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24403258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农耕文化大观》资料-<循环册-附民国讣告>
(2025-04-17 04:06:15)
初见“循环册”,看不懂它名称的含义,打开仔细阅读,原来它是一本“旅客登记簿”。此册尺寸:27*19公分,共36页。封面书:循环册、民国十玖年四月立——福兴栈纪。起始时间是民国19年4月至10月20日。内页是油印表格,登记项目分别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由何处出来、到何处去。登记人大多数是商,其次是农、车夫等,还有三位女客,是唱戏的。客人来处有:乐亭、古冶、小集、滦县、丰润、唐山、迁安、石门、奉天、白各庄等。去处:绝大数是倴城,还有乐亭、北京及回家。据此笔者分析,此循环册乃是倴城本地之物。“循环册”不是每位客人都登记,比如客人三位一伙,只记一人;有时候在某一天的最后记上一个总数,如十月十八日住客人63位,十月廿日住客人廿六位。登记册最让人可疑之处是对一位舒姓客人分外关注,对他住店时间做了详细记录,本月内共记录4次。
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旧时(建国以前)出门住店的条件与我们现在的情况相比,用天差地别来形容毫不夸张。旧时一般县城的旅馆,除了特殊的单间有简单的铺盖以外,其他房间一律是土炕苇席,一年四季客人都是浑身倒,一双鞋就是枕头。可以这样讲,过去两千年的历史中常年出门的人,都是自带行李,就是大诗人李白、杜甫和上京赶考的举子,一律都要自带行李,概莫能外。请看民国时期唐山北任各庄一大户人家的石印“讣告”右下角——有“祈带行李”四个大字。“讣告”都是石印的,其递送量一定很大,肯定是大财主家的“大发送”,但也只能是无奈地对远道的客人说:“非常对不起,请您自带行李”。
两千年以前你想带行李,大概率是没有的,除非你是酋长或巫师。
本文的两件小藏品给我们展示了旧时冀东地区百姓生活场景的两个镜头。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民国二十一年《启新洋灰公司同人录》书影
后一篇:
您知道工尺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