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2016-05-24 14:33:01)
标签:

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理解“蚂蚱”、“倭瓜”、“蚌壳”、“水瓢”等词;积累“胖乎乎”、“圆滚滚”、“毛嘟嘟”、“蓝悠悠”等词。

2、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内容,体会出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设想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体会出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四、前置性内容

        (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新的字、词、句以及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初步掌握文章写作背景、大概主旨,为上好这节课做好铺垫。)

   (一)朗诵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通读、读顺课文。组长签字(   

(二)生字新词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蚱(   )嗡(   )啃(   )樱(   )蚌(   )嘟(   )倭(   )瓢(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瞎 闹   随 意   蚂 蚱   樱 桃   蚌 壳   倭 瓜   水 瓢   圆滚滚   蓝悠悠 

(三)相关资料

 1.搜集作者萧红的资料。

 2.了解《呼兰河传》这部作品。

(四)理解内容

 1.课文中的“我”回忆了                                       等场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说一说你对课文第17自然段的理解。

                                                                              

                                                                             

                                                                                                    

(五)挑战难关

   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六)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萧红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及与文章有关的相关背景信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萧红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呼兰河传》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里,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其实是一个检查与纠错环节,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从而在小组监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小组学习生字、词、多音字。

       2、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请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后想一想: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5、课文写到了在祖父的园子里,哪些让我难忘的童年生活片段?

三、疑难点拨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结合课前导读,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祖父园子中的乐趣,从而感受作者童年的自由、美好。)

1、快速默读课文中写“我”跟祖父干农活的段落,感受干农活时“我”的心情。

2、你若是在干活时瞎闹玩耍,你的父母会有什么态度?祖父是什么态度?

3、有一个字代表了祖父的态度——笑。从这一笑中,你读出了什么?(宽容、慈爱)

4、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这种写法就是——借物抒情。

5、课文大多数文字都在写事,但为什么课题强调是“祖父的园子”呢?

四、教学总结:

在这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自由的空间和快乐的心情,不过,在老师读完作者萧红的原著《呼兰河传》后,对这篇文章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著名作家茅盾曾对《呼兰河传》有过这样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大家课后去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用心去感受。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前导读问题。

     2、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结合本课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出自己童年的趣事,与作者的童年有无相似之处或有与众不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自由自在          人间天堂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不管在小组合作方面,还是在课前的前置性学习内容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较为融洽,基本上都能对自己的质疑点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值得鼓励。不过,在小组中还是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对我本人在教学设计上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注意照顾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符合不同学生水平的内容,以体现小组学习的价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