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8-03-11 21:11:01)
标签:
365 |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灞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目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1.前言
目前中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课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部分学生一味追求文化课成绩从而忽视体育锻炼,没有一个健身意识的形成,而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学校体育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发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家庭生活、余暇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
2.2
通过网络和电脑检索、查阅国内外期刊和著作等相关文献,对当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概况有所了解并进行分析。依据问卷设计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
运用常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和分析。
3.
3.1 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分析
表1
序号
1
2
3
4
从(表1)可以看到学生生非常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有64.4%的学生喜欢课外体育锻炼,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占11.3%,特别不喜欢占1.3%。这一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表明学生生课外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
从性别的角度分析,非常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9.5%,喜欢的占63.7%,而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和特别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女生分别占21.2%和5.6%,说明男生比女生有更加积极的课外体育锻炼态度。
3.2
调查发现(表3),男、女生所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是不相同的。男生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球,占男生参加锻炼人数的71.1%,其次是足球(53.2%)、乒乓球(51.3%)、慢跑(39.8%)和其他 (12.4%);女生喜爱的项目相对较少,最喜爱的锻炼项目是羽毛球(65.3% )、乒乓球(58.5%)、篮球( 50.6%)、慢跑 (28.3%)和其他(18.5%)。
男生以运动量比较大、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为主。女生则选择轻巧灵活、对抗性较弱的项目进行锻炼。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运动喜好改进体育课程设置,并积极开展各种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促使其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3.3
|
|
|
|
|
|
从表4、表5、中可以看出,女生锻炼时间与次数明显少于男生,说明女生课外锻炼不够积极、运动量不够,这不足以引起身体机能的变化。要使她们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尚需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男、女生中还有部分同学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女生中还有少数同学从不锻炼,这与《中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不符,没有达到体育人口的人数还不少。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学校体育管理部门激发他们体育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对他们多进行一些体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逐渐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与习惯。
4.
4.1 结论
1. 我市学生约有70%对加课余体育锻炼感兴趣,其中,男生兴趣度高于女生,男生人数大部分选择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女生则多选择轻巧灵活的项目。
2.体育锻炼以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课余生活方式之一,学业繁重,场地、器材缺乏和科学训练方法的指导等因素,是当今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
4.2建议
1.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增加体育器材实施,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体育馆设施要面向学生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外体育活动。
2.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后增设选修课,其内容既要广泛,使学生有较大的可选性,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运用还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而且能培养学生较熟练地掌握1—2项体育运动的技能既其科学锻炼方法,以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3.加大体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课内容比例,向学生讲授体育与保健、体育与心里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增进健康的重要关系。
参考文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