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在解放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

丰富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灯市口西街路北从西往东数的第二条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草厂胡同和灯市口西街,长170余米。清乾隆时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老舍纪念馆所在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

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了位于东城区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这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进门首先是座砖砌影壁,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照片左侧);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影壁后前方左侧小门内),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现为纪念馆会议室。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

北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北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夫人的画室兼卧室。东耳房是卫生间,东耳房的墙外还有一间小锅炉房,内装一台小暖炉,供冬季全院采暖用。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北房前有老舍夫妇亲自栽下的两颗柿树。


正房现在是原貌展厅

东厢房
“丹柿小院”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是饭厅,现在是实物展厅;西厢房老舍女儿居住,现在是生平展厅。

东厢房和五彩木影壁


老舍先生用来养鱼的鱼缸

展厅一瞥










《老舍在花丛中》

话剧《茶馆》


1966年8月24日清晨,老舍独自走出生活了十六年的丹柿小院,在北京城外西北角的太平湖畔坐了一天,入夜投湖。老舍投湖的原因,展厅里没有任何叙述,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
太平湖早已经填平,历史却不会湮灭。

照片拍摄于2018年2月2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时间为经,地点为纬。
平安是幸,健康是福。
除夕日,祝博友们春节快乐!新年安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