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南门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是一座融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
南湖,玉虹桥
陶然亭公园1952年建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有“都门胜地”之誉。全园总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面16.15公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园,国家级AAAA景区。
华夏名亭园东门
华夏名亭景区是公园的园中园,位于陶然亭公园西湖西南角,占地面积10公顷,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89年9月,历时4年,原址为西湖半园岛及其周围水域、云绘楼以西全部园地。景区内集中以1:1的比例仿建了中国六省九地的知名历史名亭。园内各个亭区不但独立成景,而且景景相连,以竹树分区,使峰回路转,各有千秋。
华夏名亭园内还有20世纪50年代迁移到园内的云绘楼、清音阁。
二泉亭前有长方形仿明代石雕螭首水池
兰亭,造形为方亭。陶然亭公园于1985年仿建兰亭。
兰亭、鹅池碑亭,原型为浙江省绍兴市城郊兰亭公园内的兰亭、鹅池碑亭。两亭造形各异,兰亭为方亭,鹅池碑亭为三角亭。二亭均与有“书圣”之称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密切关系。兰亭中碑刻的“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所书。
仿建的兰亭前铺黑白石子相间组成的兰花图案,为应兰亭雅集、临流觞泳之典,亭前布置清流萦绕的曲折小溪,游人可列坐其间,仿效前贤流觞曲水,领略兰亭修禊之古韵。
兰亭后是仿建的王右军祠中墨池。
为点明其意境,集王羲之“流觞曲水”字刻于石上,并于溪流两侧广植竹木。
有“墨华”二字,刻于岸边山石上。墨池原址中有墨华亭。
兰亭周边山石上刻有清乾隆皇帝赞王羲之诗《游兰亭即事》,以及历代名书法家临摹或书写的《兰亭集序》拓本。
墨池后面建绍兴地区民居风格的房舍3间,名“群贤毕至”馆,馆中陈列并销售有关兰亭石刻、书贴、拓片及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
鹅池碑亭,造形为三角亭。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鹅池碑亭。
鹅池碑亭内置石碑上镌刻的“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笔。
鹅池碑亭前置形状自然的小池塘,有白鹅嬉游于其中,生机盎然。鹅池碑亭造型轻盈灵秀,伫立于鹅池边,恍若惊鸿照影。
峰回路转
醉翁亭,仿建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因欧阳修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而传名。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醉翁亭。
亭前右方,斜立巨石一块,上刻“醉翁亭”三个篆字。
仿建的醉翁亭与原亭无异,四角歇山顶,大檐细柱,有展翅欲飞之势。亭内有靠椅,两边各设小酒桌,以激发人们对欧阳修在亭上与朋友谈诗论文、饮酒赏景的联想。
亭对面山壁间,嵌有欧(阳修)文苏(轼)书、被世人誉为“双绝”的《醉翁亭记》石刻。
亭左前方的山壁上刻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名句。
亭后侧布置山石流泉,以显现《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的情景。
独醒亭,以湖南汨罗县玉笥山屈子祠前的独醒亭为原型。亭呈六面形,周边有靠椅。亭上的两块额匾,分别为茅盾、赵朴初所题。
茅盾所题额匾
陶然亭公园于1987年仿建独醒亭
赵朴初所题额匾
天花藻井雕龙精细
亭前有仿建题记石刻
亭北有象征“汨罗江水”的小溪流
溪畔有屈原雕像。

亭东有彩釉瓷砖镶嵌的大幅《桔颂》壁画。

亭前溪流环绕,在山脉、溪流间刻有“颂桔抒怀”、“治国安邦”、“被害流放”、“汨罗殉国”4幅摩崖石刻。
“颂桔抒怀”、“治国安邦”

“被害流放”

“汨罗殉国”
百坡亭,原亭始建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为纪念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所建的桥亭,位于眉州城内环湖中,后湖、亭均不复存在。1928年,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内瑞莲池上重建。

陶然亭公园于1989年仿建百坡亭
百坡亭为一组桥亭建筑。横跨东西两岸的桥亭将一湾湖水切割为半月形,两侧种植荷花,以再现
“瑞莲”的意境。
《前赤壁赋》
亭南岸取湖北黄州文赤壁的特色布置山石,并将苏轼手书《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梅花图》刻于石上,供游人欣赏。
《梅花图》
《赤壁怀古词》
浸月亭,仿建江西九江甘棠湖的浸月亭,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而建,亭名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诗句。
陶然亭公园于1988年仿建浸月亭。仿建的浸月亭根据《琵琶行》诗的环境设计,六角形的古亭在离开湖岸不远处临水而立。
百坡亭与醉翁亭、浸月亭对景
醉石,不远处为醉翁亭。
沧浪亭,仿建江苏苏州沧浪亭公园内的沧浪亭,始建于唐代末期,位于吴越广陵王钱元潦的花园。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沧浪亭。仿建的沧浪亭位于陶然亭湖西岸的小山上,周围林木苍蔚、湖水浩渺,颇得崇阜广水之趣,与苏州沧浪亭环境相似。亭为四面形,石梁石柱,歇山顶,古拙典雅;天花藻井雕龙精美。
亭柱上刻有清代学者俞樾手书“沧浪亭”和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集欧阳修句,下联集苏舜钦句。
少陵草堂碑亭,仿建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杜甫草堂内的建筑,原建于清雍正年间,亭内有雍正弟果亲王允礼所题“少陵草堂”碑。
亭内仿刻的“少陵草堂”碑
陶然亭公园于1985年仿建的少陵草堂碑亭,周围溪流环绕,翠竹掩映,宛如浣花溪畔。

谪仙亭为李白景区主景,造型为飞檐起翘葫芦宝顶式的半壁亭。
陶然亭公园于1995年建成谪仙亭,由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设计,为半壁亭,与少陵草堂亭相对。
谪仙亭内镶刻着丘睿作的《过彩石吊李谪仙》和杨荣作的《李白赞》诗二首。
一览亭,突出了中国南方造园秀美多姿的特色,石基四柱,砖木结构,双檐,四面八方翘角,攒尖顶,赭红一色,简朴隽秀。
一览亭,陶然亭公园于1996年建成。
吹台亭,仿建江苏扬州瘦西湖的吹台亭,为南北朝时宋相徐湛所建。
仿建的吹台亭位于华夏名亭园东界以北,以长堤引入湖中,临水而建,兼有南北园林建筑的特色,意在以此亭为中介,起到南北园林建筑的过渡作用。
吹台亭为方形,有圆洞口3个,其东南方为云绘楼,西南方为醉翁亭,东北方为公园东北山上的瑞象亭。沿堤植河柳,酷似瘦西湖吹台亭的原貌。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在园内西湖上仿建吹台亭
西湖
在华夏名亭园北门廊檐下悬羊达之书篆字“华夏名亭园”额
壁上嵌有“华夏名亭园记”
湖心亭,仿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
云绘楼,清音阁
云绘楼清音阁皇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坐落于西苑三海之一的南海东岸,供清帝休闲观景、听音赏乐之所。双层楼廊,画檐雕梁,玲珑秀丽。
1954年因施工需要拆除,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虑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周总理表示赞同,并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亲自选址,把这组建筑完整地迁建到陶然亭公园的西湖南岸。
1984年,云绘楼,清音阁被列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园再次油饰修缮,并配以汉白玉栏杆,使它更加巍峨壮观。
云绘楼,清音阁
照片拍摄于2015年11月25日(前一日小雪)、12月2日(前一日晚的北风吹走了连续5日的重度雾霾)、3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和园内标示。
祝博友们2016年新年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