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河”,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陆河。她源出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源头海拔5000m左右,流经泽令沟、尕海、戈壁等地,最后注入克鲁克湖,全程200余公里。
德令哈市格尔木西路桥,零下20度的寒夜,行人车辆寥寥。
格尔木西路桥的东南方是中德大酒店
巴音河中段流经的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巴音河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之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
格尔木西路桥西北,巴音河西岸,从南向北到巴音河大桥,依次有海子诗歌碑林、海子诗歌陈列馆、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海子诗歌陈列馆,东面,朝向巴音河。
海子诗歌陈列馆,为纪念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诗人海子而设立。
海子诗歌陈列馆,西面。
海子诗歌陈列馆,西面。
1988年7月,诗人海子在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也就此与德令哈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海西州图书馆,浙江援青建设项目。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德令哈市一座地标建筑。
海西饭店,巴音河大桥。北方远处是柏树山景区。
巴音河大桥
远眺巴音河西岸,海子诗歌碑林、海子诗歌陈列馆、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海子诗歌陈列馆、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格尔木西路桥南侧水坝
格尔木西路桥东北角的民族风格建筑
寒冬中的格尔木西路桥,白天行人车辆依然寥寥。
巴音河
远望巴音河东岸
巴音河两岸
位于巴音河西岸的海子诗歌陈列馆,东面。
海子诗歌陈列馆,西面。
海西州图书馆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工程投资总额为2.7亿元,总占地面积30476平方米。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设计充分结合海西州民族特点,外观以一条飘逸的哈达为造型,代表着德令哈市各族人民欢迎宾客之意,造型新颖、内部功能齐全,主要由健身场所、娱乐室、学术报告厅、大小影院等多个功能区组成。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层面局部采用太阳能光伏层面,年发电量24.9万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建筑面积3087平方米,大大提高了节能减排效益,实现了城市低碳发展。
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内另设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马头琴》
《杂木年》
在巴音河大桥上远望柏树山
连接柴达木西路和柴达木中路的巴音河大桥,桥西北角是海西饭店。
在巴音河东岸远眺西岸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远眺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远眺海子诗歌陈列馆、海西州图书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饭店
海西州体育中心,德令哈市的“鸟巢”,始建于2003年3月,占地面积70483平方米,建设面积26000平方米,东西看台可容纳观众8000余人。
这里不久前举办了“青海第十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德令哈市花儿艺术节”
柴达木影剧院
在中德大酒店,望窗外建设中的城区,塔吊下尚未拆除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住宅楼。
民族团结进步塔,建于2004年。
民族团结进步塔座落于自然山丘,山丘高20米,塔高30米,塔顶距地面高约50米,共5层代表海西州建州50周年。
塔的基本格式为“七级浮屠”及明五暗七层,宝顶名为“民族顶“,是我国蒙古族、藏族独有的风格。
德令哈一中,在民族团结进步塔东侧。
德令哈一中校园
德令哈市幼儿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中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海西会议中心
照片拍摄于2016年1月21日至23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