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雀入大水为蛤”

(2013-10-14 15:39:05)
“雀入大水为蛤”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猛碰上这个词,会给人一个一头雾水的感觉。 

《逸周书》曰:“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雀不入大水,失时之极”。 

寒露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传说中鸟雀于深秋潜入大水(大水指的是海),而蛤(蛤是指蛤蜊类的贝壳)的条纹色泽又与雀鸟近似,在深秋天寒时节,蛤类会大量繁殖,故以为是雀鸟所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认为于阴阳变化有关系,故说:“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元崇仁吳澄伯清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直指其是什么雀。“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于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 

当看到这样的释义,让人却真觉得是真有其事的,真够神的了。 

这个候应名在古代时并不统一,他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被称为“爵入大水为蛤”,这“爵”和“雀”有什么关系来着?原来在古人的解释里能得到答案。在《中华小字典》中,雀字注为音“爵”,古作“爵”。属鸟类鸣禽类亦名麻雀。究其此字,被说为隼类之属,有被解释为背黑褐色的,有说为青黄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