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马寺齐云塔国际佛殿苑洛阳八景白马寺六景 |
2016. 6. 8
走过检票口,低头见到地砖上刻着莲花图案。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HLK3C262&690
迎面是一个放生池
http://s2/mw690/003xfhLBty72oPA9BpD61&690
“庄严国土”是佛教的重要理念,这里的“国土”既指佛国净土,又代表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将人间国土创建成为人间净土,人人的自心清净了,整个世界就会无限美好。
沿着接引殿后墙外高高的石阶向上就是清凉台,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他将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提到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大佛殿和接引殿两侧分别有一片小花园,郁郁葱葱的植物衬托着园子中央的亭子,令人赏心悦目。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TSWDV761&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TS8MWk60&690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TREKkA24&690
灌木边巨大的圆木可供人们小坐歇息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XX9Zbs02&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pXXyhgQd8&690
花园一角有一座“中日友好廿五周年纪念碑”,上面是日本密宗开山祖师海空大师的塑像。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pTSp9W72f&690
佛殿前的门柱上雕刻着佛教故事,100年后,这就是文物了。
印度园旁边是缅甸佛塔苑。缅甸佛塔苑外墙按照缅甸贡榜王朝时期的曼德勒皇宫样式,按300:1的比例建成。围墙仿城墙垛口式样,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有宫门,四个缅甸风格的宫门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
古都洛阳,在公元前21世纪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至公元十世纪,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有105人在此称王称帝,河洛地区堪称华夏文明的摇篮。端午小长假,就来这千年帝都走走吧。
从北京坐夜车,清早到洛阳,安顿好就直奔白马寺,酒店门口坐56路公交直达。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oEjjL414d&690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派遣郎中蔡愔、秦景等人出使天竺求佛取经,在途中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人,正以白马驮载四十二章经游化宣教,遂迎二僧至洛阳。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http://s4/mw690/003xfhLBty72q2bhWy793&690
佛教界把汉明帝“永平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之始,洛阳白马寺被公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和“祖庭”。不少人都会把白马寺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EjpP22b2&690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派遣郎中蔡愔、秦景等人出使天竺求佛取经,在途中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人,正以白马驮载四十二章经游化宣教,遂迎二僧至洛阳。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http://s4/mw690/003xfhLBty72q2bhWy793&690
佛教界把汉明帝“永平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之始,洛阳白马寺被公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和“祖庭”。不少人都会把白马寺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EjpP22b2&690
走过检票口,低头见到地砖上刻着莲花图案。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HLK3C262&690
迎面是一个放生池
http://s2/mw690/003xfhLBty72oPA9BpD61&690
向里走,就到了山门。白马寺初建距今已近两千年,屡经兴废,其面貌也随各朝代的修建呈现着不同的特点。白马寺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ZH批示而进行的,其形制布局和规模保持着明代重建时的风格。
白马寺的山门朴实无华,红砖墙上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佛教的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和无愿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利乐有情”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存慈悲的意思。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oPyP9VR4f&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oPzXjKj7b&690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oPyP9VR4f&690
山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oPzXjKj7b&690
山门外,一对石马分立左右。两匹石马的大小和真马相当,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1935年重修白马寺时,德浩法师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
这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也许是为墓地所用,马的形象温和谦恭,一副俯首帖耳的模样。
白马寺山门对面新建的石牌坊外就是公路,石牌坊下铁门紧闭,牌坊上面是J题写的“中国第一古刹“。
跨入山门,路中间刻有七朵莲花,引自释迦出生时步步生莲的典故。
山门内东则为钟楼,匾上书写“马寺钟声”,这“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中的一景。
钟楼一侧有一通《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记录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碑文由华严宗的名僧仲华文才撰写,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由此人称此碑为“赵碑”。
