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内,有两处古城遗址,都位于红旗路,一处是位于清代粮仓东边的宁边古城遗址,一处是位于人民公园北部的昌吉古城(唐朝城)遗址。

宁边古城遗址,在红旗路与北京北路路口西南角。
昌吉城在昌吉建县之前12年的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开始修建,于第二年(1762年)竣工,当时为昌吉巡检所在地。昌吉城建成的消息上报到朝廷,同年农历九月,乾隆皇帝亲自为其定名为“宁边”。

仿建的明清城墙,北侧是宁边古城墙遗迹。
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昌吉县建立,宁边城始为县治所在地。

宁边古城墙遗迹,仅存这一角,两边共长几十米。
竣工后的昌吉城周长3里5分,城高1丈5尺;有4座城门,每座城门均有名:东门叫“文同”,西门叫“武定”,南门叫“谐迩”,北门叫“燮遐”。

宁边古城墙内是尚存的清代粮仓,露出残墙外的是粮仓气窗。
作为昌吉县城的宁边城,曾经有过兴盛的时期。但昌吉县城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亦经历战火,受到过毁损,以至人世苍茫,风云变迁。

1949年后,昌吉县人口增多,城区扩展,宁边城城墙基及护城河沟上平地盖房,大部被毁。现仅有南城墙东部老粮仓一段仍然留存。


残存的宁边古城墙

现代仿古围墙上,露出墙内的清代粮仓气窗。

仿建的明清城墙

清代粮仓南侧

清代粮仓,现为粮仓博物馆,坐落在昌吉市红旗东路,位于宁边古城东南角,占地面积为3122平方米,建筑面积1355平方米。

清代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被用来为清兵囤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建设祖国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初期、计划经济时期,宁边粮仓依旧作为昌吉县粮食局储存粮食的粮仓,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昌吉市粮食局的改制企业昌鼎粮油公司。该公司把它作为储放原料和加工成品的车间和库房。宁边粮仓从始建到维修之前,已延续了200多年之久,但始终都没有离开过粮食的存放。

粮仓博物馆维修中
1987年,清代粮仓作为宁边古城的一部分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该建筑系土木结构,留存的粮仓已基本成为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2006年和2007年,昌吉市连续两年对清代粮仓进行了落架维修和对粮仓的二期文物本体进行了修缮。2007年6月宁边粮仓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真实再现昌吉市农耕文化和昌吉市的历史沿革,2009年4月成立了粮仓博物馆,2010年底布展完成并向社会开放。
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包括院落内的交粮场景、铁匠铺、水井和室内布展。室内布展包括12个展厅,分别是:序厅、廒神庙、宁边粮仓、昌吉农耕史、收获、入仓、碾坊、磨坊、油坊、醋坊、豆腐坊、粉坊、昌吉饮食、清代兵屯和清代民居。

清代粮仓呈四合院式平房院落,建筑风格属清代抬梁悬山式土木结构建筑,由坐西朝东、坐北朝南、坐南朝北的3栋仓房构成,每栋仓房有四个单元,共12间仓廒。屋顶为悬山式,每间房均有天窗,整体保存比较完整。

院落内的实景雕塑真实再现了清朝时期,夏秋两季粮食丰收,运粮车队向宁边粮仓运送粮食的场景。

宁边广场,在清代粮仓的西面。

昌吉人民公园北门,位于红旗东路。
昌吉人民公园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闽疆缘。福建对口支援昌吉。







人工湖,湖中心是爱情岛。



白鸽屋






又一村

民俗风情园

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也是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善于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著称。

编框

丰收的喜悦

金秋瓜香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调皮的四季娃围着熟透的哈密瓜,让游人捧腹的同时也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喜悦之情。





昌吉古城遗址
人民公园内的这段百米长的古城残墙,是仅存的几段昌吉古城残城墙之一。

昌吉古城俗称唐朝城,据史籍记载为唐代张堡守捉城。1986年在城址内发掘出土唐朝莲花纹方砖、开元通宝、唐代器皿,还有宋元时期的乾元重宝、察合台银币等。

昌吉古城系唐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与北庭都护府同时期的沿途建制城池之一,一直沿用至宋元,是“丝绸之路”研究和北庭学研究的重要实物依据。

1950年代,昌吉古城城堞俱全,巍然屹立,60~70年代渐遭破坏。上世纪自治区博物馆实测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周长约3200米。城墙用夯土筑成,夯层厚约6~8厘米。城墙基宽约7米左右,残高约3~6米。四个城角有角楼遗迹,每面城墙均有密集的马面(在中国冷兵器的古代,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俗称为“马面”)。

昌吉古城遗址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昌吉古城不断遭受重创,已经千疮百孔。古城遗址周边被垃圾杂草包围,有的城墙已变成低矮的土堆。

1964年时的昌吉古城残存东城墙500米,北城墙600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昌吉州卫生学校,古城南城墙(在卫校内)被拆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昌吉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古城区域内土地陆续被划为建筑用地,80年代初修建市影剧院时拆除了古城西墙的一段。

1987年修建人民公园时,昌吉古城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城墙和塔基被毁。

留存一千多年的历史文脉,几乎终结在当朝。

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昌吉古城基本形成了现在的遗址情况:东墙残存475米,西墙残存260米,北墙残存90米,遗址内有3处塔基,北城墙附近1处,人民公园内两处。

昌吉人民公园南门,位于宁边东路。


昌吉人民公园南门对面路边雕塑
照片拍摄于2016年6月14日,介绍文字者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