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国瑞古瓷艺术馆
北京国瑞古瓷艺术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61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奉赵”与“蔡”字款识瓷器简析

(2016-04-18 17:37:56)
{兼听,不偏听}

宋代瓷器 汝窑瓷器 官窑瓷器 奉赵款识 蔡字款识 

  “奉赵”和“蔡字”刻印章款识瓷器,是近几年在河南伪造的“新生儿”。
 这些瓷器主要是是利用氧化锆和氧化锌的特性,在烧制过程中进行作伪,烧成出窑后再用少量氢氟酸拌黄泥进一步作伪制造出来的。
 一、把氧化锆粉末混入釉汁中,起到阻挡光线的作用。同时还能弱化釉泡的光亮度,使其不明亮,并在釉泡周围形成灰雾状白色晕圈,仿佛像真古瓷器中的那种“米粥泡”。伪造的瓷器一出窑,釉面的浮光就不大显眼,加上混浊不明亮的釉泡,使人感觉与古瓷器的特征比较近似。
 二、“奉赵”和“蔡”字刻印章款识的黄色,是在伪造瓷器上釉之前用氧化锌液涂在胎骨的印章款识表面,因而印章边线的沟槽是胎骨本色,凸出部分是青黄色,伪造瓷器烧成后,再用适量氢氟酸拌黄泥浆进一步对釉面消除浮光。氧化锌那种青黄色是洗不掉的。不明白的人以为是黄土浸蚀产生的青黄色。
 三、“奉赵”二字,用的很好。凡是懂得封建礼制的人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对皇帝没有人敢直呼皇帝姓氏名讳的。一般只是用“奉诏”二字表示是奉皇帝诏令而做的事。谁敢用“奉赵”这种大不敬的词语?伪造这批瓷器的人是河南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用词很有功底,特别是在“礼教方面”用词特别讲究。之所以他们要用“奉赵”而不用“奉诏”,就是提醒人们,这是不合封建礼制的新瓷器款识。但缺少礼教文化的人呢?是否有欺诈之嫌?
 刻款边线沟槽底部平整,没有黄色染料,露出胎骨新色。边沟线条方直,是机刻还是模印一目了然。

氧化锆使釉泡浑浊不明亮,釉泡周围形成雾状,与自然老化釉泡非常相似。被氢氟酸拌泥浆腐蚀的釉面呈现青黄色腐蚀斑。这是用二百倍显微镜拍摄的状态。
 
村夫在古瓷器博文方面本已封笔,但见这类瓷器对收藏大众危害很大,实在看不下去了。因而简单解析一下,让误入其中的收藏者幡然醒悟,不要执迷。{闲逸村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