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兴废看洛阳(12)--洛阳博物馆新馆之隋唐洛阳城

(2016-08-05 16:28:53)
标签:

定鼎门

杨国忠银饼

唐三彩

唐恭陵

唐白瓷

分类: 京津冀晋豫
2016. 6. 10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洛河两岸,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扩建完善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其“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城址平面大致呈南宽北窄的梯形,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城郭组成、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得名于“成王定鼎于郏鄏(jiá rǔ)”。隋炀帝营建东都,次年正式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中国古代延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门。
http://s5/mw690/003xfhLBzy73MSGtHrCd4&690

定鼎门遗址出土城砖,隋代。
http://s7/mw690/003xfhLBzy73MTA0XJQe6&690

乳钉纹方砖,隋代。在我国古代,许多器物上都有乳钉纹装饰,乳丁纹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突出圆点,取名“乳丁”,含有感怀生命起源的涵义。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OgaiB4eaa&690

青釉单刀髻女俑,隋代。
http://s7/mw690/003xfhLBzy73NW7Jck696&690

青釉骑马俑,隋代。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NW7L4ap0d&690

青釉男俑,隋代。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NW7Ob817d&690

青釉镇墓兽,隋代。
http://s8/mw690/003xfhLBzy731kMAd2T07&690

青釉高足盘,隋代,1985年洛阳偃师出土。高10.2厘米。喇叭形敞口,高圈足。二次涂釉,底釉为影青,二次釉由盘至足腰,涂豆青釉,圈底内露瓷胎,胎体厚重,造型工整、美观,施半釉,圈足露胎部分施化妆土,为隋代标准器,十分罕见。
“官记”砖唐代宫城出土。铭字砖上的刻字就像我们现在产品合格证上的编号,代表着从哪出窑,工匠是谁等信息,对不合格的城砖,要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直至杀头。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0XqWgY4bc&690

“匠唐子嵩”陶板瓦唐代宫城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30Xr1JFr85&690

“匠张宝贵”陶板瓦唐代宫城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30Xr4945d1&690

兽面梯形砖,唐代东城窑址出土。
http://s8/mw690/003xfhLBzy730XqLnCfe7&690

鸱尾,唐代宫城出土。鸱尾是吻兽的一种,装饰于古建筑房顶正脊两端。古人相信,鸱尾为水之精,能辟火灾。

陶栏杆构件,唐代宫城出土
http://s10/mw690/003xfhLBzy730XqGuGB39&690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0XqPeZU5e&690

神龙元年(705)造像碑,洛阳偃师出土。高43厘米。碑圆首,正面为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楣上刻七佛,均坐于莲花之上,下刻二供养人下跪,两旁有题记,背刻《波罗蜜多心经》一卷。该碑雕刻刀法圆畅,线条明快,有明确纪年,保存完整。

鎏金铜佛像,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7/mw690/003xfhLBzy731kMVXca56&690

鎏金铜佛像,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诸道盐铁使”铜方印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0XxL6Z69c&690

东罗马金币,唐代,1981年洛阳龙门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直径2.2厘米。圆形,正面为一戴王冠留长须的半身男像,两侧有十字架,左边缘处有铭文“FOCAS”;背面是长翅膀的胜利女神,右手持长柄勾状器,左手持上立十字架的球体,右边缘处有铭文“VICTOPIA”。该枚东罗马帝国金币,为皇帝福克斯铸币,铸造年代为公元602年~610年,系洛阳出土的第一枚外国金币。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OmG0RL81e&690

鎏金三足银盆唐代,2002年洛阳洛龙区东明小区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32liOMjX85&690

鎏金花鱼水纹海棠式银盏唐代,洛阳伊川鸦岭乡杜沟村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3MxYUeytf1&690

鎏金银碗,洛阳伊川鸦岭乡杜沟村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32kxghTMd6&690

花叶纹金镯,1985年洛阳郊区安乐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32kxbAcLdf&690

鎏金铜龟,唐,洛阳博物馆藏。
http://s4/mw690/003xfhLBzy7311hcgX9e3&690

鎏金铜马,唐,洛阳博物馆藏。
http://s4/mw690/003xfhLBzy730XxMWQz53&690

http://s7/mw690/003xfhLBzy73137VlEW46&690

杨国忠银饼,唐代,1970年隋唐宫遗址出土。银饼正面刻有“通州税口银纳官朱义云二十三两”字样,背面有杨国忠名。
http://s2/mw690/003xfhLBzy73131IX1D61&690

蔓草纹鎏金铜尺,唐,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131oCYuee&690

蔓草飞雁纹铜剪,唐,洛阳博物馆藏。
http://s7/mw690/003xfhLBzy73131Ee7s36&690

长柄焚香铜炉,唐代,洛阳龙门神会墓出土。高9厘米。一端有鎏金兽,蹲居于莲座上,长柄呈凹槽状,前接一喇叭形炉,有盖,盖中有一孔。该器造型别致,系唐代禅宗七祖神会墓随葬品,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唐代佛教用品。
http://s16/mw690/003xfhLBzy73O4xmW3d8f&690

