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皇帝柑的填资
皇帝柑的填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7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成都(一)都江堰

(2013-07-06 10:35:57)
标签:

三年级

暑期寻城

自然奥秘

成都

小学生博客

分类: 探索之旅

寻找成都

                                                              文、图/皇帝柑

 

     我以为我没去过成都,其实,我本来就是生在成都,长在成都的。

     路边有广告牌说成都是“成功之都,财富之城”,对我来说,成都是“成长之都,财富之城”。因为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在这里成长,从这里开始获得成长的能量和财富。

    可是,又有人说“成都”是“尘堵”,意思就是有很多灰尘,还总堵车。

    可真正的成都,是什么样的呢?我就带你们一起去找找吧。

 http://s16/mw690/c15a00e1tx6CfJsnmubcf&690

 

(一)都江堰

 

    第一次听“都江堰”是妈妈给我读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我听出了都江堰不仅很美的,还是成都的母亲河,迫不及待地想去都江堰看看。我在网上搜到了cctv10介绍都江堰的“探索.发现”节目,原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科学秘密的。

 

    于是,我们先去都江堰,亲临其中,感受真实的都江堰,了解成都的水。

 

    我们先乘车到世纪城地铁站,再乘地铁到犀浦,在犀浦买去都江堰的高铁票,结果糊涂妈妈买成郫县西的票,不能上车,只好重新买,结果要到13点半才有,我们只好去逛犀浦喽。我们去尝糍粑,买了冰淇淋、豆花。我看到路边有人刻印章,一问,最普通的也要80元一个!我们再回头找,又找到一家刻章的,只有10到60元的章。哇!10到60元!太便宜了!我就选了一个晶绿色的印章,我把我的名字写在纸上,他们很快就帮我刻好了。可是,他们把我的姓写错了,又去改,改就改了1个小时左右!

 

    时间到了,我们上了高铁,刚上高铁的时候,俊俊他们已经到了。在高铁上,我把放水杯的隔板当非洲鼓敲,可别说,声音还真像呢!

 

    到了都江堰,我们换乘都江堰4路公交,直达都江堰景区。车上很挤,有点像在装香肠,还很热,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还要高。

 

   下了车,迎面来的就是清新的、凉凉的、湿润润的空气,舒服得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买票进去,在“世界文化”那个石碑前就站三只可爱的熊猫,向人招手、示意。妈妈忍不住,和他们打招呼,我就拿着相机拍了一张照片,结果他们竟然说一张照片收10元!

 

    再往前,就可以看见几个“树人”,其实并不是什么树人,而是根雕艺术,就是把树干雕刻成各种各样的人。还有做成一层一层的树,树干弯弯曲曲的,就像有些孩子一样,被家长和老师教成哪样就是哪样。只要继续往前走,就可以看见九股水往中间喷,形成一个圆形的喷泉,虽然我不记得它叫什么了,但它还是非常好看的。路边还有各色各样的小花儿尽情地开放呢。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伏龙观。这里陈设着出土的没有头的石人,我猜应该是原来用于测量水量的石人,有一次洪水,把他的头冲掉,确实是“断颈项而长(cháng)锸(chā)在握”啊。在往前,有一口大缸,缸里有几条小鱼,还有很多的钱,有1元,5元,10元,100的,还有美元、英镑 …… 为什么这里会有钱呢?妈妈说,这是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祈(qí)福,捐赠。过了大缸,我们寻着哄哄的水流声,来到后面的栏杆处,“终于看到‘水’了!”水就在我们脚下,一路低吟浅唱着往前跑进宝瓶口。宝瓶口当年是用先加热再冷却的办法,开山凿石打开的(先用火加热,然后再用水冷却)(原理:热胀冷缩)。

 

    我们迂回穿过飞沙堰。真是飞沙堰,全是泥沙,基本没有水。看来,现在的水还不够多,没有从这里漫出去。

 

    我们选择沿着外江走,好看看岷(mín)江是什么样。岷江是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在这里被分了一部分进入成都,另一部分继续向前流经乐山,最后在宜宾汇入长江。也许下一站,我们可以去乐山、宜宾。这里的水和流出成都的水完全不同,这里的水淡绿帯点泥土的灰色,咆哮翻滚,大地都在震动,而且水气清新,沁(qìn)人心腑(fǔ)。府南河的水,灰里带黑,慢慢移动,还有一股说不清的臭味。

 

    终于跑到鱼嘴了,人在这里也跟着水一起生动起来,有跑的,有拍照的,也有大声讨论的。从这里看,远处蓝色的山层层叠叠,和灰色的天融为一体,好像一副美丽的画卷。水从画中的山里流出来,在前面不远处向左拐了弯,还没来得及转正,就被鱼嘴一分为二(原理:地心引力和河床平衡)。风随着水,一路舞来,带着山林树叶的清香,时急时缓地吹过脸庞,亦真亦幻。

 

    可是,俊俊他们又在催了,我们急急忙忙跑上吊桥,沿着他们的路线追他们。这吊桥没有余秋雨说的那么害怕,但也是晃晃悠悠的,不够稳,还有几个“坏”女人情不自禁地在那摇动桥,更让我不敢停留,快快过桥。到桥头才敢回头拍照片,看水流。这里的水流和外江的不同,她们安静、顺从,非常有秩序,好像敲着低音鼓缓缓行进的乐队,在为滋润成都做着准备呢。

 

    反正水都看完了,我们也就快快赶路,追上我们的朋友,一起沿着禹王山走。在二王庙门口,看见人扮成雕塑,和人拍照。再往前走,还看见了一块大石头上刻着“5.12地震遗迹”。

 

    禹王山山上,树木茂盛,绿阴遮天,连山道上都长着一些绿色青苔。我们舒展开自己的手脚,奔跑起来。和着我们的脚步声和欢笑声的,只是偶尔听见蝉鸣和鸟叫。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停下来仔细看,你还会发现路边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啊什么的。

 

    最后我们会在一起,沿着路,讨论着今天的收获,走出公园,原路回家。

 

 

    更多精彩: 找成都(二)

              寻找成都(三)

             寻找成都(四)     

                 寻找成都(五)  

            寻找成都(六)  

            寻找成都(七)   

                 寻找成都(八) 

                 寻找成都(九)

                 寻找成都(十)

                 寻找成都(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