山门西侧为鼓楼,匾上书写“释源鼓音”。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oKV66T10b&690
鼓楼边有一通《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相传此碑为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翰林学士苏易简撰写的,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刻碑立于寺内。因于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故称“断文碑”。此为白马寺六景之一,碑上文字已无法辨识,驮碑龟趺也残缺不全,龟首不知去向。
鼓楼边有一通《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相传此碑为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翰林学士苏易简撰写的,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刻碑立于寺内。因于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故称“断文碑”。此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靠近东西两侧围墙的祖师苑,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二位高僧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竺法兰祖师苑内,道旁立有白马寺方丈海法主持树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石碑。
http://s8/mw690/003xfhLBty72oQq6bxt37&690
竺法兰祖师像石刻碑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oQVsZIKfa&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oQVpaVD65&690
祖师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此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oQVwIUt6d&690
竺法兰祖师像石刻碑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oQVsZIKfa&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oQVpaVD65&690
祖师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此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oQVwIUt6d&690
摄摩腾祖师苑内,道旁是台湾教友捐赠的、刻有“佛说二十四章经”的石碑。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oRZWohwfe&690
摄摩腾祖师像石刻碑
http://s13/mw690/003xfhLBty72oS04VAgcc&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oS010eca8&690
摄摩腾祖师墓前石碑上刻“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S07wiK12&690
白马寺内的第一重大殿“天王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q8fMidx7f&690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乐呵呵的大肚弥勒佛,这是一尊明代造像,佛像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http://s2/mw690/003xfhLBty72qaxWFO141&690
佛像上方是清代镀金木雕大佛龛,共雕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龙。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oRZWohwfe&690
摄摩腾祖师像石刻碑
http://s13/mw690/003xfhLBty72oS04VAgcc&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oS010eca8&690
摄摩腾祖师墓前石碑上刻“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
http://s3/mw690/003xfhLBty72oS07wiK12&690
白马寺内的第一重大殿“天王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q8fMidx7f&690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乐呵呵的大肚弥勒佛,这是一尊明代造像,佛像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http://s2/mw690/003xfhLBty72qaxWFO141&690
佛像上方是清代镀金木雕大佛龛,共雕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龙。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qaxMHa7ef&690
大殿北门悬挂“护国佑民”匾额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8XQDEY18&690
此时,从院里走出一队僧人。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024mMz5b&690
天已正午,我们猜测,他们是去食堂吃饭了。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029SWW36&690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也是寺内的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大殿北门悬挂“护国佑民”匾额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8XQDEY18&690
此时,从院里走出一队僧人。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024mMz5b&690
天已正午,我们猜测,他们是去食堂吃饭了。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029SWW36&690
原来小院里是僧人学习的地方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也是寺内的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http://s2/mw690/003xfhLBty72qcQFljr01&690
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御用太监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
http://s2/mw690/003xfhLBty72qcQBTcB01&690
大佛殿内正中佛坛上是释迦牟尼佛,据说这尊塑像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释迦牟尼佛身后两侧分别站立着大弟子阿难和珈叶,两侧佛坛上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
