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公园在昔日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的畅春园遗址上建起来,地跨畅春园、西花园及泉宗庙等皇家园林遗址,在风格上秉承了畅春园的自然雅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畅春园”建成,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皇帝很喜欢这座园子,每年都要去畅春园居住和处理朝政。

随着清朝国势转衰,逐渐放弃了对园内建筑的增建和修补,至道光年间,畅春园已趋破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将其一并烧毁。此后畅春园废址失于保护,园内残存建筑在同治年间被拆用于圆明园复建工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畅春园再次遭到附近居民及八旗驻军的洗劫,园内树木山石均被私分殆尽。至民国时期,畅春园遗址已成荒野,仅有恩佑寺及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残存。

昔日皇家园林畅春园遗迹全无,新建景点聊作联想。

丹棱晴波

丹棱沜是海淀镇西边一座湖泊的名称。万泉河与巴沟河汇于丹棱沜,再流进西花园、畅春园。

丹棱沜已无处寻,且以公园内的这个小湖看做昔日的丹棱沜。

中心草坪

万泉漱玉
万泉河发源于万泉庄西南,这里处处泉涌,乾隆帝万晴碧泉、漱石泉、乳花泉、贯珠泉等32眼清泉题名刻石立碣。万泉河经海淀流入清河,沿河修建了畅春园、蔚秀园、圆明园等十几座著名园林。

仙人承露

代西花园西南隅,顺西园墙有一带土山,山上山下是一片松林,林中建有承露轩。仙人承露台建于轩边山上,台上站立一位托盘的铜铸仙人,用盘承接雨露。传说汉武帝祈图以承露盘收集露水,和着玉屑服用,以求长生不老。西花园中的承露台只是作为一项园林艺术小品而修建。弘历有《承露轩》诗:“松轩潇落有书筵,树古全赢铜铸仙。试看瀼瀼承瑞露,依然宝瓮见尧年。”今日的承露亭大体修建在承露轩旧址。

讨源书声

清康熙年间,在畅春园西侧修建了一座西花园,即今海淀公园所在地。西花园的主要建筑“讨源书屋”,是皇太子允礽的居室和书房。乾隆年间,弘历在畅春园向皇太后问安后即在此传膳、理事和吟诗读书。


御稻流香






古亭观稼


海淀公园西门内,119消防知识宣传展。


抗震救灾中的消防战士



颐和园昆明湖。从海淀公园西门向西1公里,就是颐和园新建宫门。

十七孔桥

北京的初秋,云卷云舒。

蓝天白云,这个可以有。


借着风势,奋力扬起风筝。


清漪园毁了,后来在原址上建起颐和园。畅春园毁了,现在原址上建起海淀公园。


依偎的外国情侣,青春和风景一样美好。



等待晚霞的人们

晚霞,这天真没有。

照片拍摄于2018年9月7日(星期五)下午,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