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树山德都蒙古文化原生态旅游区
柏树山位于位于德令哈市北面10公里处。柏树山西靠八音河,东临国道三一五线,是德令哈市的天然屏障。

2014年8月26日,世界最大固始汗主题雕像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柏树山德都蒙古文化原生态旅游区落成。
固始汗主题雕像高7.9米,总长35.9米,重达2400吨,由209块鲁灰花岗岩组成,耗时两年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始汗主题雕像。

固始汗(1582——1655),又译顾实汗,皆“国师”之音译。名图鲁拜琥,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九世孙,卫拉特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17世纪中期(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西藏军事领袖,以勇武著称,并将当时内蒙、新疆的部分蒙古牧民族迁移到青海草原,建立牧业基础。
固始汗是青藏高原地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雕塑中央是主题人物固始汗,站像,人山相融。造像年龄设计在五十多岁,表现他53岁入青藏高原到62岁取得“护法神”的巅峰时代。其身旁屹立左右两位将军,手握弓箭战刀,体现固始汗统领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准噶尔部两翼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历史上的固始汗
据《青海史》载,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图鲁拜琥年仅十三岁,率军打败俄伽浩特之四万战士,占有今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调停停息卫拉特与喀尔喀战事有功,备受推重,被东科尔呼图克图授以“大国师”称谓。
崇祯七年(1634年)冬,与巴图尔珲台吉发起对哈萨克远征,取胜。
崇祯九年(1636年),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
同年,为防止内部抵触及另寻新牧地、应西藏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第巴索南饶丹之请,与巴图尔珲台吉联兵进军青海,打败却图汗,据其地。
崇祯十一年(1638年),至拉萨会晤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国师·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却吉甲波”,意“释教护法王”尊号。蒙语又称为“顾实·诺门汗”(“国师·护法汗”)。
崇祯十三年(1640年),攻灭康区白利土司顿丹多吉。同年到会蒙古领主大会,参与拟定《蒙古卫拉特法典》。
翌年,发兵入后藏。崇祯十五年(1642年),灭藏巴汗,把握西藏当地政权,命长子达延鄂齐尔汗驻扎拉萨。扶持黄教,曾经后藏之税收贡献五世达赖作为寺院费用。除平常政务由其操控的第巴索南饶丹照料外,西藏高级官员均由其委任,并拟定“十三法令”,新添噶伦达本等官职,健全西藏当地行政机构,直接操控西藏戎行,结实把握青、藏当地政权,以黄教护法王自居。屡遣使与清廷联络。
顺治三年(1646),与卫拉特各部领袖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
顺治十年(1653),图鲁拜琥受清廷册封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后病故于拉萨。对稳固西藏当地和清中央政权的联系起了一定作用。

雕塑正面两侧以图画叙事的表现形式,从西至东依次表现了固始汗一生中极具影响力的五件大事:威名远播;获称国师;率部入青;位尊法王;清廷册封。

清顺治十年(1653年),图鲁拜琥受清廷册封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


雕塑背面为蒙藏人民一同生活的场景,主题“和谐共荣”。
背面浮雕以散文诗、山水画大写意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固始汗时期蒙藏人民和谐安康的生活场景。置身于空旷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感悟近实远虚的画面处理。

浮雕远景,打猎,放牧,藏塔祥云,优美的藏族舞蹈,祈福的民众,吉祥的敖包,雪山柏树,天鹅鸟群,成群的驼队等画面,共同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美丽壮观的和谐生活画卷。

最左边一名蒙古族男子手端大盆的手抓羊肉,富足安乐;牧马的蒙藏族男子,豪情奔放;炊烟袅袅的蒙古包,情景优美。

马背上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浮雕近景中最中间特写了德都蒙古一家六口敬献哈达奶酒的和睦情景,以一个小家庭为代表寓意高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谐美满;还有蒙藏妇女打酥油的画面。

