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神遭鬼子轮奸后小宇宙爆发,徒手将鬼子活活撕成两半,用手榴弹打下飞机,八百里开外一枪爆掉鬼子头,“日本兵专业户”一天“死”八次,而横店影视城也已成新的抗战圣地,据估测,这里一年要杀掉7亿多的鬼子,尸体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多……各种抗战神剧充斥荧屏,这类传奇剧、戏说剧确实败坏了不少观众的胃口,所以此次广电总局,决定对各类抗日剧进行重新审查。

而此次抗日剧大整改的首次大改动就是原本在5月15号在四川卫视播出的《尖刀战士》被替换成了《大明嫔妃》,此次大抗日剧的大整改很多观众是拍手叫好,但该规定对储备了大量抗战剧的电视台和编剧行业还是冲击甚大。有编剧在微博上伤心的说,“如果广电真的禁播抗战剧,那我这三年写的四部剧全部白忙活了!”
其实广电总局的这个决定对电视剧行业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
在某些抗日剧中,历史的真相与当下的真实已经被娱乐得无影无踪,这绝非是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这种泛滥和幼稚化倾向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不能任由电视台和投资方为了收视率肆意涂抹。因为一些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过度娱乐,导致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在一些年轻的观众心里产生了波动,特别是对于90后个00后来说,看多了这种雷人的抗日剧,在一定程度上会看轻这段历史。
但是如果真的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抗日剧,那样对国产电视剧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虽然抗日“神”剧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它的收视率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编个人认为那些不知道918和128、813区别的编剧,不知道八路军是几个师,不知道维新政府和南京汪伪政权以及满洲国政权啥关系的编剧,不知道武工队、正规军区别的,不知道敌、伪、顽分别代表谁的,这样的编剧最好不要写抗战剧。胡编乱造是专业能力和水平低下的表现,编剧行业应自律。观众想看轻松的作品没有错,但是导演和编剧们的雷剧存在也要有一定的合理性,电视台需要收视率高的剧大家也都理解,但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不应该被娱乐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