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2016-06-06 05:44:39)
标签: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文化

分类: [本土作品]之优秀论文选登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陕西省略阳县略钢九年制学校   聂亚琴

【摘要】 语文教师具备语言艺术:一、绘声绘色的形象性;二、趣味横生的幽默性;三、打动人心的激励性;四、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关键词】形象  幽默  激励  准确

【正文】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师要让自己的课讲得生动,就得具备以下语言艺术:

    一、绘声绘色的形象性

    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形象性是关键。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如果一堂语文课总是以一个音调上到底,学生肯定会昏昏欲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应具有感染力,语调该上扬的地方一定要上扬,讲到舒缓处,要将语调降下来,要拿捏的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其次,要饱含激情。教师站在讲台上,有时候就是一名出色的演员,饱含激情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讲《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当讲到“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速;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时,我讲的很有激情,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也很高,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趣味横生的幽默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性,让学生体味到教师那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信其道”。在一次语文课堂上,有一名学生老是和同桌说废话。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看,我的眼睛正在对坐在前排的这名男同学说话呢!”说完,我面带微笑的盯着这名男同学,问学生:“我的眼睛在说什么呢?”同学们哈哈大笑,说:“不要再说废话了。”这名男同学羞愧的低下了头。的确,趣味性的幽默语言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幽默趣味性的语言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一天,一只小鸟飞进了我们的教室,大家都仰头去看,无心学习了。我急中生智,一本正经地说:“孩子们,小鸟也来关心我们了,他来看你们谁表现得最好,听课最认真。”孩子们听后,都端端正正的坐好,过了一会儿,小鸟飞走了,同学们听起课来更认真了。

      三、打动人心的激励性

     老师的语言要有打动人心的激励性,老师的话学生能够牢记许久,学生渴望老师的表扬,对激励性的话语更感兴趣。我在讲《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当学生在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时,有一名学生读的声音比较小,我说:“这下的是毛毛雨,谁能将雨再下大点?”有人举手了,但读的还是没有激情,我说:“小雨转中雨,谁能转成骤雨呢?”再我一次又一次激励性的语言中,学生终于把这句话读好了。

激励性的话语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有时我提出的问题都没有人回答,我说:“我相信班上一定有“智多星”,回答错了没有关系,老师绝不会批评你。”就见几双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老师在素质报告册中激励性的话语,更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比如“我最爱看你那优美的舞姿”、“你为班级出谋划策,是老师的军师“等等,都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四、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一定要将准确的知识教给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先鼓励学生查字典,并且说:“咱们比一比,看看谁查得快?”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准确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查字典的习惯。

 准确性,还包括教师在分析课文,评讲作文时,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吗,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尤其是课堂上的口语和书面语,更应仔细推敲,哪怕是一个停顿,一个标点,也不可马马虎虎。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修养,要勤练内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语言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师睿智、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能春风化雨,滋润学子的心田,助他们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