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御用太监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
http://s2/mw690/003xfhLBty72qcQBTcB01&690
大佛殿内正中佛坛上是释迦牟尼佛,据说这尊塑像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释迦牟尼佛身后两侧分别站立着大弟子阿难和珈叶,两侧佛坛上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一口明代大钟,重2500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据传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也跟着响起来,两处钟声遥相呼应,成为一日之始。“马寺钟声”为洛阳八景之一,而“夜半钟”,又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http://s1/mw690/003xfhLBty72qcRnZra20&690
殿西南角立一个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器物。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qcQMn8x2d&690
大佛殿内后部,观世音菩萨面北而坐,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qcRqBHg8e&690
大佛殿的北门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10hWqke0&690
大雄殿是寺内的第三重大殿,此殿为元代重建,明、清时重修。
殿西南角立一个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器物。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qcQMn8x2d&690
大佛殿内后部,观世音菩萨面北而坐,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qcRqBHg8e&690
大佛殿的北门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10hWqke0&690
大雄殿是寺内的第三重大殿,此殿为元代重建,明、清时重修。
http://s4/mw690/003xfhLBty72p10ospB03&690
佛龛内供奉三尊主佛,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立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http://s9/mw690/003xfhLBty72rXSjCXK38&690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 。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qmTZXho6a&690
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佛龛两边,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
佛龛内供奉三尊主佛,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立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http://s9/mw690/003xfhLBty72rXSjCXK38&690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 。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qmTZXho6a&690
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佛龛两边,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rXWmegj7b&690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塑像,这些塑像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成形的。这是一种国内独一无二的“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十八罗汉塑像每座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塑像,这些塑像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成形的。这是一种国内独一无二的“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十八罗汉塑像每座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
http://s3/mw690/003xfhLBty72qlQIQUi32&690
大雄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qlQOyRr09&690
细看佛像的衣服,似乎能看出衣料柔软丝滑的质地。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mLOJNCd8&690
大雄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qlQOyRr09&690
细看佛像的衣服,似乎能看出衣料柔软丝滑的质地。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mLOJNCd8&690
大雄殿后站立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大雄殿后的“仙桃”,已经被摸得油光发亮,给游客带来了很多快乐。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10zXbib0&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TOin0l61&690
正在燃香的游人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10VBd416&690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http://s9/mw690/003xfhLBty72p117wF268&690
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佛陀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侧为观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三塑像均为清代泥塑作品。
http://s1/mw690/003xfhLBty72rZ1mRXib0&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10zXbib0&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TOin0l61&690
正在燃香的游人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10VBd416&690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http://s9/mw690/003xfhLBty72p117wF268&690
