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吸战法

(2019-09-24 15:23:07)
标签:

杂谈

【摘要】追涨和打板都是属于跟随,而低吸则是预判,防守效果很好进攻性稍微差点。低吸做的好,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收益也一样可观.

本文就简单粗暴的把几种低吸成功率相对较高的讲解下。

什么叫做低吸,围绕强势股和热点个股回调后买入,在短期瞬间一二天赚取差价的买入叫低吸。怎么判断强势股回调买入还不是买在顶部,这个比较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容易把握的低吸。

一成交额过10亿的个股主升浪五日线上来回低吸

低吸战法

低吸战法

低吸战法

就是成交金额过十亿的个股主升浪,这是大资金的战场,基本上每段时期会出现一个这样的股。首先从日线选股,就是均线多头向上发散,形成上升趋势,个股流通市值一般是大于80亿,这样成交一般每天都是过十亿的。另外透露一点,大盘股的主升浪都是简单粗暴的拉升,背后是机构的主导,而不是游资所为,游资也只是在里面跟随喝一口汤,基本上无核按钮,稳定性相当好。我对每次对于这种大盘股的主升浪都是重仓参与的。简单暴力,而又安全,流动性足,所以往后出现这样的股大伙要重点关注,每天可持有可来回高抛低吸,破五日线综合判断是否出还是留。 二热点板块强势股阴线后收阳线,第二天低吸。

低吸战法

低吸战法

这种强势股,特别是热点板块的强势股。当出现阴线回调收一阳以后,第二天我会重点关注,一般这样形态的股低吸当天失败的也很多,怎么去判断和选择,基本上就是围绕当日早盘该板块的热度进行低吸,早盘开盘不久这个板块是不是在拉升,是不是有个股在脉冲的拉升,以及整个板块是不是有回暖迹象,或者说板块红多绿少的情况,就基本上可以判断该股是否可以低吸。有些时候基本上也是同形态的股,低吸后暴跌,那是因为开盘不久该板块就在一路向南的下跌导致该板块当日主跌,基本上符合形态的个股是不能低吸的。如上面截图的300265,箭头那天,龙头601700继续涨停,板块继续纵深发展的拉升,他就是很好的低吸个股,符合日线的阴线收阳止跌第二天低吸。再如我乐家居,箭头那天早盘次新整体表现良好,时不时的有次新个股拉升,板块基本上无恐慌,这个时候这个股箭头位置是可以低吸的,这个股当时我也低吸了。爆赚

低吸战法

如箭头位置也是符合阴线止跌收阳第二天关注的股。但是他是龙头个股,当天小幅低开,没有表现,加上板块特高压也是没有异动,跟风的300265更是在阴跌,这个时候分时双箭头位置。我一般是不会去低吸的,因为这个板块并没有异动,但是当天下午杀跌后又拉升翻红,那是受到了强势股的高度正相关影响,资金的一种尝试反包,但反包不是很理想。 三标准上升趋势股极度活跃股低吸。

低吸战法

低吸战法

低吸战法

上图的三个股,都是从画箭头的时候开始关注。前面只能应用半路战法去半路跟随,因为之前并不知道他会形成这样的上升趋势的个股,当达到箭头位置的时候,基本上知道,这已经形成了上升趋势的庄股,背后有庄在控制走势了。这种低吸也属于无脑的,控制仓位,在收上影线第二天低吸,收阴线第二天低吸,基本上效果会很好。记住是上影线第二天和阴线第二天,还不是大阳第二天去低吸,那样容易冲高回落,踏反了节奏。 四人气股大幅冲高回落,第二天板块氛围还好,以及盘面强势龙头股无恐慌低吸。

低吸战法

箭头前面一天大幅冲高回落,但是欢乐海岸并没有出货,那么当天晚上对该股的预期都是良好的,第二天自然给了高开的溢价,因为大伙都在追捧这个席位,但是高开后,就是散户在买买买,一开盘就没有了分歧,都是看多的,自然导致开盘半个小时后买盘枯竭,形成了前面一天持有人绝望卖出,后面的暴力杀跌才是严重分歧低吸的机会。因为大方向,欢乐海岸没有出货,杀跌分歧后,后面又形成了看多的买盘,因此双箭头的位置就是绝佳的低吸机会。这是举例其中的一个股,一般人气股妖股,今年基本上都是A尖顶下跌的,只要大幅冲高回落就是见顶,所以还是要格外小心。在牛市的时候或者震荡市的时候,这种大幅冲高回落第二天是绝佳的低吸捡钱机会。 总结:任何一种操作模式,没有逻辑支撑和盘面的整体热度支撑,就不该主观性的仅凭K线去买卖股票,这样就容易变成了形而上学!上面的几种情况,除了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基本安全性和成功率较多外,第二种和第四种需要很深的看盘基本功,要结合当日的大盘情况,板块热度和龙头走势情况以及强势股的整体表现去瞬间预判后做出要不要买入的决定。还是那句话,低吸是柔,半路是刚而柔,低吸相对安全但缺乏攻击性,都认真的学学无妨。任何战法都烂熟于心,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看盘能力,天道酬勤,到时候就是量到质的飞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情策略演化
后一篇:上影线战法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