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资经典语录

(2017-05-28 16:59:10)

游资经典语录——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有删减

游资经典语录——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有删减。原文存在于EXCEL表格里,为了方便看整理到WORD里。感谢网友分享。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ASKING:
1、技术指标主要看:成交量、均线、K线,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至于做下跌股票的,反弹选择前期热门强势股。
2、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3、选股要选人气合力股票。
4、龙头不在盘子大小,而在启动的时机。
5、只要先于大盘连续上涨并能带动关联个股上涨,就是龙头。
6、短线炒除了大势配合外,必须还有板块的强势才能提供较高的成功率。
7、追涨停这招只能在市场活跃疯狂时好用,一旦市场陷入盘整或下跌,容易使人失去信心。
8、午间收盘拉高的个股,开盘后价格易成为当日盘中高点。
9、炒股很简单,个股活跃你就追涨,追板块的龙头就行了,反正你就看看好了。有超跌,你抢一把就走。道理谁都懂,但没几个人能管住自己的手脚。这就是悲剧
10、炒股一定要揣摩市场的喜好,而不是某些人,一句话,要赚市场的钱。
11、什么叫突破带来趋势交易者的入场,首先要有一定的中长线资金锁定筹码,再配合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认同度比较趋同的理念,比如手机支付,那才是突破带来趋势交易者。
12、看上市公司公告或三大报公开信息,基本自己选。
13、短炒就是一夜情,就像你去嫖娼,你肯定只管挑漂亮的上,你还会管她前面搞了几个?
14、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态、控制力。炒股技术的问题,熟能生巧,只要你们多努力,下苦工,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15、形态第一还是题材第一?我想大部分时候是题材吧。就像先有鸡有蛋的问题。
16、题材能否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同是判定龙头最关键的因素,再激活大盘当时的炒作氛围的好坏决定进出。
17、热点龙头股,涨先涨,跌后跌。
18、缩量创新高和放量新高,哪个更好点?没有绝对,因时因地。
19、个股很多不看,就像太多女生,我只关注美女。
20、说实话,我现在只看K线和流通盘,流通盘是考虑流动性的问题。
21、谁买谁卖不重要,关键是市场的认同度,当然,机构的号召力是很强的,需要加以重视。
22、会发财的都是胆大心细的人,首先您要有想法,然后再慢慢推敲论证。炒股一样,首先您先要找强势股,再去想他为什么会涨起来,然后你择机进去分一杯羹,仅此而已。
23、当许多散户朋友对着K线图在研究某种技术可能会让股票涨多高而不去关注市场含义时,我知道他们都在浪费时间。
24、选股很重要,是决定性的前提,但选股还不是全部。
25、 任何一种操作方法,哪怕是做下跌通道的一个小反抽,只要是不参与任何级别调整,买了就为了马上挣钱,这种方法都是短线,说白了,不参与任何性质调整。

吸金圣手:
1、热点也是基本面的一种,而且是见效最快的基本面
2、你的突破是分时还是日K,日K突破确定性大于分时。另外要看你的票拉起是为什么,是跟风还是龙头。龙头确定性更大。
3、找风口,就要多关注最新的新闻,国家政策等等。判断风口的价值,这些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阅历的积累,对题材的理解力,资金对个股的偏好等。
4、均价线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强势股不可长时间处于均价线下。均价线缓慢上升是强势的表现。
5、基本面要通过哪些数据确定估值?估值有很多角度,市盈率、市净率、增长率、总市值,甚至股价绝对值,结合市场喜欢和风向来估比较好。
6、交割单,当下的最有价值。过去的交割单,最好结合当时复盘总结来看。
7、个股涨,必须要有人不断买入来推升,所以大热的股票,要么很难买到,此时大家疯抢着买,股价会狂飙。如果一个股票大热,你还能舒舒服服的买入,那么基本就见顶了。试想如果所有想买入的都已经买入了,谁来负责拉升呢?
8、牛股都有牛股的基因,从盘子大小、筹码分布、形态、题材和当下风口综合考量。
9、技术分析,贵精不贵多。不要试图研究太多指标。从最简单的K线形态,量价分析着手即可。
10、职业盯盘的话,玩短线,需要关注那些数据,软件界面怎么设置比较好?热门板块、涨跌幅榜、异动精灵、成交排行、指数走势、自选股。
11、找找自己盈利的单子,深入分析一下为什么盈利。具体哪些因素导致盈利,是因为买点好,还是因为抓住了主流,还是碰了运气。找到原因后继续发扬。
12、常见的尾盘拉升,除了因为消息刺激引起的抢筹以外,一般都是主力为了做K线。
13、筹码结构怎么分析:根据成交量、股价走势、股东信息综合分析。
14、  筹码主要用来更好地理解成交量。
15、学会对题材分级,是小、中、大,是新、旧?多复盘,多分析每日热点,想想为什么有的题材持续性好,有的见光死。时间久了就有感觉了。
16、牛票的统一特征是,都有一个绝妙的拉升理由。
17、操作体系分成4个部分,选股法、买入法、卖出法、仓位控制法。试着一次建立这4个规则,并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补充完善。
18、功课对预判热点很重要,对盘中出现的热点也能提高反应的速度。
19、熊市来临的最早的确定性特征是什么?成交量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股票做头、破位。
20、“牛股基因”到底是什么?股本大小合适、题材好、技术形态好、价格好、筹码分布好、股性好,甚至名字好。