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佛陀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侧为观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三塑像均为清代泥塑作品。
http://s1/mw690/003xfhLBty72rZ1mRXib0&690
沿着接引殿后墙外高高的石阶向上就是清凉台,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他将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提到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此译出的。
抬头细看门楼上镌刻的“清涼台”三个隶字,只见“凉”字多了一点水,原来这是“凉”字的繁体写法。
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初建于唐,明代重修。殿门上方有一“狮窟”横匾,据说释迦牟尼佛被喻为人中狮子,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后来人们便将传承佛法的方丈和尚居住的地方喻为狮窟。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2rN9BM72&690
殿内佛坛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密宗尊奉的最高的神,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p2s0GJf5d&690
殿内两侧墙上镶嵌着数以万计的小金佛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2shsX3f5&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2sliga4a&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2stCHX15&690
清凉台院内,一棵1500年的粗壮柏树斜倾着树身,几步之外,一株800年的凌霄树攀缘其上,两棵树的树冠缠绕在一起不分你我,橘红色的凌霄花绽开在郁郁葱葱的柏树上,此为白马寺“凌霄缠柏”的奇景。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2rN9BM72&690
殿内佛坛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密宗尊奉的最高的神,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p2s0GJf5d&690
殿内两侧墙上镶嵌着数以万计的小金佛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2shsX3f5&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2sliga4a&690
毗卢阁外墙边立有几通石碑,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应该是年代久远的石碑了。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2stCHX15&690
清凉台院内,一棵1500年的粗壮柏树斜倾着树身,几步之外,一株800年的凌霄树攀缘其上,两棵树的树冠缠绕在一起不分你我,橘红色的凌霄花绽开在郁郁葱葱的柏树上,此为白马寺“凌霄缠柏”的奇景。
清凉台西墙下,有一排唐代石柱础。根据史载,安史之乱后,回纥兵进入洛阳,人们纷纷逃到白马寺的高台上躲避,回纥兵纵火烧了高台,百姓死伤数以万计,大火累旬不灭。今存之石柱础,即为唐代高台之柱础。
http://s4/mw690/003xfhLBty72pXUqGYjd3&690
青石柱础共有四个,每个边长1.7米,中心有圆柱形凸起,直径0.85米,凸起部分正中有榫窝,深0.16米,直径0.16米。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XTQmnHc5&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XU4Xyj7b&690
青石柱础共有四个,每个边长1.7米,中心有圆柱形凸起,直径0.85米,凸起部分正中有榫窝,深0.16米,直径0.16米。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XTQmnHc5&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XU4Xyj7b&690
清凉台东侧是藏经阁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xWZVTGX4b&690
白马寺是皇家寺庙,所以台阶上留有“御道”,栏杆上刻有盘龙。
http://s9/mw690/003xfhLBty72xWZYmsU48&690
白马寺是皇家寺庙,所以台阶上留有“御道”,栏杆上刻有盘龙。
http://s9/mw690/003xfhLBty72xWZYmsU48&690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Uy5P7Ke4&690
藏经阁内有不少经书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TY0Q0g00&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TYlJ596b&690
藏经阁下面是释源美术馆,陈列着与佛教有关的、书法、字画、雕塑等物品。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UvFIiJ21&690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pTXkA2Ja9&690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TX8kp432&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TXa3Oz0b&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TWXADb3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TX3Hsp85&690
藏经阁内有不少经书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TY0Q0g00&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TYlJ596b&690
藏经阁下面是释源美术馆,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UvFIiJ21&690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pTXkA2Ja9&690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TX8kp432&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TXa3Oz0b&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TWXADb3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pTX3Hsp85&690
清凉台西侧的法宝阁锁着门,不得进入。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qA7pgzY9e&690
法宝阁下是释源陈展馆,里面有一个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模型,新规划的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总面积达到1300多亩。目前我们才看了白马寺很小一部分,就是红框中的地方。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qA7pgzY9e&690
