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三道茶”有何寓意?
(2013-04-03 10:29:31)分类: 4月份 |
“茶香幽远千年史,茗色不减万古情”,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在我国一直有“国饮”之誉。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茶兼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喝茶是一件雅事,自古以来被视为文人墨客的专利,文士茶道的流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有意思的是,饮茶在我国也是最俗之事,君不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容乃大的茶之本性:宽容平和,随意,高雅大方不脱俗,盏茶浓情妙趣多。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云南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茶树优良品种,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种植的条件,是我国发展茶叶的一块宝地。
茶马世家红茶正是集中了云南这些天时地利,对采茶、晒茶,储茶的每一道生产制作工艺进行严格把关,坚持红茶的传统制茶工序,旨在以顶级优质的红茶传播云南印象,发扬民族传统茶道文化。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属于十分好客的民族,其白族三道茶闻名遐迩。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白族三道茶相传起源于南诏国时期,宋元时期,白族民间普遍风行三道茶,其冲泡程序便也形成了一套程序,包括烤茶(烤的是干茶)、沸水冲茶、头道茶、二道茶、三道茶等。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人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人八分满为止。寓为“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作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寓为人的一生“青年苦、中年甜、老年回味”。
在冲泡白族三道茶过程中,常用的器具有铸铁火盆(上支三脚铁架,用于架火烤茶)、黑色陶砂罐(用于置茶烤焙,白族人喜用大理白族自制州祥云县出产的)、牛眼睛鰂\瓷盅、烧水用的铜茶壶,还有配制作料用的小推刨、铜丝小漏勺、小羹匙、盛糖罐、作料盘等,另有茶盘、茶巾等。
白族传统“三道茶”可谓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现在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开始同白族歌曲、曲艺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浓、内涵深的茶艺表演项目,深受中外来宾的喜爱。
茶马世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其品质特点:色泽棕褐,外形肥壮显露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软,红匀明亮。经国内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茶对人体有诸多保健功能:提神益思、利尿通便、固齿防龋、消炎灭菌、解毒醒酒、降脂降压、祛腻消食、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
可见红茶确有奇效,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对此却深感迷惑呢?
茶马世家温馨提醒您,当今红茶市场巨大,所以一定会有一些不法商家为求暴利,大做文章,以次充好,有些茶外表是好的,但其内部却是劣质茶。茶叶没有真假,只有优劣,茶马世家及所有业内人士有义务告诉广大消费者如何辨别红茶的优劣。
优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
(2)色泽:乌黑油润,芽尖呈金黄色。
(3)香气:工夫红茶有糖香。
(4)汤色:汤色红艳,碗沿有明亮金圈,冷却后有“冷浑浊”现象。
(5)滋味:茶汤滋味醇厚、鲜甜。
(6)叶底:芽叶齐整均匀,柔软厚实,色泽红亮鲜活。
劣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大小长短不均,外形粗糙,杂质多。
(2)色泽:叶色暗黑,芽尖发黑,或茶叶呈青灰色、银白色;粗老叶色泽枯红。
(3)香气:香气低弱、浑浊、持续时间短,或有异味。
(4)汤色:汤色呈深暗色或浅暗混浊。
(5)滋味:味淡薄或带粗涩味。
(6)叶底:叶底花青、乌暗且不展开。
“以茶取信,唯至诚可达四海;以茶传家,唯质优可传万世”,这是茶马世家传承百年的祖训,也是茶马世家秉承至今的制茶理念。
茶马不为古道走,但因古道恋茶马
一人一马一袋茶,一条古道走天下
茶马世家茶马走,袋袋香茶八方撒
今人愿寻故人梦,扬名茶马世人家
本文版权归茶马世家官网www.13728.cn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咨询电话:4000013728,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