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把握初中思想品德作业的布置

(2018-04-11 09:38:57)
标签:

创新作业设计

教育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中往往注重题海战术,尤其是在九年级面临中考时我们都想通过不厌其烦的演练大量习题以求熟能生巧,达到高分的目的,造成了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也造成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长此下去将会扼杀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热情。然而,新课程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政治课作业布置的改革和探索,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应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在作业中突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从而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
        一、预习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体验,激发求知欲。
      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前预习作业巧布置,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改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形成一种动态和谐的教学模式。布置预习作业时,应精心设计,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作业;作业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除了要求学生回答预先设置的一些问题外,应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值得注意的是,预习作业的评价不存在对与错,只是对学生是否完成作业、是否真实、搜集资料是否尽力、提问是否有深度等等进行常识性评价,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形式。形成乐中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习激情。
      课堂作业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组织辩论、分析漫画、设计广告、写社会调查、小品表演,提问,做习题的形式。传统的课堂作业常常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在最后的环节中布置课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这比较牵强附会、死板。将作业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达到边学边领会边巩固。在师生互动中,在学生探索中实现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研究后获得课堂作业答案,布置这样体现创新、灵活的政治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作业中尝试布置一些社会实践题目,要求学生就某一热点问题或学生关心的话题进行思考和应答。这样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政治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其掌握一些相对抽象的理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的尝试这样形式活泼的作业,学生在活动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也达到了愉快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课外作业:以生为本,个性化,创新知识,提高自我。
     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体验生活的过程,学生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消除困惑、生成新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提高自我。通过作业的完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质;通过作业的完成,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作业的布置应“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思品作业的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无视学生差异的“一刀切”的作业,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作业内容、数量、难度和完成的时间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个别的分层辅导,
要体现因人而异注重个性原则;
   布置合作性的作业,教师就得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相切磋,共同合作来完成作业。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体验了人情,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发展;
   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敢于探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永远充满生命与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