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诗鉴 八
(2013-05-02 19:18:47)| 分类: 古诗 |
前人
待考
浪淘沙·晓至杨村
侵晓出津门,又到杨村。桃花口外水粼粼。回首海天霞起处,初放朝暾。
李东阳(1447~1517)
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他以台阁大臣地位主持诗坛,形成了一个茶陵诗派。
杨村阻风
春风东来河水浑,惊沙走石天地昏。
舟人喧呼怒涛涌,海若战斗群龙奔。
首船咫尺不得上,去路仓皇安可论。
床欹几侧坐未稳,乘月夜过蒲沟村。
注:此诗录自麓书社本《李东阳集·卷一》。床欹几侧,床歪几倒。蒲沟村,即今北辰区蒲口村。
范椁
南宋临江清江人。元大德十一年(1307)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
引儿湾晚泊
席压波心正,舟移岸脚斜。
夕阳明细雾,秋树拥荒霞。
问道独如梦,怀京却胜家。
客愁不自整,更苦暮啼鸦。
注:诗选《元诗选·初集·德机集》。
李廷敬
仓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官江宁知府、江苏按察使等。
北仓夜泊
澄鲜秋水接东溟,远浦潮回夜有声。
晴雨未知云太幻,沧桑一照月无情。
渔人艇自为村落,野戍楼边还扬旆。
催放扁舟沽酒去,笙歌遥认柳边城。
注:此诗录自《津门诗钞》卷二十二。
华长卿
字梅宗,号梅庄,天津人,道人十一年(1831)举人。初授开原训导,后授国子监学政。与任邱边浴礼、宝坻曹继珩有畿南“三才子”之号。著有《梅庄诗钞》。
竹枝词·沽上
海风猎猎水声凉,河冻坚冰到北仓。
不用骡车不用轿,琉璃世界坐冰床。
注:此诗录自《梅庄诗钞》卷二。
汪沆()
字西颖,号槐堂,钱塘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科不第,客居天津水西庄,受聘修纂《天津县志》、《天津府志》,著有《槐堂诗文集》等。
北仓
水毁金穰眚偶逢,帝筹艰危拯三农。
北仓仓外恩如海,一派欢声彻九重。
华鼎元
天津人,字问三,号文珊,华长卿之子,曾任江苏府同知,曾辑成《天津文钞》等地方文献。
北仓
寥落仓储矮屋斜,平林秋色噪寒鸦。
夕阳渡口停舟望,沿岸 纵横数十家。
孙云(民国)
女,北仓人,孙洪伊之妹,著有《梦仙诗稿》。
北仓村外远望
春潮生潞水,夜火上津门。
犬吠烟中郭,人归月下村。
自潞河乘舟返津
一帆风送下天津,绿柳环河水自春。
蒋诗
清代仁 和(今浙江)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著有《秋吟诗钞》。
北仓
才开水利复营田,诏念农桑计万全。
刈稻已呈三穗瑞,北仓还备欠收年。
注:此诗录自《梓里联珠集·沽水杂咏》。
查为仁
为仁,一名成苏,字心谷,号莲波,又号花海翁。
北仓
二月韶光自不同,日晴沙暖尽融融。
河冰初泮浮孤艇,柳意全舒受好风。
社鼓声喧村店北,洒帘影扬板桥东。
才离沽水无多路,已觉尘嚣远市中。
煅崔黄口
远戍鸣宵柝,孤村共此庐。
但期樽有酒,不计食无鱼。
红烛低檐暗,黄茆野市虚。
莫嫌荒僻地,聊以税行车。
大口屯
大口村临东海滨,黄沙漠漠水无痕。
只因燕市多屠贩,错使人呼打狗屯。
注:东海滨,即指七里海。
入山
行来石路渐记低,马避危桥渡浅溪。
树里人家时隐见,洲边芒草半萋迷。
身因出世方知散,诗为寻山著意题。
从此不须愁道阻,穿云入树好攀跻。
注:原载《津门诗钞》216页游盘山诸作。
陈庆槐
字应三,号荫三,定海人。乾隆庚戌进士,历官内阁侍读。有《借树山房诗钞》。
雨中次桃花寺
新泥滑滑路盘盘,古刹连云欲上难。
春雨偶从行帐听,好山却当故人看。
镫明如海摇群宿,旗泾因风卷暮寒。
苦忆小园深巷里,落红堆满石阑干。
注:载《晚晴簃诗汇 》4564页。
圣祖仁皇帝御制诗
点绛唇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似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杨老。
注:选自天津府志卷一
查慎行
桃花寺
已过桃花口,再问桃花寺。
独客叩门业,老僧方坐睡。
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
注:选自天津府志卷39
白庙
一院槎×树,居僧守鹊巢。
俗贫稀赛社,瓦缺只编茅。
暗处虫丝接,尘边鼠迹交。
渔人来寄网,时有一船稍。
注:选自天津府志卷39
金尚炳
桃花口
来宿桃花口,还寻杨柳青。
何曾比人面,浑未折长亭。
芳美园空寂,支离梦杳冥。
一般名实舛,无事混图经。
注:选自天津府志卷39
查学礼
桃花口书酒家壁
小店酒初熟,野田花正开。
我来谋一醉,杜字莫相催。
注:选自天津府志卷39
查慎行
一院槎枒树,居僧守鹊巢。
俗贫稀赛社,瓦缺只编茅。
暗处虫丝接,尘边鼠迹交。
渔人来寄网,时有一船稍。
注:《天津县志》卷之二十三
已过桃花口,再问桃花寺。
独客叩门来,老僧方坐睡。
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
注:《天津县志》卷之二十三
冯凤超
清代人。少殁。
津门棹歌
