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2017-12-19 16:36:14)《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司竹镇中心小学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受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孩子们阅读的机会较少,家长每年能给孩子买几本课外书的人为数不多,更有甚者一些家长根本就不会给孩子买课外书,孩子们更没有机会去一些图书馆进行阅读。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阅读的目的持功利性观点的居多,大量的书写作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导致可供其独立支配阅读的时间是微乎其微。加之现在电视、网络媒体兴盛,看起来很轻松,不像阅读需要动脑筋,所以孩子们课余时间更喜欢看电视、上网,能主动阅读的人数较少。学校与家庭缺乏正确完整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及指导,导致学生读书兴趣不浓、数量偏少、阅读习惯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现象。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认为设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已经迫在眉睫。今年在双高双普工作的推进下,我校图书室条件得到大力改善,新增图书一万多本,这将为我校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强有利的物质保障。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了解、掌握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
2、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动力,为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和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舞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4、通过研究,探索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与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阅读书目的选择。
2、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3、读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4、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本校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让老师学会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3、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共分为三个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12--2018.1)
1、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理论学习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研究理论,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现状进行调查,并做好调查分析报告。
3、完成各年级主题阅读书目推荐。
4、建立班级图书角
(二)、实施阶段(2018.2--2018.10)
1、整理、总结出不同年龄段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
2、各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具体为:①每天晨读15分钟
3、开展学生读书交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①把阅读课作为我校的一项校本课程,安排进课表,每周一节。
②开展“沐浴书香,助我成长”读书月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读书过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③创建学校阅读展示特色平台,设立“书海拾贝”广播栏目,每天精选有价值的阅读收获和全校同学共享。
(三)、总结阶段:(2018.11--2018.12)
完成资料收集整理,撰写结题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实验研究成果展示。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姬群
成
各成员负责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制定个人研究计划,积极参与课题活动,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及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定期汇报。
七、课题研究成果:
(1)负责人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其他的研究人员完成《论文集》。
(3)收集整理教学案例。
(4)学生作品(学生阅读调查问卷;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学生读书笔记及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