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二年级语文易错字归因及教学对策结题报告

(2014-05-30 23:33:49)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XXYW154

课题名称

小学二年级语文易错字

归因及教学

负责人

曹倩

所在单位

西安市东元路学校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易错字   归因   教学对策

结题

报告

摘要

小学低段学生在学写生字、运用生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影响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为研究学生书写错别字成因,总结二年级易错字,探究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教学对策,特开展《小学二年级语文易错字归因及教学策》小课题研究,一年来,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生字检测、个案追踪、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教师识字教学实践等分析研究,总结出二年级易错字词,分析成因,并研究及实践相应教学对策,从而有效地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背景: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目前低段学生书写错别字现象较普遍,且易错字集中在部分生字中。如能通过研究分析学生作业、生字检测结果、学生问卷等方法探究学生书写错别字成因,总结出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研究避免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教学对策,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率,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进而为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另外汉字是形、声、义为一体的表意文字,多音字、形近字较多,结构复杂,确有难学难教的一面。如何正视这一问题,科学分析汉字难学难教的原因,降低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比率,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中国人正确书写汉字,不但是个人文化修养的表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通过此项课题研究,研究者希望能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书写规范汉字。

2.界定:“错字”指写的不正确的字,即“本无其字而写之”。在本课题研究中,研究者将错字划分为三大类:错字、别字、不规范字。本课题以西安市东元路学校二年级四班学生及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生字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学生容易写得不正确的字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寻找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减少学生书写错字的现象,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①,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②“书写规范、端正、整洁。”③

2.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二年级学生(78岁)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时期④,儿童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识字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教学。

3.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引导学生及时复习生字。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1)总结二年级生字中的易错字。

2)探究学生书写易错字的成因。

3)总结减少学生书写错字的教学对策,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

2.研究内容:

一年来,对学生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生字检测、个案追踪、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教师识字教学实践等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内容:

1学生课前、课堂、课后学习生字、书写生字情况。

2)定期进行生字检测并做详细的情况分析。

3)不同层次的六位个案学生的资料搜集与分析。

4)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情况研究与分析。

5)学生书写错别字成因分析。

6)教师识字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7)学生自主识字的尝试及其效果研究。对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积极性,自主识字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

8)书写比赛的资料搜集与分析。

3.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将教学实践中有关学生书写错字的真实情况撰写成教育叙事,为研究提供资料。

2)案例研究: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典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记录与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文献资料研究:寻找并阅读研究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实践研究文章,为本课题确定科学的理论支撑,帮助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4)调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实际依据。

5)经验总结研究: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规律性资料。

4.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135月—20138月)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理论学习,资料搜集整理。

具体过程:

①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制定基本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意义、方法、步骤、组员及分工等。

②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查寻相关理论书籍、论文,了解学生识字写字情况,确定个案研究名单等。

③前期动员,调动学生及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为后期的调查研究做准备。

④利用假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阅读《小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新载体》、《说文解字》、《规范汉字大学堂》《儿童认识心理学》等相关书籍。汇总归纳前期资料并做初步分类。

2)实施阶段(20139月—20141月)以教学实践为依托,采用多种方法发现搜集学生易错字,探究其成因,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时记录并整理教学实践中的发现、体会、收获,按时上传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具体过程:

以学生作业、听写、检测等为主要资料来源,进行易错字的汇总分析。

②根据教学实践及资料汇总情况从学生书写和识字写字教学两方面分析研究学生书写易错字的现象、规律、成因及对策。

根据上、中、下三个层次各选二名学生作为个案跟踪对象,搜集他们的识字写字学习资料,并做相应分析。

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良好的写字习惯及纠错改错的习惯。开展写字比赛活动。

⑤按时撰写并上传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教育叙事、教学视频、学生作品等。

3)汇总阶段(20142月—5月)汇总前期数据、材料,整理相关教学论文、案例等,并撰写结题报告。

具体过程:

对上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汇总分析,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完善。

②汇总整理前期所有研究资料,完善研究成果。

③完成结题报告,提请验收。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研究结果

1.易错字归类整理,完成二年级易错字词集。

在小课题研究的一年之中,研究者先后组织进行了7次生字检测,将学生书写错别字情况逐一照相,制作成相关图片做归类整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分组对易错字词进行总结,并最终完成二年级易错字词集。

2.开展二次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活动,对调查结果分类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3.对学生个案(主要是各类生字作业、生字检测等)进行资料搜集上传和汇总分析,提供了第一手小课题研究资料。

4.研究分析各类资料,总结分析出学生书写错别字原因。

(1)从学生预习、课堂、课后作业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学习生字态度不认真,书写潦草,只动手不用心,造成初次学习生字就书写错误。

(2)从预习情况中可以发现,个别学生观察力不强,造成课前自学生字时抄写出现错误,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3)遗忘是学生学习生字时最大的障碍,通过对课后听写、定期生字检测和其他检测的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所学生字的遗忘程度是与学习时间成正比的,时间越长遗忘和写错的比率越高。而别一部分学生由于复习及时,主要是坚持听写所学生字,因此很少存在遗忘和书写错误的情况,生字检测的成绩十分稳定,比如个案研究中的二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检测成绩长期稳定在95分以上。

(4)与学生认识特点有关系。由于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时期,因此他们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稳定性和专注力不能持久,对于学习还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因此较为抽象的汉字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无疑是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加生字教学的趣味性。

5.教学对策的制定与实践。

1)对生字检测分析整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对策,进行教学实践。

2)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进行富于趣味性的识字教学。

3)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主识字,从而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有效地降低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具体方式方法有:

①学生分组自学生字。通过画图对生字的读音、组词、造句、识记等进行自主学习。

②引导学生课后搜集各类字谜、谚语、寓言故事、诗歌等,让学生制作成各种卡片,悬挂在教室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

③举行书写比赛。引导学生端正书写汉字的态度,从而减少书写错别字的情况。

4)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和完善“预习自主学习教师讲授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听写检测改错强化单元检测改错强化”9步识字教学法。具体情况:①引导学生按照读、划、写、想、积累词句的步骤进行课前预习,对新课生字进行自学。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对预习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对重点指导生字进行识记和抄写。③教师视课堂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课后强化生字。④第二天上课听写前一天所学生字,当堂批改,当堂纠错,当堂强化。⑤每一组内容学习完成后,进行一次生字检测,对出现的错误再次进行纠改。

(二)研究成效

通过开展《小学二年级语文易错字归因及教学策》小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书写错别字的情况有所减少。教师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完善了识字教学方法。

1.学生层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汉字的态度;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情况。

2.教学层面:在对各种研究资料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制定了9步识字教学法并用于教学实践。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后期个案资料比较散乱,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资料。

2.研究资料种类较单一,课堂识字教学视频少。

(二)改进方法

1.加强对过程性资料的归类整理与分析。

2.丰富研究资料的种类。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

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

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

④《儿童心理学》 商务印书馆  皮亚杰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