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瓦王子在森林的故事
(一)杜瓦王子愤然离家进森林苦修
当五岁的杜瓦王子正想爬与父王乌塔那帕的膝盖上一起嘻戏时,受到继母苏汝祺王后的尖酸刻薄指责:“要是你确实想坐上这王位,就立刻去进行严酷的苦修。通过崇拜至尊人格神拿拉亚纳来取悦他,藉此得到主的仁慈,在下一世投胎到我的腹中。”听到这些措辞后,杜瓦王子怒火满腔,直喘粗气,跑到生母苏妮缇王后的怀里,悲伤地痛哭。
生母听到爱儿的哭诉后也非常悲伤难过。但生母是一个具有善良品格兼有远见的女性,她对王子说:“爱儿呀,你继母说的话虽尖酸刻薄,却是事实,如你想与你兄弟乌塔玛一起共坐王位,就要排除妒忌心,立即履行你继母的训示,你必须前去崇拜至尊人格神的莲花足,切勿延缓。”
圣帕布帕解释到,生母苏妮缇王后教导年幼的杜瓦王子不要存妒忌心,视继母的喝诉是间接的祝福。因此,而导致杜瓦王子成为一位伟大的奉献者。
接着苏妮缇王后继续教导王子,“爱儿呀,至尊人格神对自己的奉献者极为仁慈,你也应该托庇于祂。力图脱离生死轮回之人,始终为主做奉爱服务,藉此求取祂莲花足的庇护。你要通过执行指定的职责净化自己,时刻把至尊人格神铭记在心,不断地为祂服务,片刻也不可偏离。krishna对祂的奉献者极之仁慈,倘若你去求见祂,就会得到祂所赐予的深情和慈爱。而那是千百万像我这种母亲的仁慈加起来都望尘莫及的。当奉献者遇到不幸而谁也无能为力之际,krishna却能伸出援手。”
苏妮缇告诉儿子不应寻求半神人的恩典,而应直接请求至尊人格神为他减轻痛苦。杜瓦王子的母亲苏妮缇的这番教导,其实是为了让儿子能实现他想要达到的目标。故此,经过深思熟虑后,杜瓦王子明智地下定决心,离开了父亲的住所。在当时的生命阶段中,杜瓦王子所寻求的正是物质富裕;他母亲所给的建议非常正确——就算是追求物质富裕,崇拜至尊主也比崇拜半神人较佳。
大圣哲拿拉达无意间听闻这一消息,了解到杜瓦王子的种种活动后,不禁大为惊讶。当杜瓦王子向母亲苏妮缇讲述宫中所发生的一切时,拿拉达并不在场。拿拉达是位“能知过去、现在、未来者”,他极为神通广大,能穿梭三个世界,像超灵——至尊人格神一样,了解每个人心中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想的一切。因此,了解到杜瓦王子的坚决之心后,拿拉达便前来帮助他。
见到杜瓦王子后,用他那能带来善良、美德之手触碰那孩子的头,说了如下的话:“亲爱的孩子,你还只是个贪玩和喜做别的无聊事情的小孩,为什么会那么受有辱你尊严的话语所影响呢?就算你觉得自己的荣誉感受到侮辱,也没理由那么忿忿不平呀。这种忿忿不平的感觉是虚幻能量的另一种特征。每一生物都受其前生活动所控制,因此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快乐或痛苦的生命。”
拿拉达首先想让杜瓦王子认识到:他不过是个小孩子,不应受荣辱之言所影响;纵使他已长大成人,能够明白什么是荣辱这回事了,也应该把这种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应该知道人今生所经历到的荣与辱,都是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决定的,故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为此感到高兴,也不应有所抱憾。
拿拉达对杜瓦王子说“你现在就决定听从母亲的教诲,开始修炼神秘的冥想法门,以求取主的仁慈,但依我看来,普通人根本无法从事这些苦修。要取悦至尊人格神是相当困难的事情。”灵性导师拿拉达.牟尼正在考验杜瓦王子,看他对从事奉爱服务到底下了多大决心。这就是接纳门生的程序。