炒股养家:
1、根据市场的赚钱效应和恐慌效应来判断大盘。
2、具体操作上一个是对于热点的把握,一个是对于大盘和个股分时高低点的把握。
3、主要看成交量的变化。
4、追板,主要看市场环境、热点。
5、成交量再结合价格的变化,揣摩场内和场外人心的变化。
6、什么样的涨停板容易被砸:不符合主流热点的;不明原因的;累计涨幅过大的。

龙飞虎:
1、揣摩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断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高效地跟随市场。

葵花宝典:
1、题材需要新、需要大,这需要场外功夫和对场内资金风向的第一时间把握。
2、短线操作就是做一个概率的游戏,如果能看透三天,变可富可敌国,没有什么必涨的系统或必涨的个股,只是赌一个大概率事件。
3、黑天鹅事件多发生在重组失败、故事露馅、业绩突变、公司高管刑事案件等。仅技术图形做股很难避免这类悲剧。
4、炒股就是主观判断,介入基于跟随。
5、炒作之后,一地鸡毛,尤其是概念题材类。稳定高成长是中线票股价持续走强的坚强后盾。
6、弱市行情,一般利好就是最大利空。

YXKRRHX:
1、  失败交割单的重要性远超成功的交割单。
2、  YY容易受伤,YY就是自己预期某个股能连续涨停,自己预期主力会来炒这个股,这就是YY。那么受伤后怎么办呢,不是当日急于回本再去买入一个股票,而是就地休息。收盘侯再仔细分析才是上策。你受伤后就不能再次受伤了,那无异于给伤口上撒盐。
3、  没有分析出里面持筹人心态的结果:如果你不分析清楚博弈对象,那么超短投机很容易被洗。
4、“重个股轻指数”这个观念我认为是绝对错误的,做个股结合大盘是多么的重要以及必要。
5、“不预测只跟随”这个观点也是极大错误的。“只跟随”这种我看来也是预测手法的做法,是滞后的,愚钝的,被动的。道理很简单,最高明的预测或预判是买在转折处,买入后就开始涨——最聪明的人;次高明的预测或预判是买在中部即跟随,买完后还能涨一段时间——比较优秀的人;最差的是涨到顶部后,你已经看出来是走牛后你再跟随,其实你已经站岗了。这样一说,大家应该明白了,你要做的不是不去预测,反而是要更加努力的研究如何预测,如何预判,如何根据过去未来和当日盘面去预判第二天的走势,只需预测1天就足够了,然后不断重复做这种预测1天的做法,做好了,你每天都是胜利的。
6、  凡是起第二波一定是要给市场检验后的,确实好。因为第一波回调后的市场已经跟家的深思熟虑和理性。
7、  同样的形态K线后,也会因为各种复杂因素走成不同的结果,既成功的结果,也有失败的结果。
8、  军工和环保一样是吃财政饭的,本质是“计划经济”,想象空间有限,所以军工炒的是资产注入预期,或者是事件驱动。
9、  牛市,或者牛股,只研究买点,不要去研究目标价,千万记住这句话。
10、战略决定战术,战略大局观是重要的。
11、 基本面,只说一点,除了研究这个企业本身,还要研究市场(其他人)愿意给这个企业多少估值。所以,价值投资,首先要研究清楚企业的价值。其次还要研究清楚,市场愿意给这样的企业多少估值。后者非常重要。第三再研究出市场可能将他们炒到多高。
12、 复盘后分析决策次日买的占绝大多数,盘中临时决策是亏损的根源,我这方面走过弯路,当时有些心得感悟了,所以信奉盘中跟随,追涨杀跌,于是往往大赚大亏,大亏的更多,所以才从50万亏到26万。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要想赚大钱,就必须管得住手。
13、通达信L2、同花顺L2、东方财富L2,3个我同时用。通达信L2是大主力,同花顺L2是用来盘后复盘,主要是其超级盘口的功能。东方财富L2是辅助,里面的国际期货很详细。我每天交易之前都要把国际国内市场过一遍商品期货都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赵老哥(八年一万倍的传奇):
1、在我看来股票是最简单的东西,特别是中国的股票是,全是资金推动型的。
2、小资金做大的最好方式还是做板。
3、做二板也不是不行但是要很小心别买那些蜻蜓点水式的二板,其余的二板在行情火爆或者题材可以的情况下是可以重仓做的,关键在于你对于股票和题材的把握度,其实很多二板或连续板比一板安全。

愿每个人的明天,都可以比今天走得更远。

http://s1/large/003xhKsfzy7bqCn9a8Ea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