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c1180f8cgx6C9qSvtbqa0&690
(图片摘自:百度贴吧“y1一个微笑一个你”的楼主贴图)
余路/文
在提出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十条意见时,不知道教育部是基于哪些负担而提出来的?而现在中小学生真正的负担到底在哪里?是作业?是考试?还是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畸形的行业歧视?
当一个小学生在课堂上无限憧憬地告诉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他想去做一名商店售货员时,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鄙夷地对他说,这个想法很好,但为什么我们不去做更好的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呢?比如科学家,比如医生,做个企业家生意人也比这个好呀!甚至更有老师会间接将孩子的这一想法告诉家长,企图能从家长那里改变孩子的这一观念,而家长听后能不着急吗?这可是关乎于孩子的未来以及家庭的荣誉,放在现在任何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面前,都是一个无法淡定的问题。结果,又一位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被推入万丈深渊的行业歧视里,共同向世人公认的金字塔尖端迈进。自然而然,这迈进的必经之路就是拼了命的考试与繁重的作业。
在中国的中小学生里,试问哪个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是从有份好工作的梦想开始的?除了从事拥有渊博学识超人胆识过人毅力的能光宗耀祖的职业,哪怕只是为了让父母和自己有个好生活,也要做个能挣钱的生意人之外,其他行业其他工作都羞于启齿。在他们或者家长眼里,除了这些其他行业都好像食不果腹无法做到养家糊口似的。家长联手老师一起为了这些美丽光鲜的梦想废寝忘食想方设法为孩子建立起大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花上十几年使它们根深蒂固。可是到头来,又有多少个人真正挤进了这种光芒万丈的行当,剩下的那一拨人就开始因现实的不公平而心生质疑,甚至演变成对于人生的恐惧,产生轻生的想法。其实,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周边人的殷切期望,而是架在家长与老师头上的那把极尽攀比的利刃;真正的负担不是学生课桌上的试卷和作业,而是他们用超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发现曾经雄心万丈野心勃勃誓死捍卫的光荣前途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后的痛不欲生。有多少学子站在高考的分水岭上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方向,又有多少人在一旦摆脱了繁重学业之后进入大学而懒散放纵?
想要减负必须先找到负担的根本来源!
作为一名已经参加工作的“90后”,也许我已经无法站在当今中小学生的立场上切实感受他们的想法,但那些曾经的记忆以及同学们的命运仍然令我心生畏惧。重新回到那些时候,堆起的书本及作业占据了整张课桌的三分之二。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足7小时,晚睡早起,不是为了证明年轻的自己有多么精力充沛,而是压在心里的秤砣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该背单词,该记史记,该做辅导题。家长不在身边,老师只是你的闹钟,同学都是你的标榜。除非你已允许自己放弃那高尚荣耀的梦想,自甘堕落
,否则每浪费一分钟你都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慢性自杀,这也是为什么每逢高考过后,有些考生在付出一切之后却意外落榜选择自杀的原因。自己十几年如一日捍卫着梦想却在一纸分数面前化为灰烬,在由家长和老师共同筑建的狭义世界里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希望之后再无寄托,才是中小学子们真正的恐惧!正是因为这种恐惧,才使得老师和家长包括学生自己不断往身上添加一层一层的负担!
如果关于就业歧视,关于一考定终生的观念一天不改变,那么这种形式上的减负就一天不会有效果!真心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那位大胆说出自己想要当厨师的孩子能得到所有人鼓励的掌声;那个爱剪纸的小孩不会再收到妈妈要求写作业的最后通谍;未来的孩子们都不用在大学毕业以后才真正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也不会有那么多学子选择与所学专业截然不同的领域重新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