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阁,颐和园东岸上。

沿东岸走向南湖岛
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中,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昆明湖习惯上按位置分为南湖与西湖两部分,而该岛因在南湖里,所以被称为南湖岛。南湖岛同时也叫“蓬莱岛”,因为在当时设计时,它与西堤外湖中的镜治阁和藻鉴堂两个小岛一起,用来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寓意深远。
南湖岛东南处有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整个岛屿呈椭圆形,东、西宽120米,南、北长105米,面积1公顷。岛上北半部以山林为主,南半部以建筑为主。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母贺寿建南湖岛。咸丰十年(1860年),南湖岛建筑在大火中焚毁殆尽,所有建筑内的文物陈设也被洗劫一空,山石树木同样在大火中遭到破坏。
南湖岛现存全部建筑为光绪年间慈禧重建颐和园以后的规模,按原样恢复。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涵虚堂等建筑。

十七孔桥上

十七孔桥上观昆明湖

十七孔桥上观景,飞机飞过玉泉山玉峰塔上空。
广润灵雨祠前牌楼
牌楼位于南湖岛东端广润灵雨祠前的方形小广场上。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均为四柱三楼冲天式。三座牌楼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1951年拆除倾危的东西牌楼。1986年照原样重建。
东牌楼正楼东面匾额“凌霄”,西面匾额“瑛日”。东西牌楼与十七孔桥、南湖岛院落的东垂花门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轴线。

东牌楼正楼西面匾额曰“瑛日”
西牌楼正楼东面匾额“镜月”,西面匾额“绮霞”。

西牌楼正楼西面匾额“绮霞”
通往鉴远堂和澹会轩院落的东垂花门。东垂花门坐西朝东。双卷悬山顶,后檐拄间有4扇屏门。
岛上庭院,位于广润灵雨祠西面,有小门与祠相通。院落主要由东垂花门、鉴远堂、澹会轩、云香阁、月波楼、北垂花门组成。
南牌楼正楼北面匾额曰“虹彩”,南面曰“澄霁”,正对着广润灵雨祠的山门,与东西牌楼一起构成了对广润灵雨祠的环拱之势。
在南牌楼前的码头上观十七孔桥
广润灵雨祠山门
广润灵雨祠四周围以红墙,正南建有歇山顶琉璃山门,上有十个吻兽。
门上嵌嘉庆御笔之宝“敕建广润灵雨祠”石额。
广润灵雨祠,位于南湖岛东南部,是岛上最重要的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在明代西湖东岸龙神祠的旧址上重新修建而成,建成后赐名“广润”。广润祠建成后,原来每年夏季在黑龙潭举行的求雨祭祀活动被挪至此处。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帝亲临龙王庙祈雨,当晚大雨滂沱,此日,乾隆帝增赐龙神封号为“广润灵雨”。嘉庆十七年(1812年)五月七日,嘉庆帝因祈雨灵验又加龙神“广润灵雨祠沛泽广生”封号,并命令此后每年春秋两季遣官致祭。咸丰十年(1860年)广润灵雨祠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每年在原址上“支搭席棚”遣官致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广润祠。

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原是西湖东界长堤上的龙神祠,乾隆时期掘堤拓湖时留下四周土地,形成了南湖岛,并重修龙神祠,改名“广润祠”,作为园中的祈雨之所。后因在此求雨“灵验”,遂亲笔改题祠额为“广润灵雨祠”。光绪时,慈禧由水路入园,在祠前码头下船,入祠烧香,然后再登船去乐寿堂寝宫。


广润祠(龙王庙)坐北朝南,西阔三间,柱高3.35米,建筑面积87.7平方米,前后有廊,硬山黄色琉璃瓦顶。

龙王庙

龙王庙楹联“云归大海龙千丈,雪满长空鹤一群”。

龙王庙外檐匾额“灵岩霞蔚”。钤印:光绪御笔之宝。
龙王庙内檐匾额“泽普如春”。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云香阁,在龙王庙后面。
云香阁与月波楼对称鼎立,月波楼与前院的建筑在轴线上保持一致,成为一组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月波楼和云香阁造型相同,均为两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后有廊,歇山顶。
“云香阁”匾额,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云香阁楹联“松阁频招溪上月,茶炉重和卷中诗。”


涵虚门

涵虚门(北垂花门)南面,门外小山上是临湖涵虚堂。
北垂花门坐南朝北,面阔3间,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添建的。北门以东,与月波楼平行相对,是与广润灵雨祠同一轴线上的两层小楼云香阁。

涵虚门南面匾额,钤印:光绪御笔之宝。

涵虚门对面影壁

涵虚门内与东侧的云香阁

月波楼,在涵虚门西侧院落的北面,南面是澹会轩。
月波楼是一座两层楼房,面阔5间,坐北朝南,前后有廊,歇山顶。
月波楼与云香阁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清漪园早期建筑之一。
月波楼在清漪园时期陈设以典籍为主。据咸丰九年(1859年)清漪园被毁前一年的陈设档案记录,月波楼上下墙面悬挂、粘贴着宫廷画家创作的花鸟画,楼上、楼下的各式家具上摆满了各种名目的图书、册页,与建筑同毁于英法联军之手。
光绪时期,月波楼和云香阁重建,在月波楼前两侧种植木香,它是攀援灌木植物,最高可达六米,原产四川、云南。每年4至5月盛花期,白花如雪,芳香怡人,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月波楼”匾额,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月波楼上层楹联“琪花银树三千界,霞影瑶台十二层。”

