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轮

(2015-11-12 11:04:09)
标签:

杂谈

刘荒田

 ​年轮 

两棵花旗松被少见的大风刮倒了。市工务局动作不慢,不出三天,就把枝干锯成许多段,连同叶子搬走。人行道旁的双人木椅,捐赠者是卢森堡先生的后人。它被树砸断了椅背,作为触目惊心的物证,也消失了。可是,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的树桩,依然故我。

我碰巧路过,站在稍小的一个树桩旁边,伸手把树桩切面的木渣抹去。这一棵是受牵连的,本来不必倒下,但树枝和旁边那一棵纠缠。较大的一棵离它两米,根部被白蚁蛀空,说倒就倒,捎带把小弟弟也害了。

我数起年轮来。数年轮并不容易,因为锯齿的痕遮蔽了一些。俯首细察,年轮线之间的距离有差异,宽的有一厘米多,窄的也有半厘米,可见其每年生长态势不同。粗数年轮约八十圈,一圈圈,恍若一块石子投进池塘激起的涟漪,一道波纹,就是365天的晨雾夕阳,春花秋月。

我走到另外一个树桩前,这一棵倒得彻底,连根部也裸露了。它的年轮比前一棵清晰,也是八十多条。比年轮触目的是树皮,层层叠叠,至少一尺厚,蟒蛇的鳞片一般包裹着树身。我一下想起老杜咏武侯庙古柏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花旗松的气势也够瞧了,看天空就知道——这两棵倒下以后,猛然敞开大片天空,让人有种出其不意的空旷。

它们在这里矗立的年岁,以80年算,栽苗该在1930年前后。我的邻居玛丽,10年前去世时91岁,曾是这一带最老资格的居民。这位在911事件次日,颤巍巍爬上阳台,把星条旗挂出来的老太太,该看过幼年期的花旗松。那时,她还是明眸皓齿的少女。

树若有灵,目睹这一街道的沧桑变异:每天从这里出门和回家的人,他们的一生,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如果年轮是粗纹唱片,会录进圣玛丽私立中学的鼓声哨声,教堂的钟声,狗的叫声,人从树边走过的脚步声和说话声。这两棵树是这一带居民的旁观者,也以其四季不变的葱绿介入其中。如今,它们的年轮终于停止。

此前,饱览红尘的树会不会叹息一句:人犹如此,树何以堪?


来源:今晚报  发布时间:2015年8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