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和错误的纠正

(2014-05-16 10:24:14)

浅谈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和错误的纠正

     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错题现象,错题,是很正常的教学现象。我校是山区寄宿制学校,地处半山区和农村,部分学生寄宿,家长工作的艰辛、素质偏低及家庭经济生活相对落后,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差、学前教育差、学习成绩偏低,每个班都产生了一些学困生,错题在所难免。

     从教10年,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解题中犯一些“低级错误”,明明是会做的题目却偏偏做错了。而我们在总结时往往会归结为马虎、不认真,下次注意就过去了,但到下次再做这样的题目时还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解题错误的原因很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与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有关,与数学环境、习题本身条件有关,与学生心理状态有关,也可能是学生基本技能问题。

     学生出现了错题,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学习不够到位,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灵活”地处理一些新的情境或经过变式的问题。但学生的因素才是关键的所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一、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

 1.心理方面的原因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已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关注细节问题可以说是成功的开始,在学习上不例外。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往往会忽视细节,不容易关注一些细节问题。由于学生的粗心,因此我们在作业的批改时,试卷的批阅中会发现许多错误都是类同的,如数据的抄错,横式漏写结果,基本的加法口算出错,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看成减法,小数点忘了点或点错等种种情况,这些错误都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紧密相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都是粗心引起的.

(1)急躁,情感不稳定引起读题不仔细。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是特别枯燥、繁琐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计算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得特别不耐烦,做题时不认真读题、没耐心审题,经常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错误。对于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又太过于轻心,产生轻敌思想,结果还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其次,由千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再加之教师教学陈旧,因势利导不够,且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另外,部分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求成心切,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一般意志力薄弱,易情绪化,紧张浮躁,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时容易出错,特别在紧张的考试中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分析错误原因,学生做题时粗心,缺少反思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题目要求验算,如345-114=(231),学生验算是是这样的,用231+114=345,所以在横式后直接写上345.

http://s15/mw690/003xnUl6zy6IUTYcZrw1e&690

(2)思维不灵活。现在小学期间的应用问题越来越灵活,需学生从题目内部充分挖掘信息,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但由于有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无从下手,导致解题障碍。当然,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

   在计算78-8×5时,许多同学很快就得到答案:350,很纳闷,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初看此题,给人的直观印象是78-8等得到整数,然后再乘以5很是简单。而忽略了题目原本应该有的计算顺序。还有,在计算125×8÷25×4时,由于该题的结构与125×8÷(25×4)相似,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将一些相似题的解答方法进行一种迁移,容易错误操作:1000÷100=10。还有在计算665-65÷5时,有的学生先算665-65再除以5,因为他觉得665-65后是整百数600,而遗忘了在有乘除和加减的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原则,这样的错误不仅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中会出现,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更容易出现。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观察题目的过程中对于题目的结构不会有太多的思考,而是比较片面地关注到一些特殊的数据,负面影响也就随之产生。

    分析错误原因,定势思维,缺乏深入分析题目的习惯。定势思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由于老师在教学过程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安排练习中有时过于强调某类的题目,因此通过长期的练习后,学生的思维也会出现一种定势。可以说有时学生只是大致地读了题目,就凭借自己平时的做题经验进行解答,往往造成错误。

(3)遗忘障碍。遗忘导致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出错.

2.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1)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与基本技能方面的不足,是错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某些知识点、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与掌握,导致不能正确、灵活地解题。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但是技能不够熟练,使得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

如:

http://s10/mw690/003xnUl6zy6IUTUenR769&690
    这三道题是五年级数学中的单位换算题。这三道题都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应该乘以进率。这三道题学生都知道是乘以进率,但是前面学生接触的都是长度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由于思维定式学生把面积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也当成了10所以出出现这种错误。

 (2)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的错题都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书写潦草,字迹连自己都看不清,计算时粗心大意、马虎,把题目抄错,数据漏抄、移项时少抄了数据或者多抄了数据,分数、小数加减时忽略了整数部分,列竖式时没有对齐数位,横式上忘记写答案等。

(3)缺乏“自我反思”的习惯。没有把自己“制造”出来的错题当成学习资源,不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关注,也没有相应的“自我反思”习惯--即对每一次出现的错误都进行认真、细致、深入地分析原因,进行自我反思、避免重犯。

二、纠正错误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非常重要。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解题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是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保证,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养成如下良好习惯:认真计算;认真审题;认真检查;自觉学习。

2.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素质  

     考试能够暴露出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考试中,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差,畏首畏尾、优柔寡断,达不但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答题时潮当然“心病还须心药医”,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认识到解题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气质的个性参与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  

     学生解题,一时冲动,自身干扰增强,记忆冲淡,形成暂时遗忘,使自己陶醉于胜利之中,从而忽视了必要的检查,极可能出错。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以克服学生思维性干扰带来的弊端。这时候反思性的教学显得很重要,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数学日记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学生的“错题档案”,促使他们成为问题本质的发现者。通过数学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慢慢纠正解题过程中的各种错误以及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错一次而收获十倍的效果,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深刻性。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对学生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去正视,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利用错误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俗话说得好: 吃一堑,长一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纠正学生的错误,使一次次的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体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