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教下乡示范课教学反思

(2014-12-08 20:53:15)
标签:

教育

 

   

示范课教学反思

马召镇富饶小学    任晓琳

接到这次上示范课的通知,我就开始选课,按照现在我的海量阅读教学方法,记叙文都要事先让学生读熟课文,读熟课文口头填空,而且必须用多媒体,可有些乡镇也许会没有多媒体教室,我也不知道会被分到哪个乡镇,得做好两手准备。另外在我们农村平时教学中,能在家常课时使用多媒体的人很少,我也希望自己能通过一节靠“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条件上完这一节示范课,听课的老师如果真能接受这种教法,他也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移植”,而不会受条件的限制。古诗短小,按“韩式”教学法,她和她的学生一节可以学习6——10首,我刚起步,一节课学习三四首应该没问题,刚好能体现海量阅读的理念。所以我就选择了古诗教学。

      本着体现课内海量阅读理念的宗旨,经过五改教案,我呈现了今天的课堂教学展示。现在课后反思,我自己认为这一节课的优点,或者说亮点,其实就是韩式海量阅读本身的特点:

一、课堂容量大。一节课学四首诗,按传统的教法最少得四节课,这是海量阅读最大的特点。

二、原译对照、译文调序在教学中的使用,解决了很多问题。

1、预习很简单,只要读熟背诵原文和译文,这每个学生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词句的意思,学生在原译对照中自己就理解了,节省了课堂中解释词语的时间。原译对照、译文调序让学生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

3、读熟甚至背诵过了译文,在应对考试时,考词语意思、诗句意思学生就不胆怯了。

三、引读理解诗意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我努力做到老师少分析,运用“引读”教学法,“引读”的语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而且在短时间内,学生读的次数多,全部学生能当堂熟读,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很高。

四、对比教学法:这是韩老师在诗词教学中惯用的手法,今天我在课堂上一试,效果很明显,送别诗同类教学,只要抓住不同之处,可以轻松化解难点,课堂的不少时间就是从这儿节省出来的。

五、遮字背诵。这也是我从韩兴娥老师的儿歌教学中学来的方法,遮住诗句的部分字,让学生背诵,加上激将法在这个环节很管用,学生表现欲很强,注意力集中了,很快能达到看首字背诵。

海量阅读中使用的这些韩式教学方法,我平时只是个别使用,这次示范课“逼”着我将这些方法系统起来,形成了海量阅读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站在韩兴娥老师这位“巨人”的肩上,我的教学轻松了不少。

六、渗透学法。在教学中以这节课为范例,向学生渗透初步自学古诗的一些简单方法:读熟原文和译文、原译结合理解词语和句意、遮字背诵、变序译文。我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典繁浩,不可能每首都有老师教,简单易学自学方法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示范课难免会留下遗憾,我很少上这样大型郑重的示范课,不足更明显:

1、          预习阶段,让学生读的背景资料准备得有些过深,学生难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从时间上看,有些拖堂。课是随着铃声下的,但我提前上了5分钟,我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回顾教学环节,应该去掉听古诗朗读录音的环节,因为学生预习时,诗歌已经读得很熟了。

3、          引读理解环节的引读设计是我目前能做得最好的了。但比起韩兴娥老师来,还是有些细碎,学生有着被牵着走的感觉,不够自然,这真是需要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4、          上课一开始,过于紧张,出现了“两忘”:一是忘记了介绍送别诗的产生原因,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环节如果当时真得加上,时间会拖得更长,忘掉也罢。二是竟然忘了使用激励学生的“书签”,这种随堂评价也是学韩老师的,最后记起来了,只发出去了一两个,剩余的十几个给学生留作纪念了。

5、          从今天的引读教法的实践看,我做到了,但是“引读”语言的调动性不是很强,还不够自然。

很感谢教育局这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能展现海量阅读理念的一次机会,能慢慢让越来越多的老师了解海量阅读。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砺机会,五改教案,让我的海量阅读教学策略更清晰,更系统化。也在传统教学和海量阅读理念的冲突与选择中,学会了要敢于舍弃一些东西,学生会的不教,这样才能真正走上教改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