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情表》学案

(2013-12-26 09:10:36)
标签:

教育

分类: 佐证材料

    

陈情表

 

精讲课

刘芳芳

授课人

刘芳芳

    

第(  3   )次

 

4课时

授课时间

2013.10.22

教学手段

引导探究法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知识与技能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过程与方法

、作家作品

1、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东人),字令伯。蜀汉亡后,晋武帝曾召他为太子洗马。主要作品为《陈情表》。                  

2、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背景

李密,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李密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欣赏视频朗读,由题目展开思考: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

探讨:李密是如何陈情的

(一)、赏析第1段,本段哪一句话是作者陈述的中心?作者究竟有哪些闵凶”?

(二)、赏析第2段,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概括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

(三)、赏析第三段: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情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呢?

(四)赏析第四段:

1.本段中哪一句话表明了全文的主旨?

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五)合作探究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五、成语

1、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2、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4、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5、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6、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7、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8、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七、其他文化常识补充

归纳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高考易考点)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李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李之终也。”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

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及突破手段

【学习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突破手段:精读、细读,对文本及背景充分熟悉

祖孙情深似海-------

尽孝日短        先尽孝

          

尽忠日长       后尽忠

圣上恩重如山-------  

 

  

这篇文章以诚挚的情感取胜,在体会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文言知识点的掌握与巩固依然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在教授时,注重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与积累。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武阳(令四川彭山县)人。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小的李密被祖母刘氏收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长于《春秋左氏传》。曾仕蜀汉侍郎。蜀之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二.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原题为《陈情事表》。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而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三、文学史上对《陈情表》的高度评价

1、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语)
    2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四、文体介绍

表是古代臣子陈述己见的奏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是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五、归纳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高考易考点)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文言知识梳理】(高考易考点)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遭      )凶              )马  

      )首         )慢     茕茕           )立   

              )悯                )为人知  

      )年            门衰      )薄 

      )西山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臣以险衅

2 遭闵凶:

3 慈父见背:  

4 兄弟:

5 门衰薄:

6 晚有儿息

7 外无期功近之亲:

8 茕茕孑立:  

9 形影相

10而刘夙疾病:

11 前太守臣臣孝廉:

12 臣郎中:

13 蒙国恩:  

14臣洗马

15 则刘病日

16 名节:  

17过蒙拔擢

18 以刘日西山:

19 无以至今日:  

20 更相为命:

2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2 臣微志

23 刘侥幸:  

24 余年:

三、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3、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四、写出加点词的古义               

1、九岁不行:  

2、至于成立

3、举臣秀才:  

4、臣之辛苦

5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6、则告诉不许

7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五、 一词多义

1、见

1)慈父

2欺于王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明知

2

1)臣险衅

2)谨拜表

3)猥微贱

4)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特殊句式

1而刘夙婴疾病;

2、告诉不许

3急于星火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研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欣赏视频朗读,由题目展开思考: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

二、探讨:李密是如何陈情的

(一)、赏析第1段,本段哪一句话是作者陈述的中心?作者究竟有哪些闵凶”?

(二)、赏析第2段,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概括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

(三)、赏析第三段: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情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呢?

(四)赏析第四段:

1.本段中哪一句话表明了全文的主旨?

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三、合作探究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课后练习】

▲一、默写(高考易考点)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3、臣无祖母,                                           。母孙二

 

人,                                

 

4                    ,报养刘之日短也。                           

 

5、诏书特下,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翻译下列句子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翼。

解释本文出现的成语。

1孤苦伶仃:           

2茕茕孑立:           

3形影相吊:           

4日薄西山:

5气息奄奄:

6人命危浅:

7朝不虑夕:           

8皇天后土:

四、写我亲情
 展示你家中让你感动的一瞬间。要写出真情实感,300字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