牧羊的蒙藏族妇女,吹笛子、演奏马头琴的民族音乐,勤劳手巧的蒙族妇女织着美丽的毡子。祥云缭绕,天鹅飞舞,歌舞欢庆的情景。


雕像后是正在建造的博物馆


黑石山水库

这里曾经是座水泥厂,矗立着装饰后的原水泥厂烟囱。



分散在进入柏树山旅游区道路两边三、四公里的荒原上的巨型石雕群


每一座石雕群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故事或是历史人物

狼图腾

文成公主进藏

回望德令哈市区方向,左前方是黑石山水库。

柏树山方向

柏树山

柏树山山口,德令哈之夜观景台。

远眺德令哈

观景台前,路边百米深沟

柏树山山口,路边两侧山顶有射灯,夜晚在市内可看到射灯形成的双翼形景观。

柏树山风景区东起蓄集贡艾里沟,西至雅沙图,北至北阿拉郭勒河,南临巴音河,面积10万公顷,距离市区10公里,交通便利,是德令哈市一处旅游胜地。柏树林为次生,有林地1519.1公顷,疏林地5592.6公顷,山泉较多。

柏树山风景区主要景区有贡艾里沟、弄克图、陶紫沟、巴音岗、灶火沟、雅沙图等。每个景区景色各异,或绿的草甸、柏树、陡峭的山峰相映成辉;或各种野花与草甸、柏树相连;或河流、小溪伴着盆景般的黑刺与青山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或走兽穿行林间,或鸟语花香,或鹰击长空,风景独特,风光无限。

山泉

古柏蓊郁,满山苍翠,柏间红柳丛丛,山花簇簇;瀑布飞珠溅玉,訇然有声;山顶白云缭绕,宛如轻纱;山下,清澈的河池里倒映着山峰挺拔的身影。微风袭来,碧波荡漾,蓝天、群山、池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妙的高原山水画。

山中的柏树傲然而立

百年历史的牧场土墙

山上,峰峦沟壑,碧草如茵,山峁丘陵处处都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一派"春来草色一万里"的壮丽景色。

草地上刻着白色蒙文“德都蒙古”。
德都蒙古(又青海蒙古),读:Deed
mongol,主要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
意为:上蒙古,因这部分蒙古族生活的区域地势高和生活区域离佛教圣地最近而得此名。语言上操蒙古族三大方言之:卫拉特方言。
因水草丰美,历史上元朝至清朝蒙古族各部落纷纷迁徙至青海住牧,也对整个青藏高原政治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柏树山风景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山势嶙峋,古柏郁郁葱葱,山间小溪纵横、野花遍地、蝴蝶偏偏起舞,百鸟争鸣、此起彼伏,犹如人间仙境。
高山水池

柏树山风景区野植物有:祁连圆柏、黑刺、黄刺、野蒜、雪莲、毛绒菊、龙胆、红景天等,其中祁连圆柏多是百年以上的古树,黑刺树梢如人削平一般,一片片生长在青山河谷两侧,远看如盆景一般。

曾经的部队营房

老营房墙上,红色字迹历历在目“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另一面是“抓革命促生产”。

密密麻麻的柏林中,还有被称为“国宝”的青海云杉,这种白垩纪代的古老物种,高大苍郁,年龄长达四五百年,它和水杉、银杏一样是一种珍贵的“活化石”植物。






山势嶙峋,危崖林立,满山遍野的古柏蓊翳,把袒胸露腹的高原山脊丘壑装饰得岗翠峰黛,如青龙横卧,展示出一种博大粗犷、气势磅礴的绿。

大秀直、巨伞如盖的柏树是柏树山的绝景。柏树又称青海岩柏,冠如塔,躯干端直,高矗山巅峭崖,高达十多米,其性格顽强,抗寒耐旱,不论砾石堆中,还是峭壁岩层都能茁壮成长。


牦牛

崖壁上红色刻字“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

柏树山野生动物有:野牦牛、野驴、马鹿、林麝、棕熊、狼、豹子、旱獭、野兔、狐狸、石羊、血鸡、石鸡等,多数为青藏高原独有之野生动物。


柏树山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山势峻峭伟岸。

远处是一座矿泉水厂


巴音河

在枯水期,感悟大河浩荡奔流在青藏高原。

可以直接引用的泉水

当地牧民的传统,除了直接饮用和灌装,不能在泉水中做任何其他如洗手之类的事。

回程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欣闻草原的清香。
草甸上,处处是旱獭、老鼠的洞穴。







回到“江山如此多娇”




在柴达木干旱的山峦丘壑,柏树始终蓊郁苍翠,葱茏欲滴。

照片拍摄于2016年6月28日,部分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