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虫记》阅读指导,

(2014-05-09 10:37:30)
标签:

文化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以《昆虫记》为例(转载)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布尔的故事,知道法布尔的兴趣引导法布尔走向辉煌;

2、导读《蟋蟀的住宅》,通过学习精彩的句段,认识名著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形成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3、通过优秀篇章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名著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思路:由名言到名人,由名人到名篇,由名篇到名著,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

1、出示名言。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

2、读一读,说一说名言的含义。

3、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你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法布尔)

4、过渡:谁知道法布尔的故事?

二、课文链接。

1、出示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2、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故事激趣:法布尔对昆虫非常迷,一次,法布尔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协力搬运几只死苍蝇,他就伏在地上,用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蚂蚁们像是在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传递信息……汗水浸透了衣服,手脚麻木了,也不觉得累,连续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有人看见了称他是中了邪的人”。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他立志要做一个为昆虫写历史的人。

4、补充法布尔的资料。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偏见贫穷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新知识,也得罪了不少以生理功能解释本能的生物学同行,他不怕人们指责自己没有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保持一致,他几乎是在忘却一切。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5、过渡:看了法布尔的介绍,同学们一定想看看《昆虫记》这部书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昆虫记》中的一篇——《蟋蟀的住宅》。

三、名篇引路。

1、出示《蟋蟀的住宅》。

2、课堂交流读完文章的感受。

四、名著概述。

1、教师小结:《蟋蟀的住宅》大量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对蟋蟀的喜爱,想象非常丰富,语言非常风趣。读完之后,让大家感觉意犹未尽。

2、《昆虫记》不仅介绍了我们熟悉的蟋蟀、蝉、萤火虫还介绍了我们不熟知的被管虫、蛴螬等等昆虫,大家想看吗?我们学校的图书管就有这本书,各大新华书店也都有这本书。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感兴趣的章节多读几遍,相信你一定会获得阅读的快乐的。

 

附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

18231220日,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名叫圣 · 莱昂的小村子里。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焦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拣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附二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