拿拉达.牟尼继续说:“许多神秘瑜伽师生生世世致力于这个法门,不让自己受物质污染,一直不断地处于神定状态中,从事种种苦修,但还是找不着觉悟神这条路的终点。亲爱的孩子呀,出于这个缘故,你不应为此而努力,那是不会成功的。你最好还是回家吧,等你长大后,凭着主的仁慈,你会得到机会去修练这些神功秘法的。那时候,你就可从事这种苦修了。”
杜瓦王子说:“敬爱的拿拉达吉阁下,对一个内心受到苦、乐等物质状况所困扰的人来说,您刚才如此仁慈地解释的那让人达至心境平和的妙法,无疑都是谆谆教诲。但对我来说,我已被愚昧所覆盖,这类哲学实在触动不了我的心。”杜瓦之所以不接受大圣哲拿拉达的教诲,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宜执行这种要消除一切物质欲望的训示。然而,这并非真的说怀有物质欲望的人,就不许崇拜至尊人格神。杜瓦坦率地承认自己心中满是物质欲望。然而具有高度灵性觉悟的人,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作出非难或崇拜,但杜瓦却深受继母那些冷言恶语影响。他笃信拿拉达给他的教导很宝贵,却还是无法接受。
那么, 受物质欲望所扰的人,究竟适不适合去崇拜至尊人格神?答案是:人人都适宜崇拜至尊主。这就是经典的训示。
杜瓦王子继续对圣拿拉达说:“
阁下,我不遵从您的教导,实在无礼得很,但这并非我的过错,而是因为我诞生在刹帝利家族所至。我继母苏汝祺(Suruci)用刻薄难听的说话刺伤了我的心,所以,阁下您的金石良言,没法子留在我的心坎中。”据其继母所言,意味着他日后不能登基为王。为此,杜凡王子决心要成为整个星球的君王,而他所想要的这个星球,比起最伟大的半神人布茹阿玛所拥有的星球还要高等。
拿拉达.牟尼所阐述的那种富含哲理的精神适合于婆罗门,但对刹帝利却不适用。杜瓦坦承自己欠缺婆罗门的谦卑心态,因而无法接受拿拉达.牟尼所讲述的哲学。王子请求圣人:“博学的婆罗门啊,假如在这三个世界内,有哪一崇高的地位还未被谁取得,甚至连我的父辈、祖辈们都尚未得到过的,我就想要获得那个地位。您若肯施恩于我,就请指给我一条可信之途,好让我能够实现人生的目标吧。”
他坦率地说,他想得到一个在上、中、下三个星系中都无与伦比的王国。本宇宙最伟大的人物是半神人布茹阿玛,而杜瓦王子竟想得到甚至比布茹阿玛的职位还要崇高的地位。杜瓦王子并不想以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谋取这一崇高的地位,而是取之以诚,得之有道。这表明,只有主krishna才可以赐与这个地位,如果主krishna赐给他这样一个地位,他便会接受。所以,他只有企求见到至尊主的办法,从而达到满足这个强大的物质欲望的目的。
大圣哲拿拉达是位卓越的灵性导师,因此,他唯一的活动自然便是把最大的利益给予他所遇见的人。可杜瓦王子当时只是个小孩,所以他提出的要求,自然也就等于一般爱玩耍的孩童所提出的要求那样。尽管如此,伟大的圣哲还是泛起了恻隐之心,为杜瓦的福祉而给予他以下教导。
(二)王子接受灵师教导做奉献服务
智者永不向半神人祈求什么,而是直接求助于一切祝福之源——至尊人格神。为主做奉爱服务是唯一的途径。换句话说,就算心中满是物质欲望,也可以继续为主奉献,替主服务,从而达成一切愿望。
接着,大圣哲拿拉达便祝福和指引杜瓦王子:“孩子,就此祝你鸿运当头。你应该前往雅沐娜(Yamun)河畔,那里有称为玛度文(Madhuvana)的圣洁森林,这森林可让你得以净化。人仅仅是到那里去,就可靠近永远住在那儿的至尊人格神了”