桃花口畔最销魂,畦洒身针啮水痕。
虾舍渔庄通菜圃,家家晒网挂篱门。
注;诗录自《惜阴山房草》。
康尧衢 (1742~1803)
天津人,因困
桃花口
酒旗风影向人斜,画意犹存点点霞。
醉里不知桃树尽,尚适牧竖问桃花。
注:此诗录自清末刊本《津门杂记》卷下。
田需
德州人,康熙十八所(167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著有《水东草堂皇诗》。
桃花口
午过潮痕寸寸生,邮亭长短数归程。
湿帆暮雨桃花口,一棹樵风送客行。
注:此诗录自民国徐世昌主编《晚睛
汪沆()
字西颖,号槐堂,钱塘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科不第,客居天津水西庄,受聘修纂《天津县志》、《天津府志》,著有《槐堂诗文集》等。
桃花寺
桃花村外桃花 树,春去犹迎銮辂开。
莫讶天公机杼巧,红云要护翠华来。
注;此两诗录自《梓里联珠集·津门杂事诗》。
蒋诗
清代仁 和(今浙江)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著有《秋吟诗钞》。
桃花寺
老对犹存三两株,土岗起伏接平芜。
行人欲识春深浅,但看桃花开也无。
注:录自《梓里联珠集·津门征迹诗》。
成始终
字敬之,无锡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曾任御史、按察佥事。著有《蓬庵集》。
发桃花口直沽舟中述怀
直沽洋里白沙村,百丈牵船日末昏。
杨柳人家翻海燕,桃花春水上河豚。
养尊无计寻韦曲,援老何妨觅谢墩。
只待干戈平定了,草堂归隐独山门。
注:诗选《明诗记事》。
查为仁
原籍临川(今江西)人,康熙五十年(1711)中解元。随其父查日乾来津经营芦盐,遂成津门巨富,于城西建水西庄居焉。著有《蔗塘未定稿》。
桃花口(一)
寒食风光最可怜,春堤十里绿杨烟。
桃花口外桃花水,二月清波送画船。
桃花口(二)
柳色半黄春半露,行人正到桃花渡。
桃花渡口水漫漫,桃花渡外春尚寒。
春风吹皱桃花水,水禽两两因风起。
莫谓桃花犹未开,枝头忽满春光来。
注:
查慎行(1651~1728)
举人,后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充武英殿大学士,有《敬业堂集》。
桃花寺
已过桃花口,再问桃花寺。
独客叩六来,老僧方午睡。
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
注:此诗录自道光刊本《津门诗钞》卷二十五。
爱新觉罗·玄烨
即康熙。
点绛唇
序:前过浙江,桃花已放,今回銮到津门,复见桃花盛开。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似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注:此词录自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梓里联珠集·津门杂事诗》。
管干珍
字松崖,阳湖(今江苏)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由编修转御史。曾巡视津漕,任漕运总督。著有《管松崖先生诗》
津门发舟至桃花口
绿齐芳草雨过时,帆落丁沽转棹迟。
恰好尺波通潞下,桃花口外碧涟漪。
桃花口
秋月桃花口,青帆叶叶鲜。
唯看静如练,初无红欲然。
小村流水断,缺岸与云连。
时时掠飞燕,引客过帘前。
注:两诗录自清刊本《管松崖先生诗集》卷三十一。
周馥
字玉山,至德(今安徽)人,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即被召入天津,在津先后任津海道,兼署天津兵备道等,为洋务运动重要人物。著有《玉山全集》。
桃花寺
落日苍茫野色昏,乱鸦声里赴前村。
荒田退水鱼虾贱,秋稼登场鸟雀喧。
萍梗自伤天地窄,香烟徒见鬼神尊。
湖波阅尽兴亡事,岁岁寒潮到旧痕。
注:录自民国铅印本《玉诗集》卷一。
诗中的桃花口
浪淘沙·晓至杨村
侵晓出津门,又到杨村。桃花口外水粼粼。回首海天霞起处,初放朝暾。
津门发舟至桃花口
绿齐芳草雨过时,帆落丁沽转棹迟。
恰好尺波通潞下,桃花口外碧涟漪。
桃花口
秋月桃花口,青帆叶叶鲜。
唯看静如练,初无红欲然。
小村流水断,缺岸与云连。
时时掠飞燕,引客过帘前。
两诗录自清刊本《管松崖先生诗集》卷三十一。作者管干珍,字松崖,阳湖(今江苏)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由编修转御史。曾巡视津漕,任漕运总督。
时任漕运总督的管干珍,在巡视津漕中从丁字沽乘船沿河而上,把途中所见述著诗篇。第一首是说雨过天晴后的桃花口碧涟漪。第二首是秋月漕运之景,桃花口依傍北运河,缺岸与云连(那时的北运河比现在宽阔得多,也没有堤岸),村庄与流水交相辉映,水天一色。青帆如树叶沿河鱼贯而排似练般沉静,飞燕在空中掠过,由于村与河傍,门与水邻,人在船上站,船在水中行,就像走在街道上一样的走过人家的门前。彼时彼景彼情令人向往心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