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教学设计
(2013-12-24 09:35:20)《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教学设计
河北镇中心小学
学习目标:
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中国的、世界的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物灭绝等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地球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力: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调查访谈、对比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和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进一步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涵义。初步奠定保护地球、爱护动物与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思想基础。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主题教学思路:
“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单元中的第二个主题内容。本主题从“只有一个地球”、“沉重的人口压力”、“资源亮起黄牌”、“生物种类面临危机”、“地球在哭泣”等几个方面来展现主题,通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中国的以及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树立环境意识,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涵义。教学中,应力图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营造一种有较强合作氛围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目标。其中“沉重的人口压力”、“资源亮起黄牌”两个小主题力图体现以下意图:
(1)让学生算一算自己的花费大约需多少钱,然后再推算我国每年净增的1500万人的花费之大,以此来感受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
(2)从查家谱入手,建立起人口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从中分析家庭人口变化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类推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让学生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入手,体会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的利用开发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当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习准备:
1.
第一组:调查所在村、社区环境的变化,包括用水、用电、空气、绿化、垃圾处理等;可以拍照片,查阅文字资料,设计调查表格,结成调查互助小组。
第二组:采访村内、社区内的老人,列出年代表(从50年代到现在村内、社区内的变化,包括土地、人口、周围环境、工厂建设等)
第三组:查找我国环境恶化的相关资料;调查自己所在村或社区建国以来的人口增长情况。
第四组:查找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等相关资料。
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的神奇与美丽,我们就居住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多么幸福呀!然而人类并不知珍惜,只知道无限向地球母亲索取精华,向地球母亲抛弃废弃物,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通过一次次发怒向人类敲响警钟。今天开始我们将了解的是“地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内容:
(一)只有一个地球
1.组织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只有一个地球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72-73页内容。
3.组织学生交流从品社教材中获取的“只有一个地球”的信息。
4.小结:地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旦家园被毁,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5.组织学生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并写出自己的观点。
6.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7.小结: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
(二)、沉重的人口压力
1.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75-76页内容。
2.多媒体出示世界第70亿人出生的图片。世界将在2011年10月31日迎来第70亿人口,而在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4.组织引导学生分析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变化。
5. 组织学生算一算自己一年的花费大约需多少钱,然后再推算我国每年净增的1500万人的花费,这些花费如果用于建学校、建公园、建养老院……;算一算如果自己家里不是自己一个孩子,而是三、四、五个孩子,从中分析家庭人口变化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类推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组织学生认识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学生读教材第77页内容。
7.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事例说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三、小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地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只有一个地球
沉重的人口压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将世界第70亿人口出生图、世界人口变化图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完全充分地认识到地球上沉重的人口压力,认识到中国政府为世界人口压力所做出的努力——计划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