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2013-12-19 13:01:29)
标签:

教育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理化生组:贺敏娟

 

一、课前准备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在继氧气之后的另一非常重要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固体干冰等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等,这些知识和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日常生活都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本节课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节课重在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物质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在学生形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生分析】

本节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如学生已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知道CO2不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O2跟石灰水的反应,则已多次见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乐趣,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和实际生活中化学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能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过程和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人文环境,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通力协作意识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4)树立和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实验促学、主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酒精灯、火柴、蜡烛、烧杯、集气瓶、软体塑料瓶、自制天平、试管、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小花、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水、喷壶、多媒体课件。

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谜语引入

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活动

归纳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性质

     【教学流程】

 

 

 

 

 

 

二、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导入] ppt课件演示:

“它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它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它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它带给大地勃勃生机”,同学们,请猜猜它是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CO2的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二氧化碳

 

谜语导课,隐含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避免了一开始就介绍理论知识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利情绪。

 

 

 

 

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验证,层层揭秘]

实验探究一:

[实验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集气瓶中CO2的颜色、状态。另外,我们请一个同学上来闻一下它的气味,并将结果告诉同学们。(强调:闻气味的注意事项)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回答]无色、无味的气体;

 

 

实验探究、增强体验、探索新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2] 将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天平的右端。

[问]有什么现象?由以上现象又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细心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回答]天平向右倾斜

[相互讨论、形成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步步引导,层层揭秘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由被动变为主动。

[实验3]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回答]塑料瓶变瘪。

[分析]瓶里压强减小,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体会探究乐趣,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

[问]打开汽水瓶盖、倒汽水时,常有大量的气泡逸出,为什么?

思考分析,形成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看视频]:工业制干冰

[问]大家想一下水有几种状态呢?

 

[追问] 那么CO2它会不会和水一样具有三种状态呢? 

 

ppt展示二氧化碳三态变化

[说明] CO2和水一样具有三种状态: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的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固体。通常把固体的叫做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

认真观看

[思考回答]水有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固态。

二氧化碳也有三种状态。

 

观看三态变化图,讨论得出人工降雨的原理: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甚至降水。

通过和水的对比得出二氧化碳的三态,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分析探究的意识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过渡]看来,二氧化碳的秘密还真不少,同学们想知道二氧化碳的更多秘密吗?

 

[实验探究二]

请同学们分组做如下图的实验,共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回答] 想。

 

 

[分组实验]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阶梯蜡烛,把它们点燃,然后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其中。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确立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探究三]

[动画演示]提出问题。

 

[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认真观看,思考讨论。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组织教学和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

拓展应用

[图片演示]

[设问]如何进入地窖?应如何做?

[实验演示]灯火试验

[板书]化学性质: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不能,应在进入前做灯火试验。

请1位学生共同完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学会化学思维,能过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推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

 

[实验探究四]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假设1有;假设2没有。

[讲述]在探究之前,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二氧化碳,它就是人称 “小变色龙”的紫色石蕊,一遇到酸这条“龙”就变成了红色。

[演示] 取3支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分别滴入醋酸、硫酸、盐酸,请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对比)

[演示实验]①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②然后把溶液放在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

[设疑]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

水、二氧化碳还是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物?

[活动与探究]取三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板书]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

   H2CO3 == CO2↑+ H2O

 

 

思考、猜测

 

 

倾听

 

 

 

 

 

[观察感受]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红色试液又变成紫色。

 

思考、交流、讨论

 

分组认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设计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展示科学本质,让学生感受过程领会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实验探究五]

[提出问题]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是什么?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思考、讨论,设计实验。

 

 

分组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分析。

 

结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动起手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科学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板书]

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拓展应用

[设问]日常生活中,为了使墙壁更洁白,可以在墙面上刷一层石灰水,请利用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原因。

教师点评

 

分组交流讨论,每组选代表给出本组结论。

 

拓展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知识迁移

[图片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

认真思考、讨论,分析原理。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交流互动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谈谈收获或感受?

倾听点评

踊跃参与,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使学生引发新的思考,使他们对二氧化碳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

巩固提高

多媒体投影达标练习

交流、讨论,认真作答。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共享学习结果。

思考提高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雪碧瓶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点评

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协作、互助、乐于分享的意识。

归纳整理巩固基础

[小结]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二氧化碳的性质。(结合板书总结)

 

[结束语]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揭开了二氧化碳很多秘密,将来大家可以继续研究二氧化碳不为人知的秘密,为我们人类能更好的利用二氧化碳开创先河。愿大家都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最后让我们听一首小诗。

 

学生倾听

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挥挥衣袖  , 融化冰川融化雪海。那舞台上翻滚的仙气,是你跳动的舞姿;那汽水瓶里的精灵,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在有云无雨的日子里 ,人们期盼你化作甘霖;在烈火肆虐的火场 ,你用身躯扑灭大火。在空气家族中你很有分量,却甘愿占有一小片空间。在你尽情挥洒之时 ,你垒起的温室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

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提高课堂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好化学充满信心。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 无色、无味气体      1、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烧。

2、密度比空气大,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能溶于水。                          CO + H2O == H2CO3   

4、在加压、降温冷却的情况下,            碳酸不稳定

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    H2CO3 == CO2↑+ H2O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 Ca(OH)2 == CaCO3↓ + H2O

                                    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