法宝阁下是释源陈展馆,里面有一个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模型,新规划的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总面积达到1300多亩。目前我们才看了白马寺很小一部分,就是红框中的地方。
展馆中介绍的中国第一比丘和比丘尼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Y2A7KA24&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Y2WkSTab&690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Y3y7kM04&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Y3PYRy40&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pY2WkSTab&690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Y3y7kM04&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Y3PYRy40&690
即将开工的白马寺万佛殿是佛教文化园区的新建项目,面阔11开间,进深8开间,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Y3ZbP492&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pY4jNDVd7&690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Y3ZbP492&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pY4jNDVd7&690
大佛殿和接引殿两侧分别有一片小花园,郁郁葱葱的植物衬托着园子中央的亭子,令人赏心悦目。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TSWDV761&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TS8MWk60&690
http://s5/mw690/003xfhLBty72pTREKkA24&690
灌木边巨大的圆木可供人们小坐歇息
http://s3/mw690/003xfhLBty72pXX9Zbs02&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pXXyhgQd8&690
花园一角有一座“中日友好廿五周年纪念碑”,上面是日本密宗开山祖师海空大师的塑像。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pTSp9W72f&690
一路向山门走,路边有一排低矮的茅草房,原来是一间茶社。
我们在白马寺中已经转了三个多小时了,天气炎热,带来的水早已喝光,这间茶社的出现让我们惊喜万分。
http://s1/mw690/003xfhLBty72pVCtwsgf0&690
茶社是免费的,台子上摆着茶叶、茶具、开水,游人自己泡茶。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VDocvAa6&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VDhPsBc1&690
这里还有佛教书籍,可以随意取阅。
http://s13/mw690/003xfhLBty72pVCzR36fc&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VD9UuK9a&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pVD26hNe7&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VCTadk2a&690
茶社的房顶不知什么材料,铺着茅草。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VDCEKy46&690
茶社是免费的,台子上摆着茶叶、茶具、开水,游人自己泡茶。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VDocvAa6&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pVDhPsBc1&690
这里还有佛教书籍,可以随意取阅。
http://s13/mw690/003xfhLBty72pVCzR36fc&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VD9UuK9a&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pVD26hNe7&690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pVCTadk2a&690
茶社的房顶不知什么材料,铺着茅草。
http://s7/mw690/003xfhLBty72pVDCEKy46&690
茶社名叫“止语”,“止语”是一种修行,禁止自己说话,断绝一切凡心杂念,逼着自己样样都要忍耐,达到“无言”的境界,以求更大地精进。
寺院中的树木很有特色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q0SPhsF7d&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1o51Mc68&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q0SRZZK20&690
出山门向西走,去齐云塔景区。路过放生池,见到了“王八开会”。几十乌龟趴在石头上,在惬意地晒背。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SLpvTe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Q9J5Z3c5&690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Q9GAPlff&690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PSPIYfef&690
http://s4/mw690/003xfhLBty72tPT5LATd3&690
这些被放生的乌龟活得自由自在,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http://s5/mw690/003xfhLBty72tPSNjQ8a4&690
悠闲的游人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tPT9Otzf9&690
通向齐云塔的林荫道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tPTcfUKea&690
路边一座狄仁杰的坟冢
http://s9/mw690/003xfhLBty72q1o51Mc68&690
http://s1/mw690/003xfhLBty72q0SRZZK20&690
出山门向西走,去齐云塔景区。路过放生池,见到了“王八开会”。几十乌龟趴在石头上,在惬意地晒背。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SLpvTe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Q9J5Z3c5&690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Q9GAPlff&690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PSPIYfef&690
http://s4/mw690/003xfhLBty72tPT5LATd3&690
