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关于幼儿园石玩坊活动的教育故事采集与分析

(2018-10-15 11:31:04)
标签:

少儿美术培训加盟

美术教育

分类: 其他

一个关于幼儿园石玩坊活动的教育故事采集与分析

石玩坊是闻堰中心幼儿园为儿童创设的一个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的自主创意坊。该石玩坊分为四个基本流程区块:洗刷区、设计间、创作间、展示间。以下是在一次石玩坊活动中教师采集的教育故事案例与解读分析。

镜头一:快乐洗刷区

9:00,又到了孩于们的石玩坊自主游戏时间啦!只见孩子们来到挑石区,这是_个敞开式的区域,区域里堆放着由老师与孩子们曰常捡拾而来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孩子们在这里挑选自己想要的石头。看!四五个孩子正低头找着他们的石头,他们边找边聊着:“今天我要做一条项链,你帮我看看这颗怎样?”“我要做条鱼,想找块三角形的,等会儿你看到了告诉我,过了4分钟,两个孩子拿着石头朝对方看着,满意地笑着一同跑向了洗刷池。

http://s2/mw690/003xjZI5zy7opJ2hqcpa1&690

洗刷池里,孩子们正在使劲地刷,有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唱着“洗刷刷洗刷刷……”。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在水池中慢慢地走来走去。只见她走到一堆石头旁蹲了下来,拿起一块石头看了看,又轻轻地放回原处(图11-1);接着不紧不慢地转过身朝后面走去,突然蹲下身,迅速拿起一块,用指甲剖了一下,摇了摇头……7分钟过去,她发现目标了,快速跑了过去,拿起一块圆形的石头放在手心里看了看,一抿嘴——笑了,一把抓起了石头,笑眯眯地走到旁边,开始洗石头了。

镜头二:自由设计间

设计间里的小雨选择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设计了一个蘑菇;宁宁选择了一块长方体的石头,设计了一辆汽车……好多孩子根据自己的选择忙开了。茜楠选的是一块圆形的石头,设计了一个女孩子的造型,圆圆的脑袋,穿着漂亮的裙子。约3分钟后,只听见“啊呀”一声,她忽然起身,走向石材间,从左边的筐挑到右边的筐,从上面找到下面,挑来挑去用了3分钟,终于找到了一块,马上在设计稿上比对了一下,将石头放回了筐里,又找了起来。她眼晴盯着在筐中的石头和翻找的手,就怕错过什么。过了10多秒,茜楠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她找到了一块三角形的石头,马上与设计稿进行比对(图11-2),只见她摇摇头,放下手中的石头,又继续在“石堆”中寻找着。她脚尖着地,脚跟向上翘起,身体朝前倾斜着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块在形状、大小上都与设计稿上的形状相符的石头,茜楠开心地笑了。5分钟后,她拿着找到的石头,在材料处拿了一些毛球、不织布、五角星等辅助材料,然后奔向主题区域。

 

http://s14/mw690/003xjZI5zy7opJ2lp2R2d&690

 

镜头三:创意制作间

孩子们陆续完成了设计稿后,有的连蹦带跳,有的手拉手还哼着小曲,快乐地奔向了自己的工作间。温馨小家里非常安静,茜楠和三个女孩子正在精心地进行各自的制作。只见她低头看了一下设计稿,左手拿起剪刀在黄色纸上剪了起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图11-3)。她先剪了一个披肩发的外形,然后将剪好的“发型”对折,在“发型”中央剪圆形。随后茜楠放下剪刀,拿起准备当作头的椭圆形石头,用剪好的“发型”往石头上套了套,发现小了点。她马上拿起剪刀把“发型”上的圆又剪大了点,试了试刚好……茜楠在石头上粘上了双面肢,把制作好的披肩发型套在石头上粘好,石头人的脑袋完成了。茜楠马上又拿起记号笔在做好的脑袋上仔细地画上了眼晴、鼻子与嘴巴。紧接着,茜楠拿了一块准备当作身体的稍大些的石头,在其中的一端用双面肢粘上了事先剪好的两条石头人的腿。随后,茜楠在石头的另一端粘上了两层双面胶,拿起事先完成的石头人的头准备将两块石头粘在一起,试了三次,都没有成功。她走到了材料储藏柜边,拿了一卷泡沫胶,扯下一截粘在刚刚粘了双面胶的地方,用手用力地按了按,结果手指变得黏黏的。茜楠随手在倒背衣上擦了擦,又扯了一截泡沫胶粘了上去,压了一下,马上就拿起石头人的头对准粘了泡沫胶的地方,将其与身体粘在一起。茜楠拿起已经完成的石头人摇了两下,感觉石头人的脑袋与身体的连接还不是很牢固,又将两部分用力地按了一下,想让石头小人站立起来(图11-4)

 

http://s8/mw690/003xjZI5zy7opJ2q0xF17&690

 

 

镜头四:精美展示间

石头小人终于做好了,如何将它展示出来呢?茜楠把做好的石头小人拿到展示台,小心翼翼地握住石头小人的头部和身体,手指轻轻地从作品上一点一点地移开。只见这时的石头小人的头微斜,身体斜靠在展示台上。看着自己的作品,茜楠的小脑袋摇晃了一下,会心地点点头,脸上瞬间出现了微笑。

音乐缓缓响起,完成制作的几个宝贝都收拾好了东西,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展示。但是许多人都好像没有听到音乐,专注于没完成的制作当中。等作品差不多完成的时候,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彼此欣赏各自作品的美。当茜楠说起她的作品不能站立时,老师便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在场的儿童:“小伙伴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它站起来呢?”这时,大家议论开了,有的说用块纸板贴在后面,有的说用一根小木条挺起来,还有的说用手扶着它……茜楠听得直点头。

案例的解读与分析

上述石玩坊活动教育故事的采集,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儿童美工坊的基本流程。故事以茜楠小朋友的现场创意制作过程为基本线索,客观、全景性地展现了儿童在石玩坊中的工作状态。整个教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一些值得借鉴的信息:

1流程环节清晰、空间安排合理的美工坊环境能有效吸引学前儿童参与美工坊活动。

2构思在先,使得儿童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做事有序、思路清晰,为他们顺利地完成整个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充足有效的工具材料,为儿童的石玩创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学前儿童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动员多种感官进行积极探索,感知它们的特性,学习自主独立地解决问题。

4以学前儿童为主体,使其自主参与美工坊的管理、创作,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认真、专注、乐于创作、积极动脑的学习状态。

5教师的观察是美工坊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的等待、暗示、鼓励也是学前儿童自主创作的重要支持。

6利用美工坊中的问题引发讨论是激发儿童思考与探究,并调动和激励儿童参与学习的重要路径。

· 摘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吕耀坚著(少儿美术培训加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