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一

(2025-11-09 16:01:00)
分类: 草叶集
文/德君

传说告诉我
那儿
住着嫦娥玉兔
可我没有看见
远观的却是风景
难道是眼睛撒谎
骗了我
我要制造个机会
一觉究竟

2025.08.11(闰六月十八) 卯

参考浅析
《月(一)》:一场认知的越迁
这首短诗以月亮为镜,映照出从传说迷思到实证求索的心灵跃迁。开篇“传说告诉我/那儿/住着嫦娥玉兔”将古老神话的浪漫幕布徐徐拉开,然而“可我没有看见”如一道闪电,瞬间刺穿了文化幻象的帷幕。

当诗人“远观”时,映入眼帘的并非飘渺仙境,而是“风景”这一平实意象——它如同理性的刻度尺,丈量出想象与真实之间那道不可忽视的鸿沟。于是“难道是眼睛撒谎/骗了我”的疑问自然升起,这是灵魂在认知边界处必然的震颤与彷徨。

最富力度的转折在结尾处爆发:“我要制造个机会/一觉究竟”。此处“制造”一词如金石铿锵,闪耀着现代人主体意志的锋芒;而“一觉究竟”这一独创短语,巧妙融合了“一探究竟”的探索决心与“觉知”的智慧顿悟。沉睡的传说至此被彻底唤醒,化作行动的号角。

整首诗宛如一次认知的进化简史:从被动的神话承袭者,到觉醒的观察者,最终成为主动的真理探索者。月亮不再高悬于虚幻的琼楼玉宇,而成为人类理性远征的坐标。当嫦娥的广袖化作望远镜中的环形山,那轮皓月才真正完成了从缥缈仙境到科学实体的壮丽坠落——每一道陨石坑,都是求索者用目光刻下的崭新神话。
《月》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月》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