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奕迅和他的《人来人往》

(2013-04-17 08:53:09)
标签:

陈奕迅

林夕

人来人往

好听的歌

陈奕迅好听的歌

娱乐

分类: 岁月里的那些明星

     http://s1/mw690/c13d128cgda83f2d48a40&690

http://s7/mw690/c13d128cg7c4065173746&690

     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

                                             -- 陈奕迅 《人来人往》
     没有一个男人能让所有人理解,这会显得苍白。没有一个歌手能让人全部喜欢,这会显得空洞。我想起开创出自己场面的谭校长,他把这个男人拖上自己演唱会的舞台,笑着说,我听很多人说你唱歌很厉害,真的。我想起被无数人觉得是歌神的张学友,他在自己的演唱会上演绎《最佳损友》,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口吻说这首歌真的很难唱。
     陈奕迅的音乐路,有林夕和黄伟文这两个男人的陪伴。这三个男人的合并,让我们相信香港乐坛还有巅峰存在。
     所以聊起陈奕迅,我们说他很幸运,有林夕和黄伟文的他不孤单。那么你呢?你的人生路上,曾有多少人人来人往?
     关于《人来人往》,我觉得这是EASON最耐听的一首歌曲之一。整首歌曲调婉转悠扬,以安静平淡的调子衬托出人物的悲观心情。很无奈,很残酷,却也很真实。
     林夕说《人来人往》可以让陈辉阳听哭,却违背了他的本意,他说这首歌的至高程度,也不过是写满了年月的流逝,聚散的无奈。那些让人哭的歌,只是动人的歌,而不是陈奕迅唱出的,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EASON自己跳出来解释,其实普通人唱出的普通生活,在这首歌里也能找到答案的。
     于是耳机里这个胖子在唱: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
     朋友已走,情侣会走,谁也会走,时间会走。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快不快乐有天总过
     有些时候我在想,是否林夕+陈辉阳就注定了经典的诞生?比如陈慧娴的老歌《明日有明天》、比如杨千嬅大热之作《少女的祈祷》,比如这么一首《人来人往》
     无数朋友要求单独写这首歌,无数朋友告诉我,没听过这首歌的人算不上是EASON的歌迷,所谓强大的气场,大概就是这样了。
     EASON的粤语才是精华,最近的这句话,彷佛呢喃般一次次出现在回帖里,事实上,作为一个粤语控。我对粤语歌词是相当敏感的。所以我听到EASON唱歌的时候,总是有很多感慨的。
    闭起双眼我最挂念谁
    眼睛张开身边竟是谁
    感激车站里
    尚有月台曾让我们满足到落泪
    某些歌手是以鲜明的特点而著称的。然而陈奕迅属于那种什么风格都想尝试的歌手。无论慢板情歌,劲爆快歌,抑或Hip-Hop、Rap、R&B、Jazz……陈奕迅在十余年间都有献唱,而且几乎都有非常出色的演绎。相对于将专辑限制于一种风格中,陈奕迅更喜欢以一种“概念”引领专辑,无论是主题上的还是音乐上的。
    而在这其中,慢板情歌,大约是陈奕迅最擅长的部分,《天下无双》《活着多好》《人来人往》《落花流水》《富士山下》……细腻的文字中传递的情绪仍旧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正是由于陈奕迅追求歌曲意境的完美表达,他并不似许多台湾近来的歌手那般频频地于歌曲中单纯地炫耀高音或是刻意加一些修饰音。很多时候,陈奕迅会选择用一个舒服的假音进行柔美的表达。录音室中,陈奕迅总是力求为歌曲的情感表现服务
    我知道,自己曾经无数次提及,陈奕迅是个习惯唱出生活的人。生活是比较残酷的东西,当我们回望很多时刻,或许会发现,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并不一定就可以是我们心里的人。没错,这是一种独特的残酷,但残酷的才是生活,一份不同情你的生活。 
    我曾经用很温暖很细腻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到如今我仍然坚持如此,以至于将朋友和兄弟教我意识到寒冷的劝告暂时抛在了脑后。比较讽刺的是,走到如今,一些事情的发生已经让我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还是有寒冷和决绝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的生活了。
    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
    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
    爱若为了永不失去
    谁勉强娱乐过谁
    爱若难以放进手里
    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
                      --关于EASON和《人来人往》,你可能不知道,又必须知道的一些碎碎念
    陈奕迅是典型的男中音,而陈辉阳说,《人来人往》就是EASON中音的最佳曲目之一。
2005年,当休整一年重登歌坛取得成功后,陈奕迅在各台颁奖礼上不断重复着“我真的很喜欢唱歌”,而在采访时,他特别提及:《明年今日》和《人来人往》大概是我唱起慢板情歌的两个基点。
    陈奕迅说,自己要一直唱到60岁,而最大的要素在于,他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又会有多少人来了又去。(暗喻《人来人往》?)
    《人来人往》整首歌都以低缓的钢琴贯穿,陈辉阳的编曲照旧走了“开头是柔缓的钢琴动人,中层是EASON极具表现力的中音打下基础“的路子。
     陈辉阳为这首歌哭了三次。
     林夕把张国荣和王菲当作自己的双臂,却将陈奕迅比为自己的心灵。而真正触动他这个比喻的,就是《人来人往》。
     黄伟文说:林夕是词神我只是人,本质上也是因为他更善于打磨人,而不是打磨生活,所以他说,我可以完成《单车》和《可惜我是水瓶座》,但《人来人往》这种歌词,我很可能写不出来。
     陈奕迅有一点功夫很多人往往没有充分注意到,那就是他声音的可塑性非常强。在悲怆的气氛中,陈奕迅可以唱出沙哑、沧桑的感觉;在轻快的气氛中,陈奕迅可以送出清新的气息;而在快速、劲爆的氛围里,他则铿锵有力。所以他自己说,到了《人来人往》里,我就试图把那种关乎生活的无奈传达给大家了。

http://s6/mw690/c13d128cgda83f3ade14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