温达文区内共有十二处森林,玛度文(Madhuvana)是其中之一。来自印度各地的朝圣者总是聚集在一起,参拜这十二处森林。
拿拉达.牟尼指导说:“孩子,你要在有卡琳迪之称的雅沐娜河中每天沐浴三次,因为那河水非常吉祥、圣洁、清澈。沐浴后,你要按修练八重瑜(伽阿士堂嘎.尤嘎)所需要遵守的规范守则去做,然后平静地坐到自己的座位(阿萨那)上。坐好姿势后,随即练习三类呼吸法,以逐渐控制生命之气、心意及感官。必须完全摆脱一切物质沾染,以极大的耐心去冥想至尊人格神。”
为了让杜瓦王子更好地冥想主,拿拉达.牟尼向他进一步描述主的特征:“祂有德性卷毛(施瑞瓦萨)标记——幸运女神的坐处,肤色黝蓝。主是一个人,戴着一串花环,永恒地以四臂形象展现;从左下手起算,手中各持海螺、飞轮、棒杵和莲花。至尊人格神华苏戴瓦的整个身体都装饰华贵,头戴镶嵌着珍贵珠宝的头盔,身配数串项链,腕戴数排手镯,颈项饰以“考斯图巴(Kaustubha)”宝石,身穿黄色丝质衣裳。主的腰间饰以许多小金铃,莲花足用金踝铃装饰,身体的每一特征都非常迷人,见者无不心生妙喜。主永远安祥、平静,让人赏心悦目。主总是脸带微笑,极为仁慈地注视祂的奉献者;奉献者应恒常瞻仰这个形象。冥想者应如此凝视一切祝福的赐予者——至尊人格神。”
人不应编造一些冥想至尊人格神的方法,而应遵循权威经典和权威人士的教导去做。人只要按规定方法做,就能通过不断练习把意念集中到主身上,直至最终能全神贯注,在神定中时刻想着主的形象。
“君王之子啊!现在我要教你修炼这个冥想程序时所需念诵的曼陀罗(mantra)。连续七夜小心奕奕地念诵这首曼陀罗的人,便能看到有完美成就的人类在天空中飞翔。”
这就是拿拉达.牟尼的祝福和教诲,他的每一个祝福,都会实现。他所教的曼陀罗都充满力量,是极为机密,在修炼过程中所需念诵的曼陀罗极为机密。
那么,人们也许会问:“既然是机密的,《圣典博伽瓦谭》中为什么会记载下来呢?”说它机密是指:人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某一公开的曼陀罗,但曼陀罗除非透过使徒传系来领受,否则便不会生效。权威来源指出:无论所念的是什么曼陀罗,只要不是经由使徒传系传递的,都不起作用。这就是经典的训示。
因此,杜瓦王子获得了他的灵性导师拿拉达.牟尼的直接传授,所以充满了非凡的力量。
同样引申到现在,如果我们是通过使徒传系圣帕布帕所教授的唱颂哈瑞奎斯那曼陀罗: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ama Hare
Rama
Rama
Rama
Hare
Hare
也同样是充满着力量.
杜瓦王子的灵性导师拿达拉.牟尼教导他如何冥想主的形象.
当时杜瓦王子所处的年代是金器年代,
这个年代的修行方式是人们在森林以冥想为主来修练八步瑜伽.这个宇宙有个名叫“悉达娄卡(Siddhaloka)”的星球,那里的居民生来使秉赋八种完美的瑜伽成就,如小于最小,轻于最轻,大于最大,立取所欲之物,甚至能创造星球等。而这些只是瑜伽神通的其中一部分。玄秘仙们凭藉轻身功(laghim?-siddhi)这一净化程序的神通,不用飞机、飞船就能在空中飞翔。拿拉达.牟尼在此处提示杜瓦王子:通过冥想主的超然形象,同时念诵曼陀罗,人在七天之内使能臻达完美,可以看到空中飞翔的人类。
接着,拿达拉.牟尼继续教授杜瓦王子念颂曼陀罗:“欧姆.那摩.巴嘎瓦忒.华苏戴瓦亚”。这首由十二个音节组成的曼陀罗是用来崇拜主krishna(奎师那)的。人应安放主的神像,还应一面唱诵这首曼陀罗,一面严格按照权威规定的规范守则向神像供奉鲜花、水果和各类食品。但作此崇拜也应考虑时间、地点和侍奉者是否方便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