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2013-09-25 19:14:52)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YJ034 |
课题名称 |
大班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
负责人 |
王丽君 |
所在单位 |
宋庆龄育儿中心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衰动力。新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行为品德、社会生存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指出:如果把人的创造力用100%表示,那么其中50%是在5岁前获得的。可见幼儿期是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创造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努力作好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我园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以幼儿美术教育见长,并为园所特色,多年来,形成了丰富的美术教育成果。2006年我们几位老师参与到 “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积累了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前一轮研究的结束,我们在思考:幼儿美术教育领域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如果继续研究,深入点在哪?在深入研究中还要解决什么问题? 分析当前我园幼儿美术活动的形式,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克隆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幼儿依赖性强,习惯于“依样画瓢”,模仿成人示范动作,久而久之,自我表现及思维受到压抑,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愿望。第二、完全按幼儿意愿自主活动、不加要求随意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幼儿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美术技能在活动过程中得不到及时帮助,容易丧失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又要求“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这些理念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坚定了我们深化美术教育活动开展创造性培养的信念。 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我们觉得有如下实践价值: 1.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让儿童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感受和体验“创造安全感”和“创造成就感”,培养他们大胆想象,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认知与情意能力的儿童。 2.在师生双方积极探究、积极实践、积极思考和大胆表现 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有利于提升研究教师的创新教育理 念,增强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魅力在于它充满了丰富、离奇的想象,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幼儿的思维是大胆、自由和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很少受常规或客观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大班正是处于培养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想象已从贫乏和零碎,逐渐向丰富和完整发展,同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创造性。如果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启发和精心的指导,每个健康的幼儿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幼儿美术活动能够使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直观的得以表现,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活动中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技能来表现创造内容,而过于注重技能的学习又会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层面已尘嚣日上。为了能更好地寻找大班幼儿在美术活动的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将进行“大班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旨在寻找美术技能和创造力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尝试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空间,这将是我们此次研究的重点。 我们的研究目标:
2、通过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幼儿视、听、想、动的潜能,让幼儿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并伴随其良好的情绪至始至终。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课题研究拟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3.8——2013.9) 1、认真学习《纲要》、《指南》精神,学习有关幼儿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念。 2、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 3、对幼儿园现有的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 4、做好课题开题前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开展大班幼儿美术想象力、创造力现状的调查。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3.9——2014.5) 1、实践研究方案,开展具体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教育目标。 2、通过学习、研讨、论证,选择和设计各个具体教育内容,原则是保证每一个美术活动中渗透技能提高和艺术创造等内容。 3、整理资料,做好课题阶段小结和评估、观察、调整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5——2014.6) 1、课题组成员根据上学期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调整。 2、组织教师进行美术活动观摩和成果汇报。 3、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举措: (一)、观察了解幼儿 1、观察评估幼儿的美术创造水平。 2、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与需要,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设计调整活动计划和内容。 (二)、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作画环境。 1、创设美术活动区角。 2、营造宽松、自由的作画环境。 (三)、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1、为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社会,去观察、体验,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2、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开阔眼界,丰富想象。 (四)、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到绘画之中,使游戏与绘画创作紧密结合,以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辉幼儿的创造力。 2、观察法。想象来源于生活和孩子的幻想世界。画画前,选择孩子喜欢的一些主题,而观察就是幼儿认识实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3、行动研究法。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2013.9——10
2014.元月
2014.4
2014.5
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