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随着自然景观的点缀和宗教文化的介入,加上文人墨客的点染,到清代,鉴湖一带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其中有展现石景的弥勒佛像、云骨、七星岩、蚕花洞,又有展现鉴湖水景的五桥步月、南洋秋泛等景致,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交融的旅游资源宝库。
鉴湖原名镜湖,相传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鉴湖还有长湖、庆湖、贺家湖、贺监湖等别名。鉴湖水质特佳,驰名中外的绍兴老酒,即用此湖水酿造。鉴湖湖面宽阔,水势浩淼,泛舟其中,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有在镜中游之感。

乾隆御笔


鉴湖景区面积1.47平方公里,建湖1800多年,其中水域面积占48.7%。建有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桥步月、葫芦醉岛等四处景点。与柯岩景区连缀一起,山水兼容、岩湖互衬。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美丽而独有的湖光山色。唐代诗圣李白云: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诗人陆游高吟: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明代杂家袁宏道遗泳: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清代齐召南诗赞: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坐落在柯山脚下的鉴湖景区为鉴湖的一个主要部分。
柯岩风景区依托千年越文化,彰显绍兴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利用八百里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鉴湖景区,展现了绍兴母亲湖“昔日”的风采,凸现了绍兴特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湖中有百条乌篷船和游船画舫。大船小艇泛波于鉴湖,领略“人在镜中游”的悠闲情趣。
葫芦醉岛,湖中一葫芦形岛屿,与东汉笛亭南北遥对。岛上建有壶觞酒楼、投醪劳师群雕、曲水流觞等景点,充分展示绍兴黄酒誉满中外的酒文化。
壶酒兴邦


投醪劳师群雕


葫芦醉岛



会龙桥


五桥步月,位于东汉笛亭与葫芦醉岛之间。有五座形态各异的绍兴古桥,巧妙连接景区内群岛。
白玉长堤(古纤道)

联想起《纤夫的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东汉笛亭,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亭内陈列有蔡邕塑像、连环画等内容的竹画、竹刻、竹雕、竹描等精湛竹工艺品。


柯岩景区越中名士苑。柯岩景区位于柯山东麓,南临鉴湖,北连柯桥。
柯岩景区包括景点:越中名士苑;镜水湾景区(越女春晓、镜水飞瀑);圆善园景区(三聚同源、七岩观鱼、蚕花洞天、普照寺、圆善梵音);石佛景区(“天下第一石”、天工大佛、莲花听音、一柱烛天);柯岩碑亭等。
越中名士苑,北倚青山,占地3万平方米,苑门刻毛泽东七绝诗“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人诗囊。”苑名借其意,立足柯岩风景区特有的石文化,以雕塑、建筑、书法、园林等形式,展现绍兴从古到今的大禹、句践、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周恩来、鲁迅、竺可桢等名人风采,与四周的奇石峭壁、绿树青草及名士纪念馆交相辉映。名士苑设中心、古代、近代、现代区和一个名士馆,设计创新,气韵生动、富有特色。





越中名士苑

周恩来祖籍绍兴

镜水湾景区(越女春晓、镜水飞瀑)

越女桥,越女春晓景观。

社戏台

石头鳄鱼


社戏台

越女桥和社戏台


柯岩之“柯”,来源于柯亭。古人建驿亭,因陋就简,树枝为梁,青竹为椽,茅草为顶,以柯名亭,自有一种草创的粗犷原始。
石佛景区,包括一柱烛天、莲花听音、天工大佛、“天下第一石”等景观。
普昭禅寺(左)
唐式风格建筑,依山就势,曲折延伸,山门、合缘壁、钟楼、财神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手印山、罗汉院、龙腰池、气势恢弘。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占地1000平方米,高25米,独创重檐结构,屋檐挑出4米(九铺作),象展翅欲飞的雄鹰,翘首于柯山。园内罗汉院有18尊常人大小的石罗汉。


天工大佛和炉柱晴烟
柯岩以石景而名世,但这石景却非天设地造。柯山之石石质优良,自三国时期,石条、石板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四方。

天工大佛背面
从魏、蜀、吴割据的三国时期发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余年,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
炉柱晴烟
“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柯山也从乱石纷飞的采石场逐渐变为人们览胜之地,至清代已有柯岩八景。随着宗教的介入,文人名流的渲染及后人的开发,别具匠心形成了天工大佛、炉柱晴烟、七星岩、八卦台、文昌阁、蚕花洞、莲花听音等景观。

天下第一石

炉柱晴烟(云骨)



水中的天工大佛



莲花听音


一柱烛天

柯岩碑亭。照片拍摄于2017年10月4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