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冀东集藏
冀东集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5
  • 关注人气: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近失传的苏州码(2014-08-24:06:49:20)

(2024-02-19 16:57:52)
标签:

文化

几近失传的苏州码

 几近失传的苏州码(2014-08-24:06:49:20) (2014-08-24 06:49:20)[编辑][删除]
标签: 

文化

         几近失传的苏州码

几近失传的苏州码

搞收藏或是阅读
旧时的一些公文、契约、帐表、官帖、私抄、当票等所有涉及经济方面带有数字的文档,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组合数码,这就是苏州码苏州码,是中国数字文化演变的产物,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广泛使用前的一种简便、快捷的记录数码。它比汉语数目字简单易学,比汉语大写数字更为简便宜行,故能长时间在民间流行。随着阿拉伯数字普遍使用,而作为中国发明使用的苏州码,正在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 现代人能够识读苏州码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边缘。几年前我就酝酿写这篇文章,因为怕出错误,曾经请教一位在大型国企搞经营管理的老干部,他说不知。按年龄和资历他是应该知道的,也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加上几十年没有使用,年久忘记是可以理解的。两年前,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在阅读档案时遇到了苏州码,不知其为何物,特意来到我的陋室求解。为了能够使祖国文化宝库中的这朵小花得到延续传承,现就个人所知并以藏品为例,将苏州码介绍给大家。
        苏州码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它由算筹记数符号演变而来,至明代即已成为完整统一的一种数码,并被商业界采用为记账暗码,至清末民初广泛应用于民间,后也被用于官方。据说在台湾、香港、以及南方的个别地区,仍然有人在使用苏州码。苏州码的具体写法见下对照表:
        苏州码          〡, 〢,〣,  〤,〥, 〦, 〧,  〨, 〩,  十;
        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汉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上面的苏州码只是从
〡到十(1——10);十(10)以后这样写:〡一,〡二,〡三,〤,〥,〦,〧,〨,〩,〢十(还可以写做,读“nian、” );〢一,〢二,〢三,〤,〥,〦,〧,〨,〩,十(还可以写做卅,读“sa、”);〣一,〣二,〣三,〤,〥,〦,〧,〨,〩,十(还可以写做卌,读“xi”);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〥十;〡,〢,〣,〤,〥(以上是11——55)......余类推。
          苏州码的一至三都是由竖写的笔画来表示的,横排书写时很可能会造成混淆,此时采用汉字数字“一、二、三”间隔插入来做区别。比如,“21”应该写成“〢一”,不可以写做“〢〡”,因为如果这样手写,很可能会被错看成“〣(3)”。苏州码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以位置表示大小,如同阿拉伯数字一样,从右到左,分别是“......万、千、百、十、个”。比如“5432”,苏州码写做 二,同时要求在〥的下面写一个汉字“千”;“432”写做 二,同时在〤的下面写一个“百”;“32”写做 二,在〣的下面写一个“十” ,余类推,具体写法请见后面的藏品实例。

      苏州码怎样记账。举例:“54.32元”,用苏州码这样写:“ ”,即在 〤与〣的中间写一个圆圈,这个圆圈表示计量单位是“元”,如此“  ”即应该读做五十四元三角二分,按规矩在“〥”下面还要写一个十。 当记账是*角*分时,用“”代表“角”。将“”放在**二字中间的下方,“”尖头正好起到数字隔位点的作用。如0.32元,苏州码写做 二,即在 〣与 二之间的下方写一个三角。(因为不会排版,所以数字下面的圆圈、三角无法写出)。              

        藏品实例。这是一份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启新洋灰公司唐山工厂,写给办公地点在天津的公司总事务所报告函,为了帮助大家识读,现将主要内容照录,其中标点以及苏州码后面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笔者所加。“一,今以十六车发塘栈,存灰〥0(1550)铁桶、〢三0〨(2308)袋。以三车发津栈,存灰〥百(500)铁桶、十〥(15)袋。以三车发天津总站转济南分所,需灰一百吨,计〣(563)铁桶。以一车发林西开滦局,需灰〢(462)袋。以一车发滦县同庆源,需灰〦(56)铁桶.....”。 ——本文参考了网上的有关文章,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