:59)
标签:

杂谈

本期导读

谷恋村位于祁县贾令镇,一百多年前名为“圐圙”,后来,村子周围的堡墙被拆掉后,改名为谷恋。谷恋村是祁县为数不多的有历史文化渊源的村子,谷恋,就是恋谷,谷者,土地,衣食,乡亲父老,寓意教育子孙后代要知山守谷,知荣守辱,不忘家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谷恋村以文化名人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2006年11月,谷恋村入选“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9月,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又再次获得国家级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从太原南行,过醋都清徐,入祁县境。驶过乔家大院,向西拐,有一条硬化过的乡间小道——当年赫赫有名的官道、川陕通衢。乔致庸们的驼队就从这里北上南下,走出来一片眩目的富贵。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携光绪“西巡”,走的也是这条道。晋商们在这条道上迎迓圣驾,30万白银呈上去,让大清皇室扔掉了一路颠沛流离,上顿不接下顿的苦楚,重拾天朝的感觉和威风——从路中镇河楼的楼洞进来,是同蒲铁路没有开通之前,山西最繁荣的贾令镇。想当年,这里为各地客商必经之地,五里长街店铺林立,车如流水马如龙。


http://ww2/large/c1671c9fjw1f3zjo8y41nj20go08pdhg.jpg 

站在镇南头,往东环视半圈,吴家堡、小贾村、塔寺尽入眼底。村村都有传奇,家家都有故事……一路走来,一路感慨,我们像那掰苞米的熊瞎子,扔掉一路繁华,收摄心神,寻找我们想要的那根“苞米棒子”——谷恋。往正东去7.5 公里。一座浑朴而孤独的门楼沉默地看着我们走近。这是谷恋村的西门楼。抬头看见门上镌着的“挹霞”二字,心像被什么猛然撞击了一下:从明朝开始,这座门楼就站着这里,他收藏着满天的晚霞绚烂,也收藏着几百年西风残照,兴衰荣枯。

一、从圐(kū)圙( lüàn)到谷恋

谷恋村属祁县贾令镇。村内高氏先祖本从山东渤海迁往陕西渭南,明洪武初年再奉命经山西洪洞大槐树徙至此地。村名原称,乾隆版的《祁县志》上有“县城北路谷恋堡,俗呼圐圙,“祁县130 个村镇,分东南西北四路,谷恋堡隶属于北路”云云。这名字很显然是从村型上起的。村外东西南北四面四条马道齐整地围起一座堡,四周筑起土堡墙:这就是圐圙外面的这个框了;堡墙留有东门、西门和南门。进得村来,东门至西门为一条横S 型街道,和两门等距离处各有一眼水井,从这街道、两眼井、四面八角的结构及圐圙的原名来看,谷恋俨然取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布局。圐圙可能就是囫囵,外表平常的一个村落,其实藏起来一个四方八面、富足自完的小世界。圐圙的读音,在囫囵和谷恋间含含糊糊地找些中间地带,那就是了。



为啥又改作谷恋了呢?想来是一个音译 意译的过程。谷恋,就是恋谷。谷者,土地,衣食,乡亲父老。阎维藩说,土地为农家之本,只要有吃的,能够活下去,就有发迹的时候。阎维藩是谷恋的祁县老乡,清末民初为乔家执掌票号、“公办”山西银行的首任经理,同时又是山西近代工业开创先驱。这番话最能代表晋商心意。晋商一度纵横天下,可是远兜远转,末了也不过回来为自己盖一座像样的房子。谷恋谷恋,形简意单,“固本”恋土,一恋之念,在这僻壤深乡留下了数不完的雕梁画栋、高宅大院。

二、讲究的银谷恋

所谓银谷恋,是与金塔寺相生而来。说是明嘉靖年间,塔寺村的刘家在外地经商赚了钱,运白银回来,打发保镖就得3000 两银子的工脚费,主人家一皱眉,“先从豆腐铺拿吧”。这帮人真就从路边那个小豆腐铺里取了3000 两银子。好家伙,这一下“金塔寺”的名称就传开了。谷恋村发达得晚,虽然后来规模实力远超塔寺,但因塔寺已属“金”了,谷恋只好顶了个“银”字。

谷恋村的主要财源是六路大富豪,分别是在陕西眉县齐镇靠农业起家的高尔雄、到沁洲(潞城)开了当铺的高永庆、在北京打出一片粮庄的高全喜、江西景德镇做大买卖的高 昭鉴、太谷粮王高必明、闯关东的高全秀。六路富豪、二十户财主、八个大老板,总计收入白银2231 万两。按现在行情换算,折成多少?

