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与步骤
(2014-01-10 10:57:10)分类: 教育教学 |
一、先明确本文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往往在第一段(末段)就可以找到
二、划出关键句。
三、将划出的关键句连在一起,把握文章的结构关系。
•
划出关键词句: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标志性词语。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
•
找(筛选信息)
•
这一步要求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
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ª¡ª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ª¡ª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
3、找错因。
•
最后,审(题干、选项)
•
这一步是审题,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要求、提示)
•
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客观题解题口诀
•
1.审清题意和要求;
•
2.看清文中有没有;
•
3.弄清概念莫生发;
•
4.修饰词语勿遗漏;
•
5.“可能”“将来”不要丢;
•
6.“原因”“结果”不调头;
•
7.夸大作用是吹牛;
•
8.外延改变也是错;
•
9.意思相反最不该;
•
10.推测结论有缘由。
常见失误
•
1、急功近利,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
•
2、缺乏阅读的敏感性,不能快速找准找全包含答题信息的语句,不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必要信息。
•
3、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试题是单选性的,题肢干扰性很强,过早地阅读题肢,极容易把头脑搞乱,给自己招来了更多的干扰因素。
•
4、由于情绪紧张,或由于急于求成,往往粗心大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
•
5、解答归纳概括性的题目,必须进行条理分明、要点完整、切合题意的表述。
•
6、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试题的答案也必须依附在这个整体之上,有的考生不从整体着眼,只盯着局部去找答案,就难免把答案搞错。
文字表述题答题规范
•
1.
在读文章时需圈点字词句,根据题目作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解答要尽量利用原文中的语词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
其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圈点出有效信息范围内的重要语词;然后对重要语词进行概括加工;最后按照语意逻辑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连缀成句。
•
2.规律:
•
题一:一般要求考生针对某一段或某一部分作答。
•
题二:一般要求考生纵观全文作答。
做题基本原则
•
原则:宁全勿缺,切分要点,机智排序。
•
①宁全勿缺。只要扣住题意,宁可多答一些,因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
•
②切分要点。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分要点作答,这样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
③机智排序。对切分出来的要点可以按与题干要求贴近的程度排列先后顺序;如果对贴近的程度不能通盘把握,则可将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点排在前面,把握不大的要点排在后面。这样处理既可统筹兼顾,又可突出重点。
前一篇:关于高考临考作文技巧的几点思考
后一篇: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