这些被放生的乌龟活得自由自在,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http://s5/mw690/003xfhLBty72tPSNjQ8a4&690
喷水池上的鸽子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tPT9Otzf9&690
通向齐云塔的林荫道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tPTcfUKea&690
路边一座狄仁杰的坟冢
http://s7/mw690/003xfhLBty72tPTginYe6&690
两座碑亭东西横列于墓后,西边碑亭中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碑,因石质风化,字迹难辨,只隐约可见碑文上下隔为三栏,镌刻有凭吊诗数首,并有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石碑立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
两座碑亭东西横列于墓后,西边碑亭中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碑,因石质风化,字迹难辨,只隐约可见碑文上下隔为三栏,镌刻有凭吊诗数首,并有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石碑立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
http://s9/mw690/003xfhLBty72tPTqJqo98&690
石碑背面刻有浮雕人物,也是损坏严重。至今,这座坟墓的主人一直在争议中,众所周知狄仁杰曾被追封为梁国公,而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薛怀义还出任过白马寺主持,因此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薛怀义的。因有人误以“梁国公”薛怀义冢为“梁国公”狄仁杰墓,在此立碑建亭,故以讹传讹。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xLfpbqV39&690
登上一个高台,路中一座过街楼,门上悬挂“中原第一比丘道场”匾额。
石碑背面刻有浮雕人物,也是损坏严重。至今,这座坟墓的主人一直在争议中,众所周知狄仁杰曾被追封为梁国公,而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薛怀义还出任过白马寺主持,因此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薛怀义的。因有人误以“梁国公”薛怀义冢为“梁国公”狄仁杰墓,在此立碑建亭,故以讹传讹。
http://s10/mw690/003xfhLBty72xLfpbqV39&690
登上一个高台,路中一座过街楼,门上悬挂“中原第一比丘道场”匾额。
http://s8/mw690/003xfhLBty72xOwlKBh17&690
穿过过街楼回望。过街楼下是一条不宽的柏油路,一条过街楼将白马寺景区和齐云塔景区连了起来。
http://s9/mw690/003xfhLBty72xObtMg068&690
齐云塔景区的大雄宝殿,新建的。
http://s1/mw690/003xfhLBty72tPTx2PSe0&690
透过树丛,看到了齐云塔。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tPTzdXUee&690
齐云塔十三层,方形密檐式砖塔。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即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今存之砖塔,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穿过过街楼回望。过街楼下是一条不宽的柏油路,一条过街楼将白马寺景区和齐云塔景区连了起来。
http://s9/mw690/003xfhLBty72xObtMg068&690
齐云塔景区的大雄宝殿,新建的。
http://s1/mw690/003xfhLBty72tPTx2PSe0&690
透过树丛,看到了齐云塔。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tPTzdXUee&690
齐云塔十三层,方形密檐式砖塔。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即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今存之砖塔,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http://s13/mw690/003xfhLBty72tRi2KC09c&690
塔身上的石刻铭牌,上书“释迦舍利塔”。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tRirRKufe&690
齐云塔前还保存有金大定十五年和明代重修的碑记
http://s1/mw690/003xfhLBty72tRi00q410&690
齐云塔有一奇,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这是因为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声不齐所致。
塔身上的石刻铭牌,上书“释迦舍利塔”。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tRirRKufe&690
齐云塔前还保存有金大定十五年和明代重修的碑记
http://s1/mw690/003xfhLBty72tRi00q410&690
齐云塔有一奇,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这是因为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声不齐所致。
http://s7/mw690/003xfhLBty72tRilxHM36&690
转塔的莲花圈已经被人们的脚步踩得光滑黑亮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TBulLe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TZBlP45&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PU7f3F47&690
转塔的莲花圈已经被人们的脚步踩得光滑黑亮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TBulLe5&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PTZBlP45&690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PU7f3F47&690
返回白马寺山门外,见僧人们正在晒场。多年来,白马寺一直秉承“农禅并重”的传统,每年寺院的僧人都会自耕自种一些农作物。收获的农产品大多被送到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还有一些作为小包装礼物送给前来参观、上香的游客们。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UqInPv55&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tUqYMhZ1b&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UquD8985&690
http://s7/mw690/003xfhLBty72tUqqpvg06&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tUqnl3y58&690
