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辛弃疾《贺新郎》老大哪堪说

(2014-03-22 16:04:59)
标签:

文化

老大哪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贺新郎》

几天前,我看了一篇词评,颇为另类,大意是扬苏抑辛,赞美了东坡先生的文人之词,说稼轩的词草莽绿林之气太重,他的词作有一种从娘胎里就带来的用学识也掩饰不住的绿林气息,缺乏东坡那一种高旷雄畅又含蓄醇厚的人文底蕴人格魅力,因而也就显得直白粗浅,中气不足。我文化知识浅薄,不能从韵味 结构 意境诸方面与之探讨,我只能说一些粗浅的想法。
我觉得,稼轩与东坡两人不能放在一起这样比较,虽然两人的人生道路诸多相似,比如都充满坎坷,受到当权派的压制,满腔抱负无法实现。但由于生活的时代不同,个人的抱负才华不同,两人还真不能相比。东坡没有稼轩那样的国仇家恨,那样的军事才华,那样壮岁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的经历,所以两人的风格真的是截然不同。虽然都是豪放派。
                          
我还是喜欢稼轩,他的词有一股英雄之气,就以这一首《
贺新郎》为例。此诗写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后来,陈亮匆匆别去。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老大哪堪说”就是老大无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似而今”就是像如今,只有好友相聚可堪一提。稼轩与陈亮志同道合,都是力主抗金,且多谋善断,一腔热血所以他以陈登陈元龙比陈亮,以西汉陈遵的热情好客比自己,可谓当之无愧。时稼轩染疾,孤独忧愤,恰好友来访,真让人喜出望外,所以才有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尤其是惊散楼头飞雪  ,让人拍案称快,。笑富贵、千钧如发 ,写出了将世人看作千钧的富贵视作轻如毛发的情景,他对时局忧心如焚,再三上书,不是为了猎取功名富贵,而是要朝廷收复失地统一河山,可忠言逆耳,屡遭贬谪,满腔报国热情复国大计说与谁听,只能付于滚滚长江水,窗外皎洁的明月了真是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 窗月。 
 再看下阕,金人侵占中原,并不断欺压、勒索南宋小朝廷,面对这同样的事实,人心却有分别。抗战派力主收复失地,重振江山;主和派却一心求退,只求偏隅一方。真正是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本应驰骋沙场的汗血宝马却被当作驽马来用,何其不幸,何其令人叹惋!辛弃疾与陈亮的命运就是如此。辛弃疾二十三岁南归后,为抗金复国献计献策,但朝廷却毫不理会。近二十年的宦海生涯,他屡遭打击,如今已被罢官闲置七年之久。陈亮的境遇更加悲惨。他力主抗金北伐,“独奋迹于草野,诋排众议,倡言恢复”,献爱国奏章于宋孝宗,令其赫然震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贞之士,竟然被人“以为狂怪”,几乎被置于死地。辛弃疾指出,纵然朝廷摆出一副肯花五百黄金购买骏马死骨的爱才姿态,对国家百姓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千里空收骏骨”中的“空”字,不仅是说南宋朝廷的故作姿态毫无用处,也包含着辛弃疾对自己和陈亮一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的遗憾与怨恨。正目断关河路绝

  大雪茫茫,道路中断,不通关河。眼前之景令辛弃疾又想到了国家的中兴大业。收复中原之路不正像脚下的路一样,被人阻绝了吗?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尽管如此,抗金志士们也从未放弃过复国的。

  “中宵舞”,用东晋抗战名将祖逖“闻鸡起舞”事。据《晋书·祖逖传》,祖逖和刘琨二人为好友,共被同寝,每闻中夜鸡鸣,祖逖即唤醒刘琨,同去舞剑。辛弃疾在此将陈亮比作祖逖,赞赏他逆境之中依然奋发有为、雄心不死的精神。

  看试手,补天裂
朋友陈亮的坚持与执着,令辛弃疾豪兴大发。他鼓励陈亮,同时也鞭策自己:一定要收复中原失地,整顿破碎的山河,拯救危难的国势!最后几句是我最喜欢的,男儿到死心如铁 ,黄钟大吕之音啊。看试手,补天裂 ,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