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亲子阅读指导研究
课题组:王晓芬、闫音、曹婷、王娇娇
选题缘由: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人生的阅读过程。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愉快的经验,更能为他们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一个书香弥漫的童年能带给孩子们一个充实快乐、富有意义的人生。成人有责任让孩子拥有一个书香弥漫的童年,让阅读造就孩子的精神,让阅读成就孩子的人生。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阅读是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以此来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的习惯。
但目前在“亲子阅读”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调查发现,不到10
%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上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所以大部分家长在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时比较关注亲子阅读,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亲子阅读的热情与参与意识就逐渐消失或荡然无存。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自主阅读习惯较差、能力较弱,仍需家长的指导和督促,需要家庭和学校为孩子们创设一种书香氛围,让孩子们真正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家长对于亲子阅读是持肯定态度的,只不过由于忙碌或其他原因导致没时间与孩子共读,或不知道怎样进行“亲子阅读”,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来进行研究。
研究设想:
针对我们调查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设想如下:
1.启动阶段。
明确亲子阅读的要求,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示范作用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介绍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给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目。
2.具体实施。
定期了解每位学生家庭的亲子共读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并搜集比较有价值的方法和经验。如:每日共读,每读共思活动。在家长的指导下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家长和孩子将阅读收获写下来,并轮流完成“亲子阅读记录本”,老师每天检查,并将记录本交给下一个学生。老师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分步指导。
3.读书交流活动。
教师就本班亲子阅读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组织家长讨论和学习。利用家长会让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做讲座,现身说法给大家传经送宝。班级进行学生“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等系列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4.活动拓展。
评比书香家庭和阅读明星,家长写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使亲子阅读成为每一个家庭的良好习惯。
通过一系列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设想学生阅读兴趣会更浓,阅读能力会更强,阅读习惯会更好,亲子关系会更为融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