白马寺西边是新修建的国际佛殿苑,现已建成印度、缅甸、泰国三个佛殿园。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Uqww8D77&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tUqFwINf1&690
黄灿灿的粮食摊晒在印度佛殿苑前,中间留出一条供游人行走的小道。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UraDQP07&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tUqYMhZ1b&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tUquD8985&690
http://s7/mw690/003xfhLBty72tUqqpvg06&690
http://s9/mw690/003xfhLBty72tUqnl3y58&690
白马寺西边是新修建的国际佛殿苑,现已建成印度、缅甸、泰国三个佛殿园。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Uqww8D77&690
http://s2/mw690/003xfhLBty72tUqFwINf1&690
黄灿灿的粮食摊晒在印度佛殿苑前,中间留出一条供游人行走的小道。
http://s8/mw690/003xfhLBty72tUraDQP07&690
印度风格佛殿园于2010年5月29日正式落成,印度总统帕蒂尔于当日参加了落成仪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印度风格佛殿开光。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wj7ff41cd&690
佛殿苑的主体建筑大佛殿是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殿,佛殿苑大门洞墙上,镶嵌着印度总统普拉蒂尼的题词。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pUBpNt57&690
大佛殿由印度专家设计,外观参考了印度桑奇佛教遗址的建筑形式,佛殿高大如山,外环围合,圆形的穹顶隐喻着“天国”的形象,展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wj7ff41cd&690
佛殿苑的主体建筑大佛殿是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殿,佛殿苑大门洞墙上,镶嵌着印度总统普拉蒂尼的题词。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pUBpNt57&690
大佛殿由印度专家设计,外观参考了印度桑奇佛教遗址的建筑形式,佛殿高大如山,外环围合,圆形的穹顶隐喻着“天国”的形象,展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佛殿前的门柱上雕刻着佛教故事,100年后,这就是文物了。
http://s7/mw690/003xfhLBty72y7jtRBkc6&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y7jzPXJfb&690
外墙用印度黄砂岩装饰,墙壁上有印度工匠雕刻的佛教故事。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y7jzPXJfb&690
外墙用印度黄砂岩装饰,墙壁上有印度工匠雕刻的佛教故事。
http://s8/mw690/003xfhLBty72DocJvr927&690
大佛殿内供奉着印度政府赠送的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qxzMqPb7&690
大殿内陈列着一些有关印度佛教的图片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UruhOL8f&690
大佛殿内供奉着印度政府赠送的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qxzMqPb7&690
大殿内陈列着一些有关印度佛教的图片
http://s16/mw690/003xfhLBty72tUruhOL8f&690
印度园旁边是缅甸佛塔苑。缅甸佛塔苑外墙按照缅甸贡榜王朝时期的曼德勒皇宫样式,按300:1的比例建成。围墙仿城墙垛口式样,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有宫门,四个缅甸风格的宫门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vqDdPqXdb&690
该佛殿由缅甸政府出资建设,装修原材料也全部从缅甸运来,佛殿建成后无偿捐赠给白马寺。大金塔是佛殿苑的主体建筑,按仰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
该佛殿由缅甸政府出资建设,装修原材料也全部从缅甸运来,佛殿建成后无偿捐赠给白马寺。大金塔是佛殿苑的主体建筑,按仰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vqDgSwR3d&690
大金塔内
经幢柱顶塑有一只扬尾展翅,口衔宝珠的凤凰。凤凰神采焕发,精气神十足,高昂的凤首朝向塔顶供佛处,既在虔诚听佛陀说法,又在恭敬护法。
围绕经幢柱站立四位护法神,他们四向端立在莲台之上,头戴法冠,耳饰垂肩,身着铠甲,手捧法螺,神情肃穆庄严,似乎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虔诚信仰的境界中。
紧挨经幢柱西侧,建有一口“吉祥钟”,钟顶部有一组塑像,包括10个人、3只狮子、1只老虎。据说,这组塑像展示了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
大金塔内
http://s11/mw690/003xfhLBty72wDLOF4u3a&690
佛坛正中是一个巨大的“宝瓶”,这个宝瓶是古代缅甸国王盛放饭食的专用器具,上部的盖子可以揭开。宝瓶的功用跟中国皇室的大鼎相似,放在这里是神圣尊贵的象征。围绕宝瓶有四尊佛像,分别是翡翠释迦牟尼佛像、汉白玉迦牟尼佛像、柚木迦牟尼佛像和铜镀金迦牟尼佛像。
佛坛正中是一个巨大的“宝瓶”,这个宝瓶是古代缅甸国王盛放饭食的专用器具,上部的盖子可以揭开。宝瓶的功用跟中国皇室的大鼎相似,放在这里是神圣尊贵的象征。围绕宝瓶有四尊佛像,分别是翡翠释迦牟尼佛像、汉白玉迦牟尼佛像、柚木迦牟尼佛像和铜镀金迦牟尼佛像。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qDJcUL77&690
环绕大金塔的外廊,围墙上装饰着金色的浮雕图案。
http://s6/mw690/003xfhLBty72vqEeRGRc5&690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vqDGZfn4d&690
大金塔外,围绕着十二尊汉白玉佛像。四个殿门各一尊,和对应缅甸八大属相的八尊。缅甸人按出生在星期几来决定属相,他们将星期三分成上下两个半天,上午叫“水曜日”,下午叫“罗睺曜日”,因此,一星期便有八天之分,缅甸人也就有了八大生肖。
环绕大金塔的外廊,围墙上装饰着金色的浮雕图案。
http://s6/mw690/003xfhLBty72vqEeRGRc5&690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vqDGZfn4d&690
大金塔外,围绕着十二尊汉白玉佛像。四个殿门各一尊,和对应缅甸八大属相的八尊。缅甸人按出生在星期几来决定属相,他们将星期三分成上下两个半天,上午叫“水曜日”,下午叫“罗睺曜日”,因此,一星期便有八天之分,缅甸人也就有了八大生肖。
http://s2/mw690/003xfhLBty72vre2f4Za1&690
传说11世纪,一位叫蒂萨的隐士在大金石所在地捐献佛祖的头发,帝释德瓦国王将佛祖的圣发装置在一个镶满红宝石的黄金盒中,安放在大金石中心孔内。这块供奉圣迹的石头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朝拜圣地。
