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2015-06-12 07:00:00)
标签:

颐和园

四大部洲

旅游

杂谈

分类: 皇家园林
      四大部洲建筑群,位于万寿山的后山,须弥灵境(如今的松堂广场)以南,是一组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根据佛经里的描述:在佛所居住的须弥山四周是咸海,海上四方有四个大部洲—北俱卢洲、南瞻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形。这四种不同的形状,又对应着佛家称为“四大”的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四大部洲正是这种宇宙世界的现实形象。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烧毁后,光绪时将原为3层的香岩宗印之阁改建为单层的佛殿南瞻部洲改建成山门殿。1980年重建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4座梵塔。重建的四大部洲基本上保持了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但8座小部洲的平顶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换成了水泥砖。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松堂广场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位于后山中部中轴线上,仿照西藏扎囊县的著名古寺桑耶寺,为汉藏风格的宗教建筑群,居中为汉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内供药师、如来、阿弥陀三尊佛像,香严宗印之阁四周环绕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台殿、月台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的普宁寺布局与此相似。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这组金碧辉煌的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1860年被焚毁,未修复,改为松堂广场松堂广场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象征须弥山,阁的前、后、左、右环建着四大部洲,每一大部洲旁分建2个小部洲。台在东、台在西,分列阁后。阁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建绿、红、白、黑四座不同颜色的梵塔。
         山门殿(南瞻部洲)南面的香岩宗印之阁在清漪园时是一座3层高阁,光绪时改建为单层佛殿。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前后有廊。正脊歇山黄色琉璃瓦顶。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两侧供奉十八罗汉。阁东、西各有3间硬山顶建筑,坐南朝北。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绿色喇嘛塔(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平面图,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四大部洲的分布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排列,与实际方位相反,可能与整组建筑群坐南朝北相关。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正中的南瞻部洲改建成山门殿风格与其它三大部洲风格不同,其基础不是其应有的梯形或三角形。位于须弥灵境北面高出地平约10米的金刚墙上,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三角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坐北朝南。歇山黄色琉璃瓦顶,内有哼哈二将泥塑像。山门东、西各有1个六角形小部洲。东小部洲西小部洲旁有1座色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南瞻部洲改建成的山门殿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南瞻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南瞻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红色喇嘛塔(梵塔),南瞻部洲山门西侧六角形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北侧长方形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北侧长方形小部洲,红色喇嘛塔(梵塔),南瞻部洲山门西侧六角形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位于香岩宗印之阁西侧,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月牙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月牙形碉房式平台上,坐南朝北。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南、北两侧各有1个长方形小部洲。东北侧有1座红色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坐落在月牙形碉房式平台上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南侧长方形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和南侧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日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日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月台日台
        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西牛贺洲与东胜神州的北侧,有两个台殿,西面这个代表日台,东面这个代表月台,象徵着日月环绕佛身,或者说日月围绕须弥山两个台殿均为坐落在长方形碉房式平台上的庑殿顶小佛殿。日台坐西朝东。月台坐东朝西。均高4.63米,黄色琉璃瓦庑殿顶。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站在日台月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月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远处是中央党校。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日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月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山门
       云会寺位于四大部洲西面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组佛教建筑。整个建筑矗立在自然形成辅以人工堆叠的陡峭山石上,山门坐北朝南,正脊歇山绿色琉璃瓦顶。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正殿香海真源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正殿香海真源,坐南朝北,是一座四角攒尖重檐亭式殿。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香海真源东侧山石上的六角形小亭殿
       香海真源两侧的山石上各有一座六角形小亭殿(佛龛),坐北朝南,八脊重檐攒尖绿琉璃瓦圆宝顶。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香海真源西侧山石上的六角形小亭殿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寺院周围有红色院墙,墙东为圆门,通往智慧海,墙西为长方形门。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云会寺东南角的大殿遗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被焚毁。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北俱庐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北俱庐洲,位于香岩宗印之阁南面山顶处,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正方形碉房式平台上的单檐攒尖顶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正方形碉房式平台上,2层,坐南朝北。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东、西各有1个六边形小部洲。西北侧有1座黑色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黑色喇嘛琉璃塔(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黑色喇嘛琉璃塔(梵塔)。黑色涂料已脱落。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转到四大部洲东部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和其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和其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西面
        西牛贺洲位于香岩宗印之阁东侧,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椭圆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椭圆形碉房式平台上,2层,坐东朝西。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南、北各有1个六边形小部洲。西南侧有1座白色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白色琉璃塔和月台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四周伫立的黑、白、红、绿四色宝塔,分别代表佛之“四智”:黑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白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红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绿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四色塔造型相类似,红色方形塔基,有门可穿行,宝瓶塔身,上有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塔身各不相同,分别为黑、白、红、绿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南瞻部洲改建的山门东侧六角形小部洲,绿色琉璃塔(梵塔),西牛贺洲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南瞻部洲改建的山门东侧六角形小部洲 
     八小部洲左右分布,藏式风格,平顶梯窗。八小部洲亦称八中洲:提诃洲、毗提诃洲、舍谛洲、上仪洲、遮末罗洲、罗遮末罗洲、矩拉婆洲和拉婆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绿色琉璃塔(梵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西牛贺洲北面的小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和南瞻部洲(山门殿)东侧六角形小部洲,绿色琉璃塔。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南瞻部洲改建的山门东侧六角形小部洲,绿色琉璃塔,西牛贺洲南面的小部洲。

       须弥山、日月台、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构成了广大神秘的圣境。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之顶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香岩宗印之阁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松堂广场(原来的须弥灵境)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善现寺山门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善现寺遗址
  善现寺位于四大部洲东面山坡上,与云会寺隔四大部洲相对,构筑在跌落起伏的山石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原正殿与东、西配殿均为面阔3间的2层硬山顶佛楼。现仅存东配楼和山门(照片中左面即北面)。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智慧海,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智慧海,全部为五色琉璃砖砌成,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墙下半部琉璃砖上的佛像头部在WenGe中被悉数凿毁。殿内观音像为乾隆时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额构成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四句偈语

颐和园春晓,四大部洲
佛香阁
       拍摄于2015年3月下旬到4月初。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