  谷恋盛时,那实实是一个“繁华富贵乡”。远来的过路驼队惊呼,这谷恋村简直就是用金子垛起来的。在他们眼里,“高宅鳞次,门楼栉比。砖院瓦房,对对石狮门前守;雕梁画栋,排排兽头屋顶列。佩金挂银,翩翩公子街上游;锦衣玉食,婀娜丽人屋中养。亦官亦商富贵人,亦仁亦义福寿门。”就到了今天,谷恋声威不堕。主持编纂谷恋村志的高著玉说,“你到榆社、武乡,当地要有老人家听说你是谷恋的,他们就会说,谷恋,那讲究!”

高著玉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从小腹往上往外轻轻地划一个半圆,在胸前定住,得意地凝视你。啥叫讲究?踩着两百多年前就硬化了的小路,在村里慢慢转悠,咂摸这个词,有意思。比方说富,谷恋村是地地道道的殷实,每两户人家就有一个人在外经商的,全村富,家家都是“小康”。不像有些村镇,一两家超级大富豪撑起一村的GDP;说卫生,别地儿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谷恋有村规,大街小巷天天扫,月月清,不准随地扔垃圾;做生意算账,大家都练算盘,高全秀五指一掐,整盘盈亏了然于胸,靠这“一掌经”在关东打出一片天地;年终作乐,组织背棍,别处一人背两根,董二牛一背仨,从早到晚,面不改色;秧歌本是田间地头农民的工余自遣,在谷恋,硬是给加上了戏曲的元素,登上了大戏台。更别说那教育。直到解放后一长段时间,高小毕业都可称做“知识分子”,而在谷恋,解放前考上大学的有名有姓的就有10个。


到谷恋现在还保存完好的明清旧宅、寺庙里看看,这种感觉更为真切。谷恋原来建有8 座古庙,现只有光绪四年(1878 年)建于北马道中段的关帝真武庙还保存完好。一千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柱支撑,纵向九尺的挑角门楼高大雄伟,左右两侧是重檐四角攒尖亭式钟鼓楼。庙分前后两院,后院为真武庙,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相传真武是崇祯的星相。这是清初反清复明思想的体现。以关帝真武庙为中轴,几家财主老板的宅院连片成群,仍见气势。南门西边,有应财主家建于明代的统楼院,它和北马道高家的明代四合院,算是谷恋至今保留最早的建筑了。

东门里有高执杰家建于清代的统楼院,文昌庙巷子里,是高著元家的清代三合院,往东北角走,则是良必财主家的一处闷房院。这些民宅形式多样,统楼、明楼、均为两层,为明清时期普遍流行的样式,牌楼院(二进院,里五间外三间,以牌楼相隔)、明式四合院、清式三合院,闷房院(“级别”位于四合院与普通平房中间)、牛房院应有尽有。笼统看,大致特点有三:一是外墙高,墙头有垛口,防盗,防风;二是屋顶为单坡顶,方便雨水从房顶上单向流进院子里(肥水不外流);三是院落以北为正,南北长东西窄,近似长方形。街门多数开在东南角,称“巽”字门,院中水道盘门而过,雨水绕门流出。



大局如此,那格调更耐揣摩。拐进北马道的五世一堂巷子,这是永福财主家和高继美高继善家的“专巷”了,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扇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扑面而来;那精巧的窗棂,是“佳人买纸糊窗棂”的意境;随处可见的砖石木雕,简笔不觉其陋,繁复处尤见精致,几百年过去,新刻出来般清晰。主人的后人正在收拾院落,她讲,收拾墙,从墙缝里发现了一张塞进去的纸,原是为填墙洞用的。把那纸展开来看,是一手娟秀的小楷。噫,谷恋!讲究!

  

谷恋村集聚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孕育了晋商文化精髓。通过这些古建筑,人们可看到当地在历史文化底蕴中辈出的人才。据介绍,该村仅光绪一朝,当过翰林院大学士、进士,中过举人的就有近十名,秀才更是不计其数。近年来,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更是数不胜数。同时,谷恋村还是晋剧之乡、秧歌之源,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师高锡禹就是谷恋村人,是谓“太极圐圙堡,礼乐儒商村”。  

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都有一段深藏的故事,它散发着质朴的原生态风貌,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民间文化魅力。时光荏苒,“繁华富贵”的谷恋一去不复返,但文明富裕的谷恋正向我们走来。2006年11月,谷恋村入选“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9月,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又再次获得国家级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