月波楼下层楹联“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楹联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月波楼》是由宋朝郑獬所作的古诗词。郑獬为官正直,词作亦清新质朴,简练明快。著有《郧溪集》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传于世。
《月波楼》诗词正文
作者:宋郑獬
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
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月波楼内景

澹会轩北面,小院北部正对月波楼。

澹会轩北檐楹联“碧通一径晴烟润,蓝涌千峰宿雨收。”
澹会轩在鉴远堂北侧,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57.4平方米,高3.49米。面阔五间,前后檐廊、南北穿堂。硬山顶,有四吻兽,苏式彩画,圆柱,青石柱础。轩东、西各有2间耳房。

澹会轩北面匾额“鸿风懿采”,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2007年涵虚堂维修前,涵虚堂北内外檐悬挂双匾额。匾额:鸿风懿采,钤印:光绪御笔之宝。

澹会轩与后山澹宁堂名称取意相似,它不仅是一处因水而得景的场所,还另有其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御制澹会轩诗“有情能无会?其会不一矣。会于动逐物,会于静近理。澹者静之类,会于斯为美。曰美亦絮言,试观轩前水。颜渊事四勿,盖合澹会旨。”水中蕴涵动、静、物、理,动由物生,理因静得;四者合一,方为澹会。

澹会轩南面

澹会轩南檐楹联“晚晴鹭立波心玉,春暖鱼抛水面纶。”
唐代诗人韦皋有诗《天池晚棹》,描绘宜宾天池的荷花:
雨霁池塘生意足,花开谁咏采莲曲。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
春暖鱼抛水面纶,晚晴鹭立波心玉。
扣船归载月黄昏,直至更深不假烛。
唐贞元初,韦皋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任职期间,创筑戎州土城,开都督府于三江口。天池在宜宾城西十里。

外檐匾额“澹会轩”和内檐匾额“风日娱怀”,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澹会轩南面廊头画


澹会轩前院落

东垂花门内,后檐拄间有4扇屏门,门外是广润灵雨祠前的方形小广场。
东垂花门、鉴远堂、澹会轩之间由游廊连接成一座方整的小院。

鉴远堂,在小院北面正对澹会轩南面。

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坐落在同一轴线上。鉴远堂,位于月波楼南北轴线的最南端,坐北朝南,建筑南面临水,南北共五间,前、后出廊,面积161.3平方米、高3.33米。卷棚歇山顶,圆柱绘苏式彩画。乾隆帝非常喜欢鉴远堂,当年经常在此传膳、游憩。

鉴远堂楹联“竹坞移琴穿径远,松亭觅句过桥迟”。

鉴远堂内景

鉴远堂外檐匾额“鉴远堂”,内檐匾额“经道纬德”。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鉴远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清漪园早期建筑之一。乾隆在1750年作鉴远堂诗序中解释了名称的涵义:“祠旁建屋数宇,开窗纵目,一碧万顷,因题曰‘鉴远堂’”。咸丰十年(1860年)建筑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原址上重建。

西垂花门,在月波楼、澹会轩院落西边。
这座朝西的垂花门,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添建的,门内是一所由4座南北向的值房组成的小院,小院西墙中央设一小门,门外湖岸边有一座小巧的石造码头。

南湖岛西侧

远望昆明湖西方的玉泉山
澹会轩院落外,南湖西岸边的石造码头,用来停泊帝后的御船。每当夕阳西下,日近黄昏,这里便可以浮现出杜甫所绘的“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境。

涵虚堂,耸立在岛上院落以北,以青石堆筑的假山坡顶,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遥相辉映,互为对景。

涵虚堂,前身为乾隆年间建成的三层高阁——望蟾阁,嘉庆时改建为一层的涵虚堂,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绝佳之所。乾隆曾在此检阅香山健锐营的水军操演,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慈禧太后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操演。
涵虚 堂楹联 “天外绮霞横海鹤,月边红树艳仙桃”。
涵虚堂坐南朝北,面阔5间,北面接抱厦3间,周围有廊。

外檐匾额“涵虚堂”,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内檐匾额“晴川藻景”,钤印:光绪御笔之宝。

涵虚门北面(北垂花门外),东侧(左)是云香阁,西侧是月波楼。
涵虚堂南面阶下有一月台,四周围以汉白玉雕栏。沿月台两侧的石级曲折而下,可至南湖岛院落的北垂花门。

涵虚堂西面
涵虚堂勾连搭歇山式屋顶,上有吻兽。

涵虚堂临湖的北面,匾额“词林春丽”,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涵虚堂、假山和岚翠间。涵虚堂是一座两卷殿,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
涵虚堂北面游廊外侧围有汉白玉望柱栏杆,两侧有陡峭的石阶直通南湖岛北岸。

涵虚堂码头,岚翠间。
涵虚堂两侧石阶之下有一石洞,洞门额曰“岚翠间”,联曰“刊岫展屏山云凝罨画,平湖环镜栏波漾空明”,系乾隆御笔。洞内有石级上下通连。

涵虚堂上北望佛香阁
南湖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用山石叠成的假山,环岛用巨石砌成泊岸,并用青白石雕栏围护。这里视野广阔,八方佳景,一览无余,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观景游览场所。

清代,南湖岛是帝后们赏月和观看水师表演的地方。

西洋美女与昆明湖

照片拍摄于2017年8月29日、11月30日,12月18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