汉白玉佛像旁边设有水龙头,以供人们恭接清水,虔心浴佛。缅甸人几乎每天浴佛,过生日时往往会到与自己属相对应的佛像前跪拜浴佛,这次有特殊意义的浴佛尤其郑重其事,一般是自己有几岁就浴佛几次。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wyu5TIN2d&690
大殿东北侧,有一座造型别具一格的龙王护佛像。传说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冥思悟道时,遇到暴风雨袭击,目真邻陀龙王主动来为释迦牟尼遮挡风雨。风雨过后,次日他又化作人形以弟子身份来参拜佛陀。
大金塔西北角是闻名世界的风动石佛塔,缅甸人称作大金石。此石在距仰光市320公里的山上,据说重达650多吨,一侧紧临悬崖。风吹过时,巨石随风微晃,却千年不坠,被缅甸人奉为神石,为之贴上层层金箔,还在石上建了一座金佛塔。在缅甸,只有男人才可以走过横跨深渊的小桥,到大金石旁去贴金。
大殿东北侧,有一座造型别具一格的龙王护佛像。传说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冥思悟道时,遇到暴风雨袭击,目真邻陀龙王主动来为释迦牟尼遮挡风雨。风雨过后,次日他又化作人形以弟子身份来参拜佛陀。
佛像展示龙王盘起粗大劲健的身体,形成一座坚固高耸的基台,托起佛祖的莲座,龙头从释迦牟尼背后升起,在他的头顶上张开,形成七支扇形龙冠,为他遮风挡雨。龙身盘绕了七层,但只雕塑了五层,意味着洪水泛滥,另外两层淹没在了水中。
大金塔西北角是闻名世界的风动石佛塔,缅甸人称作大金石。此石在距仰光市320公里的山上,据说重达650多吨,一侧紧临悬崖。风吹过时,巨石随风微晃,却千年不坠,被缅甸人奉为神石,为之贴上层层金箔,还在石上建了一座金佛塔。在缅甸,只有男人才可以走过横跨深渊的小桥,到大金石旁去贴金。
http://s14/mw690/003xfhLBty72wxyyJXL1d&690
大金塔底层展示有一乘木轿,由缅甸柚木制成。2014年6月30日,白马寺举行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及安奉开光仪式,缅甸总统吴登盛亲自将此木轿带来,中缅高僧共同将大金塔塔尖的宝塔伞安放入轿,自大佛殿奉送到大金塔内法会现场。
http://s9/mw690/003xfhLBty72vqDLWIM38&690
木轿旁有一铁质镀金龙船,船身饰有法轮,喻为佛法之轮常转,正法久住。2014年6月30日,白马寺举行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及安奉开光仪式,缅甸总统吴登盛将大金塔塔尖的宝塔伞放置在此龙船内,并亲手拉动引绳,将龙船缓缓升至塔顶,把宝塔伞奉送至大金塔塔尖安放。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qEaoPd77&690
大金塔底层展示有一乘木轿,由缅甸柚木制成。2014年6月30日,白马寺举行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及安奉开光仪式,缅甸总统吴登盛亲自将此木轿带来,中缅高僧共同将大金塔塔尖的宝塔伞安放入轿,自大佛殿奉送到大金塔内法会现场。
http://s9/mw690/003xfhLBty72vqDLWIM38&690
木轿旁有一铁质镀金龙船,船身饰有法轮,喻为佛法之轮常转,正法久住。2014年6月30日,白马寺举行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及安奉开光仪式,缅甸总统吴登盛将大金塔塔尖的宝塔伞放置在此龙船内,并亲手拉动引绳,将龙船缓缓升至塔顶,把宝塔伞奉送至大金塔塔尖安放。
http://s8/mw690/003xfhLBty72vqEaoPd77&690
缅甸佛塔苑旁是泰国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的规划、设计、造像、装饰等,全部由泰方完成。
泰佛殿始建于1992年,2010年进行了扩建,大殿内供奉的主尊为释迦牟尼佛。
泰佛殿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佛前侍立着舍利弗、目犍连二弟子。
http://s7/mw690/003xfhLBty72wVbfNiu56&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y7ovK9Z4b&690
泰佛殿对面,隔着围墙,是普同塔,白马寺僧人的安息之所。
http://s1/mw690/003xfhLBty72wVbiwXCf0&690
泰国佛殿苑内的装饰
http://s7/mw690/003xfhLBty72wVbfNiu56&690
泰国的马和狮子,还有佛像都是瘦形的。
http://s4/mw690/003xfhLBty72y7otjsT83&690http://s12/mw690/003xfhLBty72y7ovK9Z4b&690
泰佛殿对面,隔着围墙,是普同塔,白马寺僧人的安息之所。
http://s1/mw690/003xfhLBty72wVbiwXCf0&690
泰国佛殿苑内的装饰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y7wy1lkbe&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y7wjB4ha5&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x3LfkTx1b&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wVbprgn2b&690
舍利塔前的佛龛内端坐着四面佛
http://s9/mw690/003xfhLBty72wVbrwOA78&690
四面佛前方有八匹向前奔跑的骏马
http://s4/mw690/003xfhLBty72wVbtA67b3&690
在院子里面向外拍的泰国佛殿正门,也称“山门”,中间的门上方立有镏金的泰国风格山门佛。正门前方两侧,各立有一匹高约2米的镏金马。门上所有的饰品、佛像、马造像,都是在泰国制成后运至佛殿安装的。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wVbz0Xpdb&690
http://s3/mw690/003xfhLBty72x0oHzKW52&690
http://s6/mw690/003xfhLBty72y7wjB4ha5&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x3LfkTx1b&690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wVbprgn2b&690
舍利塔是仿曼谷金山寺内的金山塔缩建的,共三层,一层是一个小佛堂,二层安放有释迦牟尼佛的佛舍利,顶层有五座宝塔。
http://s8/mw690/003xfhLBty72wWaF8ULf7&690
舍利塔一层的小佛堂内,供奉着十二尊泰国有名的佛像。
http://s2/mw690/003xfhLBty72wWaH0ul61&690
二层佛坛玻璃罩内安放有释迦牟尼的佛舍利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wWaJJPU3e&690
舍利塔一层的小佛堂内,供奉着十二尊泰国有名的佛像。
http://s2/mw690/003xfhLBty72wWaH0ul61&690
二层佛坛玻璃罩内安放有释迦牟尼的佛舍利
http://s15/mw690/003xfhLBty72wWaJJPU3e&690
舍利塔前的佛龛内端坐着四面佛
http://s9/mw690/003xfhLBty72wVbrwOA78&690
四面佛前方有八匹向前奔跑的骏马
http://s4/mw690/003xfhLBty72wVbtA67b3&690
在院子里面向外拍的泰国佛殿正门,也称“山门”,中间的门上方立有镏金的泰国风格山门佛。正门前方两侧,各立有一匹高约2米的镏金马。门上所有的饰品、佛像、马造像,都是在泰国制成后运至佛殿安装的。
http://s12/mw690/003xfhLBty72wVbz0Xpdb&690
http://s3/mw690/003xfhLBty72x0oHzKW52&690
没有想到,在白马寺竟转了5个多小时,午饭也没有吃,真是精疲力尽,走不动了。
前一篇:定州揽胜(9)-- 清真寺
后一篇:古今兴废看洛阳(2)--丽景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