银下颚托,唐,洛阳博物馆藏。丧葬用品,环绕于人头部及下颌后,绾结于颅顶处,用以固定死者面部以防变形。下颌托可能起源于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墓葬中就曾有发现。中国最早的下颌托实物出现于公元前10-前8世纪的新疆,北魏时期传入内地。
http://s6/mw690/003xfhLBzy73131GjUp15&690

鹤首银支架,唐代,1991年洛阳市伊川鸦岭乡齐国太夫人吴氏墓出土。
陶雕版,唐代,洛阳宜阳出土。长25.2厘米。陶质,近方形,雕刻有一人牵马图,纹饰清晰。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OuHeOZu2c&690

彩绘仕女俑,唐代,1992年龙门镇花园村豆卢氏墓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OuCO4WY68&690

彩绘仕女俑,唐代,1992年龙门镇花园村豆卢氏墓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OuCPT7oae&690

鎏金铜锁,唐,1992年龙门镇花园村豆卢氏墓出土。
http://s5/mw690/003xfhLBzy730XxPb2k54&690

彩绘骑马乐俑,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彩绘胡俑、侏儒俑,唐代。
http://s7/mw690/003xfhLBzy73NWs7Bae16&690

彩绘单女俑双丫髻女俑,唐代,1972年龙门地质五队办公楼出土。唐代妇女发髻的样式极多,与当时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有关。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OuCMqXW0c&690

彩绘单刀半翻髻骑马女俑,唐代。在南北朝之前女性骑马似乎很罕见,应属“胡风”之一。
http://s7/mw690/003xfhLBzy73NXktouq76&690

彩绘文官佣,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9/mw690/003xfhLBzy731lHY84g18&690

石砚,洛阳市安乐乡狮子桥村白居易故居出土。
http://s1/mw690/003xfhLBzy73Oghj8bK70&690

白釉大口盂,,洛阳市安乐乡狮子桥村白居易故居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NWrRlAGbe&690

黑釉碗,洛阳市安乐乡狮子桥村白居易故居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OfYJjNCc8&690

长沙窑鹿纹瓷壶,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3/mw690/003xfhLBzy73NWrTs3wc2&690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O70cMZD6d&690

唐恭陵全景图
http://s10/mw690/003xfhLBzy73O704WkFe9&690

蓝釉灯盏唐代,唐恭陵出土。此灯盏是唐朝太子李弘的陪葬品,通高33.6厘米,通体施蓝釉到圈足。蓝釉瓷是唐三彩的一种,其呈色剂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国内的。蓝釉器物的烧制和上色极为困难,因而蓝釉在陶瓷中使用很少。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2kx9zc2be&690

蓝釉器皿,唐代,唐恭陵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N68WJUk08&690

蓝釉长颈瓶,唐代,唐恭陵出土。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NWrVUnheb&690

黄釉葫芦瓶,唐代,唐恭陵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NWrXK3yec&690

黄釉双龙瓶,唐代,唐恭陵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3NWs1tjZ83&690

绞胎瓷盂,唐代,洛阳博物馆藏。http://s2/mw690/003xfhLBzy73NX3FANXf1&690

绞胎三足盘,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mw690/003xfhLBzy73NWs3B1600&690

三彩珍珠条纹罐,唐代,洛阳龙门唐墓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O4cWq7ua8&690

三彩贴宝相花带盖鍑(fù),唐代。鍑是古代的一种大口锅。
http://s4/mw690/003xfhLBzy73O4cZv7Zc3&690

黄釉褐斑执壶,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mw690/003xfhLBzy73NWs5LgIe0&690

唐代白瓷具有“类银”、“类雪”、“胜霜雪”的美誉,大量烧制精美的白瓷不仅为满足都城达官贵族的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主要输出品之一,洛阳唐墓中出土的白瓷是这一时期瓷器烧制水平的集中体现。
http://s7/mw690/003xfhLBzy73OoCuhxkc6&690

白瓷兽面贴花罐,唐代,1993年巩义食品公司唐墓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OlPqdwocc&690

白釉双龙尊,唐代,洛阳博物馆藏。高44.5厘米,长颈上有凸棱,丰肩,上鼓腹,平底,肩有双龙向上弯曲,龙口衔尊口沿。施白釉,不及腹下部。造型优美,装饰别致,是唐瓷精品。
http://s4/mw690/003xfhLBzy73Om5l1yH53&690

扁壶,唐代。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Nh8L4Tw2a&690

香薰,唐代,1975年洛阳偃师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OoYxZb45a&690

黑褐釉兰斑瓷执壶 ,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2/mw690/003xfhLBzy73Om5cz6131&690

褐釉乳斑瓷罐,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3/mw690/003xfhLBzy73Om5eGUq72&690

黑褐釉双龙尊,唐代,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mw690/003xfhLBzy73Om5iWre80&690

黄釉鸡嘴执壶,唐

瓷动物,唐代。
彩绘马与骆驼,唐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