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四枚出谱珍稀古币

标签:
杂谈 |
(40)四枚出谱珍稀古币
(一)祺祥牙样——牙尖部分雕琢,牙的外皮以及空腔均保留原始状态,民间无法找到如此老而合适的材料。牙质面纹自然开裂(笑了),地张光洁如镜,真品无疑。 直径54毫米,厚7.2毫米,重23.09克。






(二)祺祥通宝雕母——精铜雕制,澄黄如金。字体深峻,刀痕化尽,应该是翻铸过母钱的雕母。直径26.2毫厚米,厚1.7毫米,重5.75克。
(三)北洋造光绪二十五年“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白铜样币——北洋造银币,光绪二十四年以前是老版(满文版),光绪二十五年改为新版。新铸银币改版前,应该雕造币样(有几个版式,且要求白铜质)报度支部审批。由于此样式的设计图案不伦不类而遭淘汰,取中的是“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此样币齿边,除了正面中央的图案不同于“光绪元宝”外,其余部分如“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以及背面的英文、龙纹,与实际发行的“北洋造-光绪二十五年-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模一样。直径39.1,厚3.1毫米,重23.5克(低于银币27克标准)。本人以为,此样币是雕刻的,因为大鱼图案处的刀痕极其深峻,清晰可辨。币面上的三个小孔,当为后人为将其改为挂饰而钻孔。
(四)宝物名称:天下第一大鬼脸,
长32.7,宽20.1,卧姿高14.9(毫米);重38克。正面如人脸,背面凹,红斑绿锈,青铜质。古代市场交易,以物易物。民国时期,甚至到了解放初期,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还在用山珍与内地去的奸商换取一点盐巴。布币----翻地的工具,刀币----生活用具,桥形鱼形币----配饰;就连海贝、铜鬼脸(蚁鼻)都是货币,这个特大的鬼脸,完全可以当做货币使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臆造品!是的,三星堆的大铜人,如果不是考古发现,也许有会有 

(四)宝物名称:天下第一大鬼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